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860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包括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固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顶部固接有活动套筒,活动套筒内腔滑动连接有减震杆,减震杆顶部固接有固接有安装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震杆、第一减震弹簧、活动套筒、支撑板和调节电机,使得能够通过调节电机推动活动套筒上下滑动,从而使活动套筒能够挤压或松开减震第一减震弹簧,进而通过调节第一减震弹簧的形变量来调节抗震底座的抗震力;通过设置减震板和第二减震弹簧,使得抗震底座能够通过减震板和第二减震弹簧进行二次减震,从而提高抗震底座的抗震能力。

A seismic base with adjustable seismic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
本技术涉及抗震底座
,具体为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许多现代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整个装置会产出较大的震动,并同时带来较大的噪音,其产生的振动还有可能干扰到其他仪器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减震设备来降低装置的震动。然而现有的减震底座的抗震力固定不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节,且现有的抗震底座只能进行一次减震,导致抗震底座的减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固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顶部固接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顶部贯穿固定套筒顶部,所述活动套筒内腔滑动连接有减震杆,且减震杆底部依次贯穿活动套筒底部和支撑板内腔,所述减震杆外壁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杆顶部固接有安装头,且第一减震弹簧位于活动套筒顶部和安装头底部之间;所述减震杆底部固接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底部与固定套筒内腔底部相固接。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板,所述减震板顶部与减震杆底部相固接,且减震板左右两端与固定套筒内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减震板底部固接有若干组呈阵列状排布的第二减震弹簧,且第二减震弹簧底部与固定套筒内腔底部相固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内腔侧壁开设有与减震板相互配合的滑槽。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筒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减震杆相互配合的通孔,且通孔直径略小于第一减震弹簧外径。优选的,所述调节电机为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腔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杆、第一减震弹簧、活动套筒、支撑板和调节电机,使得能够通过调节电机推动活动套筒上下滑动,从而使活动套筒能够挤压或松开减震第一减震弹簧,进而通过调节第一减震弹簧的形变量来调节抗震底座的抗震力;通过设置减震板和第二减震弹簧,使得抗震底座能够通过减震板和第二减震弹簧进行二次减震,从而提高抗震底座的抗震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装板,101-螺纹孔,2-固定套筒,3-支撑板,4-调节电机,5-活动套筒,501-通孔,6-减震杆,7-第一减震弹簧,8-安装头,9-减震机构,901-减震板,902-第二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顶部固接有固定套筒2,固定套筒2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调节电机4,调节电机4顶部固接有活动套筒5,且活动套筒5顶部贯穿固定套筒2顶部,活动套筒5内腔滑动连接有减震杆6,且减震杆6底部依次贯穿活动套筒5底部和支撑板3内腔,减震杆6外壁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7,减震杆6顶部固接有安装头8,且第一减震弹簧7位于活动套筒5顶部和安装头8底部之间;减震杆6底部固接有减震机构9,且减震机构9底部与固定套筒2内腔底部相固接。具体的,减震机构9包括减震板901,减震板901顶部与减震杆6底部相固接,且减震板901左右两端与固定套筒2内腔侧壁滑动连接,减震板901底部固接有若干组呈阵列状排布的第二减震弹簧902,且第二减震弹簧902底部与固定套筒2内腔底部相固接,使得能够通过减震板和第二减震弹簧使抗震底座能够进行多次减震。具体的,固定套筒2内腔侧壁开设有与减震板901相互配合的滑槽,使得减震板能够通过滑槽上下滑动。具体的,活动套筒5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减震杆6相互配合的通孔501,且通孔501直径略小于第一减震弹簧7外径,使得减震杆能够通过通孔在活动套筒内上下滑动且第一减震弹簧能够在活动套筒升降过程中产生形变。具体的,调节电机4为电动推杆。具体的,安装板1内腔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01,使得抗震底座能够便于安装固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实施例为:本装置为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在使用时,将抗震底座通过安装头8安装在工作设备底部,并通过螺纹孔101将抗震底座进行固定。在顶部的设备工作产生震动时,减震杆6接收设备传递的震动力,并且向下滑动,从而减震杆6底部通过减震板901挤压第二减震弹簧902,起到初步的减震作用;同时安装头8下降挤压第一减震弹簧7,形成第二次减震,从而将设备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降低了设备工作产生的晃动。当抗震底座需要调整抗震力时,启动调节电机4,调节电机4推动活动套筒5向上滑动,从而活动套筒5向上挤压第一减震弹簧7,进而通过改变第一减震弹簧7的形变量来调节抗震底座的抗震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顶部固接有固定套筒(2),所述固定套筒(2)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调节电机(4),所述调节电机(4)顶部固接有活动套筒(5),且活动套筒(5)顶部贯穿固定套筒(2)顶部,所述活动套筒(5)内腔滑动连接有减震杆(6),且减震杆(6)底部依次贯穿活动套筒(5)底部和支撑板(3)内腔,所述减震杆(6)外壁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7),所述减震杆(6)顶部固接有安装头(8),且第一减震弹簧(7)位于活动套筒(5)顶部和安装头(8)底部之间;/n所述减震杆(6)底部固接有减震机构(9),且减震机构(9)底部与固定套筒(2)内腔底部相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顶部固接有固定套筒(2),所述固定套筒(2)内腔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调节电机(4),所述调节电机(4)顶部固接有活动套筒(5),且活动套筒(5)顶部贯穿固定套筒(2)顶部,所述活动套筒(5)内腔滑动连接有减震杆(6),且减震杆(6)底部依次贯穿活动套筒(5)底部和支撑板(3)内腔,所述减震杆(6)外壁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7),所述减震杆(6)顶部固接有安装头(8),且第一减震弹簧(7)位于活动套筒(5)顶部和安装头(8)底部之间;
所述减震杆(6)底部固接有减震机构(9),且减震机构(9)底部与固定套筒(2)内腔底部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力可调的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9)包括减震板(901),所述减震板(901)顶部与减震杆(6)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亢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