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98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4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它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它包含中转连接设备、开关、左散热室、右散热室、连接端子,所述的中转连接设备的内部设置有央控制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筛选单元、数据对比单元、数据选择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中央控制器与数据采集单元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与数据筛选单元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与数据对比单元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与数据选择单元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移动,且散热性好,成本较低。

A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该词也指出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于一般教材中的定义领域是“智能主体(intelligentagent)的研究与设计”,智能主体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作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约翰·麦卡锡于1955年的定义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Kaplan)和迈克尔·海恩莱因(MichaelHaenlein)将人工智能定义为“系统正确解释外部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学习,并利用这些知识通过灵活适应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dataprocessing)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环节。数据处理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目前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成本较高,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它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移动,且散热性好,成本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系统,它包含中转连接设备1、开关2、左散热室3、右散热室4、连接端子5,所述的中转连接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采集单元13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筛选单元14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对比单元15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选择单元16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存储单元17电性连接,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开关2,中转连接设备1的左侧设置有左散热室3,中转连接设备1的右侧设置有右散热室4,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连接端子5。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据处理平台获取基本的信息数据;步骤二、数据采集单元13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采集;步骤三、对采集的数据通过分析单元进行分类、统计、回归分析、检索等;步骤四、将分析好的数据进行对比确认;步骤五、确认后的数据通过数据选择单元16进行选择;步骤六、将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步骤七、将数据存储在相应的位置。所述的中转连接设备1的外侧设置有外壳11。所述的左散热室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31。所述的左散热室3的结构与右散热室4的结构相同。所述的连接端子5设置有两个。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连接线连接中转连接设备1和终端设备,通过中转连接设备1内部的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各个单元分别对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分析等,通过整体作用实现数据的最终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移动,且散热性好,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左散热室3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中转连接设备1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中转连接设备1、外壳11、中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开关2、左散热室3、风机31、右散热室4、连接端子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中转连接设备1、外壳11、中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开关2、左散热室3、风机31、右散热室4、连接端子5,所述的中转连接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采集单元13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筛选单元14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对比单元15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选择单元16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存储单元17电性连接,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开关2,中转连接设备1的左侧设置有左散热室3,左散热室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31,中转连接设备1的右侧设置有右散热室4,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连接端子5。实施例2参看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中转连接设备1、外壳11、中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开关2、左散热室3、散热扇31、右散热室4、连接端子5,所述的中转连接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采集单元13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筛选单元14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对比单元15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选择单元16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存储单元17电性连接,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开关2,中转连接设备1的左侧设置有左散热室3,左散热室3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31,中转连接设备1的右侧设置有右散热室4,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连接端子5,它的数据处理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据处理平台获取基本的信息数据;步骤二、数据采集单元13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采集;步骤三、对采集的数据通过分析单元进行分类、统计、回归分析、检索等;步骤四、将分析好的数据进行对比确认;步骤五、确认后的数据通过数据选择单元16进行选择;步骤六、将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步骤七、将数据存储在相应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连接线连接中转连接设备1和终端设备,通过中转连接设备1内部的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各个单元分别对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分析等,通过整体作用实现数据的最终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移动,且散热性好,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中转连接设备(1)、开关(2)、左散热室(3)、右散热室(4)、连接端子(5),所述的中转连接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采集单元(13)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筛选单元(14)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对比单元(15)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选择单元(16)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存储单元(17)电性连接,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开关(2),中转连接设备(1)的左侧设置有左散热室(3),中转连接设备(1)的右侧设置有右散热室(4),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连接端子(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中转连接设备(1)、开关(2)、左散热室(3)、右散热室(4)、连接端子(5),所述的中转连接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央控制器(12)、数据采集单元(13)、数据筛选单元(14)、数据对比单元(15)、数据选择单元(16)、数据存储单元(17),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采集单元(13)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筛选单元(14)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对比单元(15)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选择单元(16)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与数据存储单元(17)电性连接,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开关(2),中转连接设备(1)的左侧设置有左散热室(3),中转连接设备(1)的右侧设置有右散热室(4),中转连接设备(1)上设置有连接端子(5)。


2.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据处理平台获取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剑赵德滨张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炫生活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