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2441437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0: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子电路、第一控制子电路、第二控制子电路、第三控制子电路和输出子电路,其中,第一控制子电路在第三时钟端的控制下,向第三节点提供第一节点的信号,输出子电路在第三节点的控制下,向信号输出端提供第一参考电压端的信号,并在第四节点的控制下,向信号输出端提供第二参考电压端的信号。本申请能够在输出阶段之后减小输出信号的抖动,提高了移位寄存器的稳定性和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A shift register and its driving method, gate driv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由于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工作电压、可制作柔性显示器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大的有效显示区域面积,减少边框,一些终端厂商开始将用于预留前置摄像头等硬件的安装位置的安装孔,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有效显示(ActiveArea,AA)区域。但是,由于空间和边框的限制,这种设计使得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电路在AA区安装孔左右两侧为断开状态。在AA区安装孔远离面板边缘的一侧,像素个数较多,有利于GOA电路的稳定输出;在AA区安装孔靠近面板边缘的一侧,像素个数较少,输入信号的波动极易造成晶体管栅极电压不稳定,从而影响整个GOA电路输出波形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专利技术内容本申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子电路、第一控制子电路、第二控制子电路、第三控制子电路和输出子电路,其中:/n所述输入子电路分别与第一参考电压端、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用于在第一时钟端的控制下,向第一节点提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向第二节点提供第一参考电压端的信号,并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向第二节点提供第一时钟端的信号;/n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时钟端、第三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连接,用于在第三时钟端的控制下,向第三节点提供第一节点的信号;/n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参考电压端、第二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用于在第二节点和第二时钟端的控制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子电路、第一控制子电路、第二控制子电路、第三控制子电路和输出子电路,其中:
所述输入子电路分别与第一参考电压端、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用于在第一时钟端的控制下,向第一节点提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向第二节点提供第一参考电压端的信号,并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向第二节点提供第一时钟端的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时钟端、第三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连接,用于在第三时钟端的控制下,向第三节点提供第一节点的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参考电压端、第二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用于在第二节点和第二时钟端的控制下,向第一节点提供第二参考电压端的信号;
所述第三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参考电压端、第二时钟端、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四节点连接,用于在第二节点和第二时钟端的控制下,向第四节点提供第二时钟端的信号,并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向第四节点提供第二参考电压端的信号;
所述输出子电路分别与第一参考电压端、第二参考电压端、第三节点、第四节点和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第三节点的控制下,向信号输出端提供第一参考电压端的信号,并在第四节点的控制下,向信号输出端提供第二参考电压端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一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其中: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和第四电容,其中: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节点连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节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子电路包括:第九晶体管、第十晶体管和第十一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时钟端连接;
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时钟端连接,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一电容,所述输出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君刘庭良杨慧娟姜晓峰庞玉乾张昊屈忆杨路路张鑫白露张猛和玉鹏李德代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