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57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包括夹线组件、取能采样组件、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夹线组件包括上夹持板、下夹持板和螺杆,上夹持板安装在上壳组件内的导向柱上,在导向柱顶部安装有用于防止上夹持板移出导向柱的限位件,在上夹持板下方的导向柱上套装有压簧,下夹持板安装在上夹持板正下方的下壳组件上,螺杆可转动的安装在下壳组件上,螺杆上端间隙贯穿下夹持板后与上夹持板螺纹连接,螺杆转动带动上夹持板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上夹持板上移与下夹持板分离并通过限位件带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分离,上夹持板下移与下夹持板对接夹持导线并通过压簧带动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内的取能采样组件闭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持力更长久,安全系数高。

Overhead type fault ind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
本技术涉及输配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架空型故障指示器。
技术介绍
作为电网输电环节的主要物理设备,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最庞大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环境恶劣、地形复杂、检修困难,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环网配电系统中,特别是大量使用环网负荷开关的系统中,如果下一级配电网络系统中发生了短路故障或接地故障,上一级的供电系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分断,以防止发生重大事故。架空型故障指示器是用于检测并辨识电力线路是否故障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当电力线路出现短路、接地等故障时,由于线路中电气参数突变,在电力线路周围产生磁场及电场的变化,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内部的控制线路自动检测和判断故障状态,确定故障区段、分支以及故障点,进而输出报警信号驱动显示部分工作,并报警显示红色,从而达到指示故障线路的目的,以便于巡线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检修、维护。现有架空型故障指示器都是通过夹线组件悬挂在室外架空高压导线上的,夹线组件基本由两个铰接安装在下壳体上的压线弹簧组成,压线弹簧布置在下壳体两侧并向下壳体上端中心旋转压紧导线,电场感应信号经过压线弹簧、铰接轴和电场引出线从电气接头输出,从而完成架空型故障指示器的采样。经过长期的使用实践,我们发现,上述现有故障指示器的夹线组件存在以下缺点:一、压线弹簧是利用弹性变形实现的夹紧动作,经过长期的使用后,弹性变形会逐步的失效,致使压线弹簧的夹持力度越来越小,压簧不能压紧导线,轻则使器体发生移动、摇晃,重则使器体直接从高压导线上掉落破损,甚至可能发生高空坠物砸人损物的安全事故。二、为防止壳体导电漏电,造成人安全,架空型故障指示器的壳体都是由不导电的塑料材质制成,而利用压线弹簧的变形力将高压导线直接压在壳体上,不论是在与压线弹簧的铰接处,还在高压导线的受力处,壳体迟早都会出现因局部受力过猛而发生的应力开裂问题,致使壳体的密封性能失效,产品进水,影响使用寿命。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新的架空型故障指示器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夹线组件受力不易裂开且夹持力长效的架空型故障指示器。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夹线组件和取能采样组件,壳体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夹线组件包括上夹持板、下夹持板和螺杆,上夹持板安装在上壳组件内的导向柱上,在导向柱顶部安装有用于防止上夹持板移出导向柱的限位件,在上夹持板下方的导向柱上套装有压簧,下夹持板安装在上夹持板正下方的下壳组件上,螺杆可转动的竖直安装在下壳组件上,螺杆上端间隙贯穿下夹持板后与上夹持板螺纹连接,取能采样组件安装在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的对应处,螺杆转动带动上夹持板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上夹持板上移与下夹持板分离的同时通过限位件带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分离,上夹持板下移与下夹持板对接夹持导线并通过压簧带动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内的取能采样组件闭合连接。为防止上夹持板与螺杆脱离,限制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的最大打开高度,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和可拆卸连接于上壳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盖,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和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底部开口处的下盖,在下壳体顶部一侧对称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上壳体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各限位柱上,在限位柱顶部安装有用于防止上壳体移出限位柱的限位钉。为便于操作,夹线组件还包括一把手,螺杆底部穿过下盖与把手固接。为降低壳体掉落后的损坏度,下壳组件还包括包覆在下盖外侧的保护套。取能采样组件包括安装在上壳体内的上铁芯组件和上罗氏线圈、安装在下壳体对应处的下铁芯组件和下罗氏线圈,在上罗氏线圈外罩有上屏蔽罩,在下罗氏线圈外罩有下屏蔽罩,上壳体与下壳体上下对接带动上铁芯组件和下铁芯组件上下对接呈封闭的环形。为保证信号传输的准确性,上铁芯组件通过若干对称布置的弹簧螺钉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为便于查看,在下盖上安装有铭牌盖板。在下盖上安装有散热片。在上夹持板上设有感温孔。为防止夹伤导线,夹线组件还包括固接在下夹持板上的橡胶线托。