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包括机架,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均固定有向上倾斜设置的限位板,两组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向远离支撑板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组限位板之间设置有与机架上下滑动的定位座,定位座铰接有圆弧形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开口相向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定位座的铰接点轴线均与两组限位板平行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相互远离的圆弧面分别与两组限位板抵接。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开口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开合,从而实现适应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管道的夹持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运动至与管道抵接配合时停止,实现对管道限位。
A pipe positioning support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
本技术涉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管道定位支架,用于固定抽取基坑中的废水的排水管等,但现有的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结构简单,其只针对特定规格的管道进行定位,灵活性差,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具有适应夹持多种尺寸规格的管道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均固定有向上倾斜设置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向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组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机架上下滑动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铰接有圆弧形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开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定位座的铰接点轴线均与两组所述限位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相互远离的圆弧面分别与两组所述限位板抵接。通过上述设置,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固定有彼此呈扩口形状的两块限位板。在两块限位之间上下滑动有定位座,其中与定位座铰接的开口正对的圆弧形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用于夹持管道,将管道放置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通过将定位座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与两侧的限位板抵接时逐渐相互靠近,实现对管道的夹持和定位。其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开口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开合,从而实现适应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管道的夹持,并通过圆弧形状对管道进行限位和夹持,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运动至与管道抵接配合时停止,夹紧管道实现限位。从而使该定位支架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在施工现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过的缺口。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限位件开设有供第二限位件穿过的缺口,即第一限位件宽度大于第二限位件,从而使管道在受夹持时受力均匀,更加稳定,减少受力不均偏移的情况。并且缺口的设置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最小开口角度进一步缩小,可以适应管径更小的管道,进一步提高了该定位支架的管径适应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座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竖直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在定位座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与定位座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丝杆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螺纹连接,从而使丝杆可以相对支撑板上下运动,并且使定位座跟随丝杆上下运动,实现定位座相对机架上下运动,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以与限位板抵接夹紧两者之间的开合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方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中空设置,所述丝杆贯穿所述限位座,所述丝杆位于所述限位座内的部分套接有弹簧,所述丝杆位于所述限位座内的部分固定有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限位盘,所述丝杆向下运动时所述限位盘挤压所述弹簧。通过上述设置,机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中空的限位座,丝杆上下贯穿限位座设置,限位座内设置设置有弹簧并与丝杆位于限位座内的部分套接。其中丝杆位于限位座内的部分在弹簧上方固定有直径大于弹簧额限位盘,当丝杆向下运动时,限位盘与限位座的内底壁对弹簧进行限位并且夹持弹簧,使弹簧继续弹性势能并且对限位盘施加压力,从而在丝杆向下运动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夹持管道时,丝杆在螺纹自锁的原理下静止,防止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复位。此时弹簧的压力进一步提高了丝杆的螺纹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复位,保持对管道的夹持和定位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下方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通过上述设置,在机架下方固定有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的底座,便于使用者通过万向轮移动底座和机架,便于将该定位支架进行移动,在施工现场有更大的适应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竖直贯通有若干插孔,所述插孔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端固定有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插孔的圆锥,所述插杆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圆锥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直径大于所述插孔的螺母。通过上述设置,底座竖直贯通有若干供插杆穿过的插孔,插杆下端固定有底面直径大于插孔的圆锥,圆锥的底面与插杆的下端固定,从而通过圆锥和螺母对插杆进行限位,使插杆不与插孔分离。其中插杆的设置用于在施工现场将插杆与土地插接固定,从而对底座和机架进行固定,便于对管道进行夹持和定位,其中圆锥用于增大端部压强,便于使用者将插杆与地面插接。当需要插入深度较深时,使用者可以调整螺母的位置,当插杆与地面插接后,使用者可以将螺母压紧底座,实现对底座和机架的进一步定位,减少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丝杆的下端同轴固定有手轮。通过上述设置,手轮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握持和转动丝杆,增大了转动力臂,使使用者转动丝杆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有直径大于所述插杆的转盘。通过上述设置,转盘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将插杆插入施工现场的土地中,转盘的一方面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少对使用者手部的压强,使实用更舒适,另一方面方便使用者握持,便于使用者转动螺母调整插杆的插入深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与机架固定的两组呈扩口状的限位板,在两组限位板之间上下滑动有铰接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定位座,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呈圆弧形并分别与相邻的限位板抵接,从而在定位座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夹角的开合,从而实现对一定管径范围内的管道的夹持和定位;2.通过设置中空的限位座,丝杆上下贯穿限位座,丝杆位于限位座中的部分套接有弹簧,丝杆在弹簧上方固定有与弹簧抵接的限位盘,从而在丝杠向下运动时,限位盘和限位座夹紧弹簧,使弹簧对丝杆产生压力,提高丝杆螺纹自锁的摩擦力,从而使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对管道的夹持和定位更加稳定;3.通过设置与机架固定的底座,底座贯穿有若干插杆,通过插杆与地面锚固的方式提高了该定位支架在施工现场的地形适应能力已经固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夹持小管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支撑板;12、限位板;13、限位座;14、弹簧;2、定位座;21、第一限位件;22、第二限位件;23、缺口;24、丝杆;25、限位盘;26、手轮;3、底座;31、万向轮;32、转盘;33、插杆;34、圆锥;35、螺母;4、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4定位支架,包括平板状的底座3,底座3上方固定有机架1,底座3下方安装有带有刹车的万向轮31。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两侧均固定有向上倾斜设置的限位板(12),两组所述限位板(12)之间的间距向远离所述支撑板(11)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组所述限位板(1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机架(1)上下滑动的定位座(2),所述定位座(2)铰接有圆弧形的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的开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定位座(2)的铰接点轴线均与两组所述限位板(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相互远离的圆弧面分别与两组所述限位板(12)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两侧均固定有向上倾斜设置的限位板(12),两组所述限位板(12)之间的间距向远离所述支撑板(11)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组所述限位板(1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机架(1)上下滑动的定位座(2),所述定位座(2)铰接有圆弧形的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的开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定位座(2)的铰接点轴线均与两组所述限位板(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相互远离的圆弧面分别与两组所述限位板(1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件(21)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件(22)穿过的缺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座(2)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丝杆(24),所述丝杆(24)竖直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与所述支撑板(1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树标,李永强,林启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乾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