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抢修节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抢修节。
技术介绍
水利管道作为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在管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等其他因素,管道有可能发生渗漏或者破损,需要对其进行抢修,通常采用管道抢修节对管道破损部位进行修复,管道抢修节利用其壳体和壳体内的密封圈包裹管道的破损部位,然后夹紧,快速达到堵漏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87758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抢修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内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垫,上壳体两侧设有上连接支耳,下壳体两侧设有下连接支耳,上连接支耳和下连接支耳通过螺栓结构锁紧或松开,其特征在于:上连接支耳与下连接支耳盖合面为台阶结构,其具有可减少泄漏,能承受较大压力,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及管理成本等优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减少抢修节的泄露且能承受较大压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节省安装前将用于压紧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螺栓及螺母拆下的时间,在抢修节不使用时,通常需要将螺栓及螺母拆下,将上壳体、下壳体分开放置,而上壳体及下壳体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其中一个丢失的情况,影响管道抢修节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抢修节,其具有避免管道维修节在存放、运输或安装的过程中,上壳体或下壳体发生丢失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抢修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抢修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内开设有密封槽(3),所述密封槽(3)内嵌设有密封垫(3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沿其径向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组件(5),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和下壳体(2)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5)压紧连接,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背向压紧组件(5)的一端铰接;/n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固设有上支耳(12),所述上支耳(12)沿上壳体(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位于外侧的所述上支耳(12)之间设置有下支耳(22),所述下支耳(22)固设于下壳体(2)的一端,任一所述上支耳(12)与下支耳(22)上均开设有转动孔(121),任意两个所述转动孔(121)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孔(121)中穿设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41),两个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1)相对的两侧壁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12)相背的两侧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抢修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内开设有密封槽(3),所述密封槽(3)内嵌设有密封垫(3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沿其径向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组件(5),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和下壳体(2)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5)压紧连接,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背向压紧组件(5)的一端铰接;
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固设有上支耳(12),所述上支耳(12)沿上壳体(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位于外侧的所述上支耳(12)之间设置有下支耳(22),所述下支耳(22)固设于下壳体(2)的一端,任一所述上支耳(12)与下支耳(22)上均开设有转动孔(121),任意两个所述转动孔(121)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孔(121)中穿设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41),两个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1)相对的两侧壁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12)相背的两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42),两个所述第二紧固螺母(42)相对的两侧壁与两个第一紧固螺母(41)相背的两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固设有上延伸板(11),所述上支耳(12)通过上延伸板(11)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2)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固设有与上延伸板(11)相适配的下延伸板(21),所述下支耳(22)通过下延伸板(21)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上延伸板(11)与下延伸板(21)相对的两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崔利飞,梁甜斐,姚国鹏,薛维,刘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