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怀前专利>正文

高效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47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效电热水器。机体1的内壁有外发热管9。机芯15上有内发热管8。内、外发热管之间有发热腔40。发热腔40与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连接。内发热管8接电源电极,外发热管9接电源负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电热水器有关。已有的电热水器的绝缘壳体内有绝缘芯。绝缘芯与壳体之间的发热腔内均匀装有电热元件将发热腔分隔成若干间隙,发热腔有孔与进水管,出水管和管接头连接,有电源开关。加热效率高但水温不可无级调节,结构较复杂,制造工艺复杂。安装时容易因接错电源而影响使用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容易,使用方便,安全,热效率高的高效电热水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机体1的内壁有外发热管9,机芯15上有内发热管8,内外发热管之间有发热腔40。发热腔40与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连接。内发热管8接电源正极,外发热管9接电源负极,本技术置内、外发热管相对运动时,发热腔40的空间随之变化。机芯15有凸头41与外发热管9动配合,其上有孔42连通进水孔16和发热腔40,机芯14机芯15连接,与腔体43动配合,机芯14与升降调温装置18连接。两个热水器的机芯14与横杆18两端连接,横杆18中心有孔与螺纹调节杆44螺纹配合。有二只继电器20,22和液压电开关21组成电路校正器,继电器20的触点5和进电源正极相接,触点6和进电源负极相接,触点1为正极常通点,触点2为负极常通点,进线电源正确时继电器不工作为常通,当外进电源正负反接时,由于触点7与负极连接,接点8与地线相接,继电器20就工作,将触点5与触点3接通,触点6与触点4接通,由于触点1与4连通正极,触点2与3连通负极,所以不管外电源正负极如何变化、进入机内电源永远不变极,继电器20输出的电源正极连接继电器22的触点5,负极连接触点6,电流不能进入发热管工作,只有液压电开关21被进水顶动其橡胶膜将继电器22的触点7、8接通,才能使发热腔40工作,确保安全。继电器22的7、8触点与水箱内的橡胶膜44上面的固定触点连接,橡胶模44上有相应的导体49,橡胶膜44下面连有顶盘45。进水孔16通过进水管25与液压电开关21,进水过滤器28,和机壳外进水头30连接,出水孔17与出水过滤器32和机壳外出水头31连接。机体1的两端有端盖,火线10通过端盖和机芯14内的管道与内发热管8连接,零线12穿过端盖与内发热管9连接。本技术进、出水经过滤,保证发热机芯的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不堵塞喷头,发热腔的长度可无级调节,可根据需要调节水温,使用方便。发热腔体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便于清洗发热机芯上的水垢和沉淀,提高热效率,电路校正器可保证工作时,内发热管只能与工作电源正极连接,外发热管只能与工作电源负极连接,保证电能充分转换成热能,提高热效率三分之一,如果输入电路异常,本技术断电,保证使用的绝对安全。如下是本技术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又一结构图。如下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机体1为并列的两个,发热腔40内有塑料机芯14连接于横杆18的两端,有紧固螺栓23,横杆18中心有螺纹孔与调节杆44螺纹配合,调节杆44有支承套47和手柄48。机体1下有调节盖4通过水封5,端盖3,密封垫24连接于机体壁。上有端盖2通过密封垫24连接于机体壁,端盖2上有进水孔16,机体壁上有出水孔17。机芯14,15由塑料制成,通过螺纹连接,火线10通过机芯14内的管道与内发热管8连接,有密封胶11。零线12穿过端盖2与外发热管9连接,有密封胶13,机芯15的凸头41与外发热管动配合,有进水孔42,胶刮条7,机芯14与园柱内壁动配合,有胶刮条6。内、外发热管之间的间隙为发热腔,发热腔越长,水温越高。越短,水温越低。调为零时不发热。发热腔的长度由手柄48通过横杆18带动机芯上下移动来调节。当内外发热管壁有水锈和沉积物时,可关掉电源,开大水源,调节机芯在壳体内上下移动,即可除去水锈和沉积物。电路校正器由继电器20,22组成,其连接电路使内发热管8永远火线连接,外发热管9与零线连接,不管与工作电源的极性连接如何变化,内、外发热管的极性永远不变。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用水动电开关21来起动继电器22,这样,只有极性正常时,才能将电输入内,外发热管,极性不一正常或缺相时,电不能输入机芯,可以保证水中不带电,使用绝对安全。水从进水头30进入细滤网29,过滤后顶开液压电开关21,流经空心螺栓26和进水分管25,进入内发热管8和外发热管9之间的发热室,加热后经出水孔17进入滤网33滤去杂物后从水出头31进入淋浴喷头。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内壁有外发热管(9),机芯上有内发热管(8),内外发热管之间有发热腔(40),发热腔(40)与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连接。内发热管(8)接电源正极,外发热管(9)接电源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杆(44)与横杆(8)的孔螺纹配合横杆与机芯(14)连接,调节杆(44)有支承套(47)和手柄(4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机芯(15)有凸头(41)与外发热管(9)动配合,其上有孔(42)连通进水孔(16)和发热腔(40),机芯(14)与机芯(15)连接,与腔体(43)动配合,机芯(14)与升降调温装置(1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热水器的机芯(14)与横杆(18)两端连接,横杆(18)中心有孔与螺纹调节杆(44)螺纹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有二只继电器(20),(22)和液压电开关(21)组成电路校正器,继电器(20)的触点5和进电源正极相接,触点6和进电源负极相接,触点1为正极常通点,触点2为负极常通点,进线电源正确时继电器不工作为常通,触点7与负极连接,接点8与地线相接,触点1与4连通正极,触点2与3连通负极,继电器(20)输出的电源正极连接继电器(22)的触点5,负极连接触点6,触点7、8可与液压电开关(21)的橡胶膜上的导体同时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继电器(22)的7、8触点与水箱内的橡胶膜(44)上面的固定触点连接,橡胶模(44)上有相应的导体(49),檬胶膜(44)下面连有顶盘(45)。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孔(16)通过进水管(25)与液压电开关(21),进水过滤器(28),和机壳外进水头(30)连接,出水孔(17)与出水过滤器(32)和机壳外出水头(31)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两端有端盖,火线(10)通过端盖和机芯(14)内的管道与内发热管(8)连接,零线(12)穿过端盖与外发热管(9)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高效电热水器。机体1的内壁有外发热管9。机芯15上有内发热管8。内、外发热管之间有发热腔40。发热腔40与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连接。内发热管8接电源电极,外发热管9接电源负极。文档编号F24H1/12GK2379742SQ9923111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怀前 申请人:王怀前, 李桂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内壁有外发热管(9),机芯上有内发热管(8),内外发热管之间有发热腔(40),发热腔(40)与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连接。内发热管(8)接电源正极,外发热管(9)接电源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前
申请(专利权)人:王怀前李桂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