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2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包括外侧塑料齿轮主体,所述外侧塑料齿轮主体内部开设有分体连接通孔,且分体连接通孔内连接有内侧塑料齿轮主体,所述内侧塑料齿轮主体外形与分体连接通孔内形相吻合,且分体连接通孔轴线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轴线相重合。该分体式塑料齿轮能够方便的进行拆装,以改变外侧的齿形,方便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增大了适用范围。本分体式塑料齿轮的外侧塑料齿轮主体能够通过内部的分体连接通孔嵌合在内侧塑料齿轮主体外部,以将外侧塑料齿轮主体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方便的安装嵌合在一起,从而令内侧塑料齿轮主体的齿形被隐藏,令外侧塑料齿轮主体的齿形位于最外侧以便于使用。

A kind of split plastic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
本技术涉及塑料齿轮
,具体为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
技术介绍
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现代齿轮技术已达到:齿轮模数O.004~100毫米;齿轮直径由1毫米~150米;传递功率可达十万千瓦;转速可达十万转/分;最高的圆周速度达300米/秒。塑料齿轮主要用于传动,齿轮材料为塑料,在机械传动中用途越来越广泛。制造各种塑料齿轮有:直齿轮、斜齿轮、蜗轮蜗杆、皇冠齿轮、锥齿轮、行星齿轮、牙箱、阻尼齿轮、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圆弧齿轮等各种大小模数齿轮,非标准怪异齿轮、多工艺配合复杂包胶齿轮、国外标准低噪声齿轮等。现有的塑料齿轮一般为一体式,存在齿形固定,不方便进行快速更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体式的塑料齿轮的齿形固定,不方便快速的进行更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包括外侧塑料齿轮主体,所述外侧塑料齿轮主体内部开设有分体连接通孔,且分体连接通孔内连接有内侧塑料齿轮主体,所述内侧塑料齿轮主体外形与分体连接通孔内形相吻合,且分体连接通孔轴线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轴线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外侧塑料齿轮主体近内侧塑料齿轮主体侧内部开设有外齿固定通孔,且内侧塑料齿轮主体近外侧塑料齿轮主体侧内部开设有内齿固定通孔。优选的,所述内侧塑料齿轮主体内部开设有齿心定位通孔,且内侧塑料齿轮主体的厚度等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外齿固定通孔和内齿固定通孔内部均嵌合连接有固定卡件,且固定卡件为“U”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卡件两侧竖直端为圆锥形结构,且固定卡件两侧顶端为半球形结构,并且固定卡件圆弧部分的弧度不大于°。优选的,所述外齿固定通孔、内齿固定通孔和固定卡件均设有2个,且2个外齿固定通孔、内齿固定通孔和固定卡件分别位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两侧的相对面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分体式塑料齿轮能够方便的进行拆装,以改变外侧的齿形,方便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增大了适用范围。本分体式塑料齿轮的外侧塑料齿轮主体能够通过内部的分体连接通孔嵌合在内侧塑料齿轮主体外部,以将外侧塑料齿轮主体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方便的安装嵌合在一起,从而令内侧塑料齿轮主体的齿形被隐藏,令外侧塑料齿轮主体的齿形位于最外侧以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的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侧塑料齿轮主体,2、齿心定位通孔,3、内侧塑料齿轮主体,4、分体连接通孔,5、外齿固定通孔,6、内齿固定通孔,7、固定卡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包括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内部开设有分体连接通孔4,且分体连接通孔4内连接有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内部开设有齿心定位通孔2,且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的厚度等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的厚度,此结构使得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能够通过齿心定位通孔2套在轴杆外部进行安装,且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和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的两侧表面能够齐平,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近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侧内部开设有外齿固定通孔5,且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近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侧内部开设有内齿固定通孔6,此结构使得外齿固定通孔5和内齿固定通孔6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外齿固定通孔5和内齿固定通孔6内部均嵌合连接有固定卡件7,且固定卡件7为“U”形结构,此结构使得固定卡件7的两端能够卡在外齿固定通孔5和内齿固定通孔6内部以对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和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的连接进行加固,固定卡件7两侧竖直端为圆锥形结构,且固定卡件7两侧顶端为半球形结构,并且固定卡件7圆弧部分的弧度不大于120°,此结构使得固定卡件7的两侧竖直端的顶端直径较小,能够方便的插入外齿固定通孔5和内齿固定通孔6内部,且固定卡件7的圆弧部分不会过度凸起占用较大的空间,外齿固定通孔5、内齿固定通孔6和固定卡件7均设有2个,且2个外齿固定通孔5、内齿固定通孔6和固定卡件7分别位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两侧的相对面内部,此结构使得外齿固定通孔5、内齿固定通孔6和固定卡件7能够在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两侧的对立面上对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的连接进行加固,提高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的连接稳定性,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外形与分体连接通孔4内形相吻合,且分体连接通孔4轴线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轴线相重合,此结构使得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能够通过内部中心开设的分体连接通孔4与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嵌合连接在一起,令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和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能够方便的进行拆装以改变最外侧的齿轮形状,从而更加方便不同的情景使用,以提高利用率。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分体式塑料齿轮时,若使用者仅需使用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则可将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通过齿心定位通孔2套在轴杆上进行使用,若需要使用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则可以将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通过分体连接通孔4卡在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外部,令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的两侧端面齐平,且令外齿固定通孔5和内齿固定通孔6相互对应,然后使用者可以将固定卡件7两侧竖直端插入外齿固定通孔5和内齿固定通孔6内部以对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的连接进行加固,此时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即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当使用者需要拆分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时,可以将棍状物体插入固定卡件7圆弧部分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和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施力,以将固定卡件7从外齿固定通孔5和内齿固定通孔6内拔出,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包括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内部开设有分体连接通孔(4),且分体连接通孔(4)内连接有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所述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外形与分体连接通孔(4)内形相吻合,且分体连接通孔(4)轴线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轴线相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包括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内部开设有分体连接通孔(4),且分体连接通孔(4)内连接有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所述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外形与分体连接通孔(4)内形相吻合,且分体连接通孔(4)轴线与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轴线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近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侧内部开设有外齿固定通孔(5),且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近外侧塑料齿轮主体(1)侧内部开设有内齿固定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塑料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内部开设有齿心定位通孔(2),且内侧塑料齿轮主体(3)的厚度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雪盛塑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