本技术通过在上、下壳体上设置对应布置的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利用螺杆的螺旋作用带动上夹持板在下夹持板上做上下运动,使用螺纹旋转的进给力代替现有压线弹簧复位时的变形力,使上、下夹持板间的夹持力度更长久持续,安全系数高,而上夹持板与线缆接触处为面的时间也更长久;上、下夹持板均与上、下壳体分体设置,螺杆旋转施加的进给力作用于上夹持板上,上夹持板下移施加的压力作用于下夹持板上,而上、下壳体与上、下夹持板间的接触面较大,上、下夹持板转递给上、下壳体的力度被分散开来,壳体所受的局部力度明显降低,减少了应力开裂问题,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上壳组件及安装在其内部的夹线组件和取能采样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下壳组件及安装在其内部的夹线组件、取能采样组件、铭牌盖板和散热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打开安装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标记及所对应的构件名称为:1、上壳组件;11、上壳体;12、上盖;111、导向柱;112、凹槽;113、限位孔;2、下壳组件;21、下壳体;22、下盖;23、保护套;24、限位钉;211、限位柱;212、通槽;3、夹线组件;31、上夹持板;32、下夹持板;33、螺杆;34、限位件;35、压簧;36、把手;37、橡胶线托;311、感温孔;4、取能采样组件;41、上铁芯组件;42、上罗氏线圈;43、下铁芯组件;44、下罗氏线圈;45、上屏蔽罩;46、下屏蔽罩;47、弹簧螺钉;5、铭牌盖板;6、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至图6可以看出,本技术这种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包括壳体、夹线组件3和取能采样组件4,壳体包括上壳组件1和下壳组件2,上壳组件1包括上壳体11和上盖12,上壳体11顶部为开口状,在上壳体11内沿其轴线对称布置有两个导向柱111,在上壳体11底部中心沿其轴线贯穿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112,上盖12可拆卸的盖装在上壳体11顶部;下壳组件2包括下壳体21和下盖22,下壳体21上下对接的布置在上壳体11正下方,下壳体21底部为开口状,在下壳体21顶部与其轴线平行的一侧对称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211,在与限位柱211对应处上壳体11上开有相应的限位孔113,上壳体11通过各限位孔113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各限位柱211上,在限位柱211顶部可拆卸的卡装有用于防止上壳体11移出限位柱211的限位钉24;在下壳体21顶部中心沿其轴线贯穿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通槽212,通槽212与凹槽112上下对应布置,下盖22通过端面密封圈及侧面密封圈可拆卸的密封卡装在下壳体21底部;夹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夹线组件(3)和取能采样组件(4),壳体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壳组件(1)和下壳组件(2),其特征在于:夹线组件包括上夹持板(31)、下夹持板(32)和螺杆(33),上夹持板安装在上壳组件内的导向柱(111)上,在导向柱顶部安装有用于防止上夹持板移出导向柱的限位件(34),在上夹持板下方的导向柱上套装有压簧(35),下夹持板安装在上夹持板正下方的下壳组件上,螺杆可转动的竖直安装在下壳组件上,螺杆上端间隙贯穿下夹持板后与上夹持板螺纹连接,取能采样组件安装在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的对应处,螺杆转动带动上夹持板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上夹持板上移与下夹持板分离的同时通过限位件带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分离,上夹持板下移与下夹持板对接夹持导线并通过压簧带动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内的取能采样组件闭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夹线组件(3)和取能采样组件(4),壳体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壳组件(1)和下壳组件(2),其特征在于:夹线组件包括上夹持板(31)、下夹持板(32)和螺杆(33),上夹持板安装在上壳组件内的导向柱(111)上,在导向柱顶部安装有用于防止上夹持板移出导向柱的限位件(34),在上夹持板下方的导向柱上套装有压簧(35),下夹持板安装在上夹持板正下方的下壳组件上,螺杆可转动的竖直安装在下壳组件上,螺杆上端间隙贯穿下夹持板后与上夹持板螺纹连接,取能采样组件安装在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的对应处,螺杆转动带动上夹持板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上夹持板上移与下夹持板分离的同时通过限位件带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分离,上夹持板下移与下夹持板对接夹持导线并通过压簧带动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内的取能采样组件闭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11)和可拆卸连接于上壳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盖(12),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21)和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底部开口处的下盖(22),在下壳体顶部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211),上壳体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各限位柱上,在限位柱顶部安装有用于防止上壳体移出限位柱的限位钉(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黄雄凯王轶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恒电聚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