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浓淡分级旋流煤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01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紧凑型浓淡分级旋流煤粉燃烧器,浓煤粉气流通道位于一次风煤粉气流管的中部,淡煤粉气流通道位于浓煤粉气流通道的外侧,并通过锥环形通道与一次风煤粉气流管连通,在淡煤粉气流通道的下部设有轴向旋流叶片,在淡煤粉气流通道的外部设有二次风通道,在二次风通道内设有切向叶片;在一次风煤粉气流管内还设置有锥环状的煤粉浓缩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煤种及变负荷条件下促进煤粉着火、稳燃及燃尽的优点;结构紧凑并抑制NO

A kind of compact Dense dilute staged swirl pulverized coal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浓淡分级旋流煤粉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煤粉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煤粉稳燃、燃尽及降低NOx生成的紧凑型浓淡分级旋流煤粉燃烧器,具有煤种适应性强、负荷调节范围宽及结构紧凑的特点。
技术介绍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燃料,煤粉燃烧方式在电力工业及其他行业动力装置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氮氧化物(NOx)是产生酸雨和光化学污染的前驱物,而电力工业中的煤燃烧是产生NOx的主要来源。随着污染物减排需求的日益增长,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来限制大型燃烧设备产生的NOx排放。中国环保部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现有锅炉2014年7月1日起,新建锅炉2012年1月1日起,除W火焰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其余锅炉NOx排放限值为100mg/Nm3(at6%O2)。此外,随着国家对提升燃煤锅炉灵活性,促进电力绿色转型的日益重视,实现燃煤锅炉的低污染物排放、灵活调峰及提高煤种适应性已成为燃煤锅炉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响应我国日渐严苛的环保标准,科学利用丰富多变的煤种资源,开发高效、低氮、煤种适应性广、变负荷适应能力强及结构紧凑的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浓淡分级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淡煤粉气流通道(1)、内部分隔环(2)、锥环形通道(3)、浓煤粉气流通道(4)、固定筋(5)、煤粉浓缩环(6)、一次风煤粉气流管(7)、轴向旋流叶片(8)、外部分隔环(9)、二次风通道(10)及切向叶片(11);/n浓煤粉气流通道(4)位于一次风煤粉气流管(7)的中部,淡煤粉气流通道(1)位于浓煤粉气流通道(4)的外侧,并通过锥环形通道(3)与一次风煤粉气流管(7)连通,在淡煤粉气流通道(1)的下部设置有轴向旋流叶片(8),在淡煤粉气流通道(1)的外部设置有二次风通道(10),在二次风通道(10)内设置有切向叶片(11);在一次风煤粉气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浓淡分级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淡煤粉气流通道(1)、内部分隔环(2)、锥环形通道(3)、浓煤粉气流通道(4)、固定筋(5)、煤粉浓缩环(6)、一次风煤粉气流管(7)、轴向旋流叶片(8)、外部分隔环(9)、二次风通道(10)及切向叶片(11);
浓煤粉气流通道(4)位于一次风煤粉气流管(7)的中部,淡煤粉气流通道(1)位于浓煤粉气流通道(4)的外侧,并通过锥环形通道(3)与一次风煤粉气流管(7)连通,在淡煤粉气流通道(1)的下部设置有轴向旋流叶片(8),在淡煤粉气流通道(1)的外部设置有二次风通道(10),在二次风通道(10)内设置有切向叶片(11);在一次风煤粉气流管(7)内还设置有锥环状的煤粉浓缩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浓淡分级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浓煤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宋民航邵春岩侯海盟曾乐刘舒张广鑫裴江涛蒋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