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色调剂粘结剂和色调剂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80024382.4(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5/063212)、中国国家阶段进入日为2016年11月9日(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5月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色调剂粘结剂和色调剂”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静电印刷法等中用于静电图像或磁潜像的显影的色调剂粘结剂和色调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装置的小型化、高速化、高画质化的促进,从降低定影工序中的耗能这种节能的观点出发,强烈要求提高色调剂的低温定影性。作为降低色调剂的定影温度的手段,通常使用降低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技术。但是,如果过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则耐热污损性降低,并且容易引起粉体的聚集(结块),因而色调剂的保存性降低,因此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下限在实用上为50℃。该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粘结树脂的设计点,通过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无法得到可进一步低温定影的色调剂。其中,已知含有聚酯系色调剂粘结剂的色调剂组合物,其低温定影性和耐热污损性均优异(参照专利文献1和2)。但是,近年来,保存稳定性以及兼具低温定影性和耐热污损性(定影温度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上述色调剂组合物仍不充分。作为其他方法,已知:通过在粘结树脂中合用非晶性树脂和结晶性树脂,利用结晶性树脂的熔融特性,提高色调剂的低温定影性、光泽性。但是,如果增加结晶性树脂的含量,则有时树脂强度降低,并且在熔融混炼时,由于结晶性树脂与粘结树脂的相容化而导致结晶性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调剂粘结剂,其特征在于,/n含有结晶性树脂(A)和树脂(B),该树脂(B)是以醇成分(X)和羧酸成分(Y)作为原料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聚酯树脂或其改性树脂,/n结晶性树脂(A)是至少2种以上的链段进行化学键合而得到的树脂,具有对于树脂(B)相容的结晶性链段(a1)和对于树脂(B)不相容的链段(a2),/n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表示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顶的温度(Tp)在40℃~100℃的范围,升温时的吸热峰面积S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509 JP 2014-097863;20140528 JP 2014-110538;201.一种色调剂粘结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结晶性树脂(A)和树脂(B),该树脂(B)是以醇成分(X)和羧酸成分(Y)作为原料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聚酯树脂或其改性树脂,
结晶性树脂(A)是至少2种以上的链段进行化学键合而得到的树脂,具有对于树脂(B)相容的结晶性链段(a1)和对于树脂(B)不相容的链段(a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表示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顶的温度(Tp)在40℃~100℃的范围,升温时的吸热峰面积S1与S2满足下述关系式(1),
(S2/S1)×100≥35(1)
其中,将对色调剂粘结剂进行升温、冷却、升温时的第1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1,将第2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2,
链段(a1)和链段(a2)满足下述两个关系式(3)和(4),
|SPa1-SPB|≤1.9(3)
|SPa2-SPB|≥1.9(4)
其中,SPa1表示链段(a1)的SP值,SPa2表示链段(a2)的SP值,SPB表示树脂(B)的SP值,
树脂(B)的酸值为30mgKOH/g以下。
2.一种色调剂粘结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结晶性树脂(A)和树脂(B),该树脂(B)是以醇成分(X)和羧酸成分(Y)作为原料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聚酯树脂或其改性树脂,
结晶性树脂(A)是至少2种以上的链段进行化学键合而得到的树脂,具有对于树脂(B)相容的结晶性链段(a1)和对于树脂(B)不相容的链段(a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表示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顶的温度(Tp)在40℃~100℃的范围,升温时的吸热峰面积S1与S2满足下述关系式(1),
(S2/S1)×100≥35(1)
其中,将对色调剂粘结剂进行升温、冷却、升温时的第1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1,将第2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2,
链段(a1)和链段(a2)满足下述两个关系式(3)和(4),
|SPa1-SPB|≤1.9(3)
|SPa2-SPB|≥1.9(4)
其中,SPa1表示链段(a1)的SP值,SPa2表示链段(a2)的SP值,SPB表示树脂(B)的SP值,
树脂(B)的羟值为30mgKOH/g以下。
3.一种色调剂粘结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结晶性树脂(A)和树脂(B),该树脂(B)是以醇成分(X)和羧酸成分(Y)作为原料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聚酯树脂或其改性树脂,
结晶性树脂(A)是至少2种以上的链段进行化学键合而得到的树脂,具有对于树脂(B)相容的结晶性链段(a1)和对于树脂(B)不相容的链段(a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表示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顶的温度(Tp)在40℃~100℃的范围,升温时的吸热峰面积S1与S2满足下述关系式(1),
(S2/S1)×100≥35(1)
其中,将对色调剂粘结剂进行升温、冷却、升温时的第1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1,将第2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2,
链段(a1)和链段(a2)满足下述两个关系式(3)和(4),
|SPa1-SPB|≤1.9(3)
|SPa2-SPB|≥1.9(4)
其中,SPa1表示链段(a1)的SP值,SPa2表示链段(a2)的SP值,SPB表示树脂(B)的SP值,
树脂(B)的分子量1,000以下的分子的含量在以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对树脂(B)的分子量进行测定时的峰面积表示的情况下为总峰面积的10%以下。
4.一种色调剂粘结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结晶性树脂(A)和树脂(B),该树脂(B)是以醇成分(X)和羧酸成分(Y)作为原料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聚酯树脂或其改性树脂,
结晶性树脂(A)是至少2种以上的链段进行化学键合而得到的树脂,具有对于树脂(B)相容的结晶性链段(a1)和对于树脂(B)不相容的链段(a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表示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顶的温度(Tp)在40℃~100℃的范围,升温时的吸热峰面积S1与S2满足下述关系式(1),
(S2/S1)×100≥35(1)
其中,将对色调剂粘结剂进行升温、冷却、升温时的第1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1,将第2次升温过程的源自结晶性树脂(A)的吸热峰面积设为S2,
链段(a1)和链段(a2)满足下述两个关系式(3)和(4),
|SPa1-SPB|≤1.9(3)
|SPa2-SPB|≥1.9(4)
其中,SPa1表示链段(a1)的SP值,SPa2表示链段(a2)的SP值,SPB表示树脂(B)的SP值,
树脂(B)是以含有80摩尔%以上的芳香族二醇(x1)的醇成分(X)和羧酸成分(Y)作为原料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聚酯树脂(B11),且满足下述关系式(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津井智,加藤智久,岩胁英次,小田岛浩,三瓶真菜,杉本佑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