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55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包括基座、压紧组件以及一对导电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扇形元件的基槽,所述导电座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两侧且能够与放置于基槽内的扇形元件的电极相接触,导电座与扇形元件的接触面设置为斜面。所述导电座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块,所述绝缘隔离块用于将扇形元件两端面之间的空间隔开;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上方,用于向扇形元件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扇形元件的两端面与所述导电座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扇形元件两导电电极之间出现高压拉弧导致扇形电容器损伤。能够有效的解决元件电极面与导电座之间产生的打火现象。

A test fixture for sector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测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
技术介绍
根据电子设备领域的特殊使用要求而特定设计制作的新型扇形特殊元件,例如扇形电容器。如图1所示的扇形电容器10包括扇形陶瓷介质体11,扇形陶瓷介质体11沿直径方向的两端面设置有电极12,扇形陶瓷介质体的内弧面13和外弧面14均不导电。该扇形电容器的厚度最大为5mm,两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mm,其目标耐压值为直流电压3KV。采用通用夹具对上述扇形电容器进行电性能测试、耐电压处理和高温高压老化筛选试验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良状况:一、由于接触面积小难以保证可靠的夹持接触,存在电极与夹具夹持不牢,导致接触面打火损伤电极;二、由于扇形电容器两电极上根部的距离非常小,在耐电压处理和高温高压老化筛选处理过程中极易出现拉弧情况,导致产品损伤甚至损坏;三、扇形电容器的电极与夹持座的接触面贴合不好,在外部受力时,容易导致扇形电容器外部镀层损坏和刮落,影响扇形电容器的外观质量、可焊性以及电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四、扇形电容器非常薄,固定困难,极易翻倒,从而影响电容器与导电座之间的接触,导致接触面拉弧和电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现有扇形元件的通用型试验夹具,克服现有扇形元件在电性能测试、耐电压处理和老化筛选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上述缺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包括基座、压紧组件以及一对导电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扇形元件的基槽,所述导电座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两侧且能够与放置于基槽内的扇形元件的电极相接触;所述导电座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块,所述绝缘隔离块用于将扇形元件两端面之间的空间隔开;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上方,用于向扇形元件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扇形元件的两端面与所述导电座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隔离块的顶面设置为圆弧面,绝缘隔离块的圆弧面与所述扇形元件的内弧面弧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顶部的限位板以及安装于限位板底部的弹性压块,所述弹性压块位于所述基槽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安装有垂直于限位板的导杆,所述导杆与限位板连接的一端安装有蝶形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压块包括压块和弹簧,所述压块与扇形元件的接触面设置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座与扇形元件的接触面设置为斜面,导电座斜面的倾斜度与扇形元件的电极所在端面的倾斜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导电座的表面电镀有金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绝缘隔离块能够使扇形元件的两电极之间的空间被完全隔离开,防止两电极之间出现高压拉弧导致扇形电容器损伤。导电座的斜面设计使扇形电容器的电极与导电座紧密贴合,能够有效的解决元件和导电座接触面小、接触不光滑引起的元件电极面和导电座之间产生的打火现象。压紧组件的弹性压块使得扇形电容器被稳定可靠的夹持,避免在元件放置以及整个试验过程中出现元件脱落翻倒的情况,使元件的电极与导电座之间没有相对移动,保证试验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扇形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0-扇形电容器,11-陶瓷介质体,12-电极,13-内弧面,14-外弧面,20-基座,21-基槽,22-导电座,23-绝缘隔离块,24-圆弧面,30-压紧组件,31-限位板,32-导杆,33-蝶形螺母,34-弹性压块,341-压块,34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2和图3,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本实施例中扇形元件采用扇形电容器10,所述试验夹具包括基座20、压紧组件30以及一对导电座22,所述基座20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扇形电容器10的基槽21。所述导电座22设置于所述基槽21的两侧并与所述基槽21所在的平面垂直,导电座22能够与放置于基槽内的扇形元件10两端面的电极相接触。导电座22与扇形电容器10的接触面设置为斜面,导电座22斜面的倾斜度与扇形电容器10的电极所在端面的倾斜度相同,使扇形电容器10的电极12与导电座22紧密贴合。导电座22设置为斜面能够有效的解决元件于导电座22接触面小、接触不光滑引起的元件电极面与导电座22之间产生的打火现象。导电座22与扇形电容器10的电极12紧密贴合,即使外部受力也不会导致扇形电容器10电极镀层损坏和刮落,保证外观质量以及电性能测试的准确性。所述导电座22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块23,所述绝缘隔离块23用于将扇形电容器10两电极12之间的空间隔开。所述绝缘隔离块23的顶面设置为圆弧面24,绝缘隔离块23的圆弧面24与扇形电容器10的内弧面13弧度相同,使得扇形电容器10的两电极12之间的空间被完全隔离开,防止在耐电压处理和高温高压老化筛选处理过程中出现拉弧,导致扇形电容器10损伤。所述压紧组件30设置于所述基槽21的上方,用于向扇形元件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扇形元件的两端面与所述导电座22紧密贴合。所述压紧组件30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20顶部的限位板31以及安装于限位板31底部的弹性压块34,所述弹性压块34位于所述基槽21的正上方。所述限位板31安装有垂直于限位板31的导杆32,所述导杆32与限位板31连接的一端安装有蝶形螺母33。通过旋拧蝶形螺母33可调节限位板31的高度,从而调节弹性压块34的高度,拧紧蝶形螺母33时,弹性压块34向扇形电容器10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扇形电容器10的电极12与导电座22紧密贴合,测试完毕拧松蝶形螺母33即可撤出扇形电容器10。所述弹性压块34包括压块341和弹簧342,所述压块341与扇形电容器10的接触面设置有凹槽(附图未示出),凹槽的宽度根据扇形元件的最大厚度来确定,以使得扇形电容器10被稳定可靠的夹持,避免在元件放置以及整个试验过程中出现元件脱落翻倒等情况发生,使元件的电极与导电座之间没有相对移动,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0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导电座22的表面电镀有金层,通过金层导电,两导电座22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试验设备的正端和负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压紧组件以及一对导电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扇形元件的基槽,所述导电座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两侧且能够与放置于基槽内的扇形元件的电极相接触;所述导电座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块,所述绝缘隔离块用于将扇形元件两端面之间的空间隔开;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上方,用于向扇形元件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扇形元件的两端面与所述导电座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形元件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压紧组件以及一对导电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扇形元件的基槽,所述导电座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两侧且能够与放置于基槽内的扇形元件的电极相接触;所述导电座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块,所述绝缘隔离块用于将扇形元件两端面之间的空间隔开;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槽的上方,用于向扇形元件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扇形元件的两端面与所述导电座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元件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离块的顶面设置为圆弧面,绝缘隔离块的圆弧面与所述扇形元件的内弧面弧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元件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顶部的限位板以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潇煜代当当蒋汉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