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交换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数据的交换通过数据库实现;该方法执行步骤:发送方将数据写入数据库,然后接收方读取写入数据库的发送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数据交换不存在任何数据不受控的情况,保证了数据交换的可靠性;方便实现跨软硬件平台的数据交换;解耦了各个业务软件之间的关联。
A reliable data exchange method based on Data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可靠数据交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交换
,是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信息化系统中各个业务之间的数据交换已成为一项十分繁忙的事务。关于数据交换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是基于软件之间的直接互联互通。该方法虽然快捷,但其致命缺陷是在遇到问题时,诸如网络异常,则极易造成数据丢失,且难以追溯;若要处理数据丢失这类问题,需要软件开发者自拟方案解决。鉴于这类方案的复杂性,故基于软件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可靠性难以保证。事实上,具有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可靠性保障,实现业务间的可靠数据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数据交换方法,使发送和接受双方能够无损失交换数据,提高数据交换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数据的交换通过数据库实现。进一步的,其步骤是发送方将数据写入数据库,然后接收方读取写入数据库的发送数据。进一步的:其步骤包括:A.设定数据交换发送方与接收方格式:包括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数据交换内容、时间戳、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B.建立数据库交换表:任选一数据库,根据步骤A设定的数据交换格式建立数据库交换表,包括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数据交换内容、时间戳、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C.发送方数据准备:包括需发送的交换数据、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当前时间;D.发送数据写入数据库:将步骤C所述的发送方准备好的数据,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E.接收方准备工作:设定接收方查询数据库交换表的时间间隔t;F.接收方读取数据:按照步骤E设定的时间间隔t查询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根据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所述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和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确定是否有需要接收的数据;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所述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是自己、且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是未读取,则进行读取操作,同时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设置为已获取状态。进一步的,步骤B所述的数据库交换表各字段除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初始值为“0”外,其余字段为空。进一步的,步骤D具体步骤为:将步骤C所述需发送的交换数据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数据交换内容,将步骤C所述发送方唯一性标识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发送方唯一性标识,将步骤C所述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将步骤C所述当前时间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时间戳。进一步的,步骤D增加写入数据是否成功的判断,若写入数据失败,重新执行步骤C;否则写入数据成功,执行步骤E。进一步的,步骤F在进行读取操作之后,增加读取数据是否成功的判断的步骤;若读取成功,将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设置为已获取状态;若读取失败,循环步骤F,直至读取成功再执行将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设置为已获取状态的步骤。优点或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阐释的一种基于数据库的可靠数据交换方法,有三大优点:一是发送方或接收方可实时检验写入或读出的数据是否已成功。若出现异常,可即刻排查问题;不存在任何数据不受控的情况,保证了数据交换的可靠性。二是这种方法方便实现跨软硬件平台的数据交换,既可运行在龙芯CPU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的国产化平台,又可以运行在Intel或AMDCPU和windows操作系统商用平台。三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技术,解耦了各个业务软件之间的关联。通过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交换表,避免了应用软件之间基于非可靠技术的数据互通以及在不同系统平台下带来的不兼容性互操作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数据的交换通过数据库实现:其步骤是发送方将数据写入数据库,然后接收方读取写入数据库的发送数据。其流程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具体步骤包括:A.设定数据交换发送方与接收方格式:包括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数据交换内容、时间戳、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B.建立数据库交换表:任选一数据库,根据步骤A设定的数据交换格式建立数据库交换表,包括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数据交换内容、时间戳、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C.发送方数据准备:包括需发送的交换数据、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当前时间;D.发送数据写入数据库:将步骤C所述的发送方准备好的数据,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具体为:将步骤C所述需发送的交换数据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数据交换内容,将步骤C所述发送方唯一性标识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发送方唯一性标识,将步骤C所述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将步骤C所述当前时间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时间戳。该步骤还可以增加写入数据是否成功的判断,若写入数据失败,重新执行步骤C;否则写入数据成功,执行步骤E。E.接收方准备工作:设定接收方查询数据库交换表的时间间隔t;F.接收方读取数据:按照步骤E设定的时间间隔t查询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根据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所述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和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确定是否有需要接收的数据;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所述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是自己、且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是未读取,则进行读取操作;判断读取数据是否成功,若读取成果,将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设置为已获取状态;若读取失败,循环步骤F,直至读取成功再执行将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设置为已获取状态的步骤。为了能更清楚的说明具体步骤,举下面例子:a.假设发送方唯一性标识为:“0001”,接收方唯一性标识为:“0002”,发送方数据为:“abc”。b.建立数据库交换表,分别有5个字段:发送方数据、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时间、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其中“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字段初始数据为“0”,其余字段初始值为空。则为:c.当发送方需要向接收方发送数据时,假设当前时间为:“20191223”,写入数据库交换表后则为:d.假设接收方每隔1秒查询1次数据库交换表。当查询发现其中存在接收方唯一性标识为“0002”的数据,则读取该表“发送方数据”字段中的数据:“abc”,当读取成功后,则将“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字段内容修改为“1”,即:e.数据交换成功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数据的交换通过数据库实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数据的交换通过数据库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执行步骤:发送方将数据写入数据库,然后接收方读取写入数据库的发送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包括:
A.设定数据交换发送方与接收方格式:包括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数据交换内容、时间戳、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
B.建立数据库交换表:任选一数据库,根据步骤A设定的数据交换格式建立数据库交换表,包括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数据交换内容、时间戳、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
C.发送方数据准备:包括需发送的交换数据、发送方唯一性标识、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当前时间;
D.发送数据写入数据库:将步骤C所述的发送方准备好的数据,写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
E.接收方准备工作:设定接收方查询数据库交换表的时间间隔t;
F.接收方读取数据:按照步骤E设定的时间间隔t查询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根据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所述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和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确定是否有需要接收的数据;若步骤B所述数据库交换表的所述的接收方唯一性标识是自己、且接收方数据获取标识是未读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铭,郭超,刘辉,张伟,郝磊,何楠,胡波,马沪东,方晓,岳峰,王昊,靳婷,王凯,李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九零一部队二六分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