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74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平面磁悬浮领域,涉及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通过将磁悬浮线圈设在定位座上,阵列平铺在底板上形成平面坐标图,通过控制部件调节,使得悬浮的实验运动体(永磁体)移动,其可以实现实验运动体的点与点之间的相对移动,摆脱了轨道的束缚。

An array magnetic suspen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面磁悬浮领域,涉及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目前已有的磁悬浮运动原理的装置主要有超导磁悬浮、永磁悬浮和电磁悬浮,其都需要“均匀力场”产生的的电磁力随实验运动体的位置和高度变化保持在可控制的变化范围内,一般只能实现沿特定的轨道运动,不能脱离预定轨道运行,无法实现定点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实验运动体的点与点之间的相对移动,摆脱了轨道的束缚的阵列磁悬浮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包括底板以及磁悬浮线圈,所述磁悬浮线圈设置在定位座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框,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定位框内,相邻磁悬浮线圈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磁悬浮线圈电连接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检测传感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驱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连杆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转轴以及第一旋钮,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齿面,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连杆上的齿面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旋钮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旋钮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连杆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以及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对设置,且所述定位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槽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快连件,所述快连件所采用的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磁吸、吸盘吸附、胶连或者活接卡口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微调部件,所述磁悬浮线圈设置在升降板上,所述微调部件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微调部件带动所述升降板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微调部件包括第一块、第二块以及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块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第一块上设置有定位斜面,所述第二块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斜面相匹配的导向斜面,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块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第二块相对于第一块产生平移,并推动升降板做升降运动。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齿轮、齿条、竖杆、第二转轴以及第二旋钮,所述竖杆与所述齿条垂直连接,所述竖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块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旋钮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二旋钮带动与第二齿轮连接的第二块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盖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抵接。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调节块侧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通过将磁悬浮线圈设在定位座上,阵列平铺在底板上形成平面坐标图,通过控制部件调节,使得悬浮的实验运动体(永磁体)移动,其可以实现实验运动体的点与点之间的相对移动,摆脱了轨道的束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座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磁悬浮线圈;2、检测传感器;3、定位框;4、控制部件;5、底板;6、定位座;61、盖板;62、升降板;63、弹簧;7、第一块;71、第二块;72、齿条;73、第二齿轮;74、第二转轴;75、第二旋钮;8、调节块;81、快连件;82、连杆;83、第一齿轮;84、第一转轴;85、第一旋钮;86、定位凸起;87、定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2所示,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包括底板5以及磁悬浮线圈1,所述磁悬浮线圈1设置在定位座6上,所述底板5上设置有定位框3,所述定位座6设置在所述定位框3内,相邻磁悬浮线圈1设置有检测传感器2,所述底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磁悬浮线圈1电连接的控制部件4,所述控制部件4与所述检测传感器2电连接。将磁悬浮线圈1设在定位座6上,阵列平铺在底板5上形成平面坐标图,再将检测传感器2放置在每相邻两个磁悬浮线圈1之间,用控制部件4控制每个磁悬浮线圈1的电流强度从而来控制磁悬浮线圈1的磁力大小,所述检测传感器2优选为霍尔元件,其可实时检测磁场的强弱,所述控制部件4采用单片机或者电脑,控制部件4通过接受到的磁场信息,当永磁体悬浮在某个磁悬浮线圈1上时,调节其周围的磁悬浮线圈1,通过改变磁场来实现永磁体在磁悬浮线圈1上移动,实现磁体能够悬浮在上空。通过PID调节,使得悬浮的永磁体可以在每个坐标点之间移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通过将磁悬浮线圈1设在定位座6上,阵列平铺在底板5上形成平面坐标图,通过控制部件4调节,使得悬浮的实验运动体(永磁体)移动,其可以实现实验运动体的点与点之间的相对移动,摆脱了轨道的束缚。所述定位座6上设置有调节块8,所述调节块8上设置有连杆82,所述连杆82与驱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连杆82往复运动。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83、第一转轴84以及第一旋钮85,所述连杆82上设置有齿面,所述第一齿轮83与所述连杆82上的齿面啮合,所述第一齿轮83上设置第一转轴84,所述第一转轴84与所述第一旋钮85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旋钮85带动与第一齿轮83啮合的连杆82往复运动。采用驱动部件来控制调节块8在水平面上的运动,可快速调节相邻定位座6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一旋钮85设置在定位座6上,课大大减小了调节占据的空间,使本专利技术方便布置;通过第一次轮带动连杆82上的调节块8移动,实现了调节块8微调,提高了定位精度。所述调节块8上设置有定位凸起86以及定位凹槽87,所述定位凸起86与所述定位凹槽87相对设置,且所述定位凸起86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槽87形状相匹配。所述调节块8上设置有快连件81,所述快连件81所采用的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磁吸、吸盘吸附、胶连或者活接卡口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定位座6上设置有微调部件,所述磁悬浮线圈1设置在升降板62上,所述微调部件与所述升降板62连接,所述微调部件带动所述升降板62上下运动。所述微调部件包括第一块7、第二块71以及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块7与所述升降板62连接,所述第一块7上设置有定位斜面,所述第二块7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斜面相匹配的导向斜面,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块71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第二块71相对于第一块7产生平移,并推动升降板62做升降运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齿轮73、齿条72、竖杆、第二转轴74以及第二旋钮75,所述竖杆与所述齿条72垂直连接,所述竖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块71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3与所述齿条7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3上设置第二转轴74,所述第二转轴74与所述第二旋钮75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二旋钮75带动与第二齿轮73连接的第二块71往复运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磁悬浮线圈,所述磁悬浮线圈设置在定位座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框,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定位框内,相邻磁悬浮线圈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磁悬浮线圈电连接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检测传感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磁悬浮线圈,所述磁悬浮线圈设置在定位座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框,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定位框内,相邻磁悬浮线圈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磁悬浮线圈电连接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检测传感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驱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连杆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转轴以及第一旋钮,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齿面,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连杆上的齿面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旋钮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旋钮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连杆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以及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对设置,且所述定位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槽形状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快连件,所述快连件所采用的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磁吸、吸盘吸附、胶连或者活接卡口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大伟丁强张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