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566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火保温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包括复合板本体,复合板本体的背面中心位置设有锅盖状的容胶槽,容胶槽的中心点上贯穿设有注胶孔,复合板本体背面的四边中心位置均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固定板、铆钉、旋转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嵌设在复合板本体的内部,铆钉固定在固定板上,旋转套套设在铆钉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对称固定在旋转套的外壁上,第一连接杆远离旋转套的一端设有T型卡槽,第二连接杆远离旋转套的一端设有T型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轻,阻燃效果好,可大大降低机组机舱被燃烧的可能性,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安装,值得推广。

HS composite fire insula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
本技术涉及防火保温板
,尤其涉及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
技术介绍
今年来关于风机组电路老化、电机过热、雷击等其他因素引发的起火燃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大业主方。给业主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解决旧风机组机舱阻燃保温隔热改造迫在眉睫,传统的墙体保温材料适用于我国的建筑行业,由于外墙保温施工板材外层需要涂抹厚的水泥砂浆,其重量达到300Kg/m3,岩棉制品重量甚至达到600Kg/m3,两种材料不能同时满足风电行业的需要,并且上述材料在施工安装中也比较麻烦,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包括复合板本体,所述复合板本体的背面中心位置设有锅盖状的容胶槽,所述容胶槽的中心点上贯穿设有注胶孔,所述复合板本体背面的四边中心位置均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板、铆钉、旋转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固定板嵌设在复合板本体的内部,所述铆钉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旋转套套设在铆钉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套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旋转套的一端设有T型卡槽,第二连接杆远离旋转套的一端设有T型卡块,所述T型卡块与T型卡槽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板本体为压花铝阻燃保温板。进一步的,所述容胶槽的周向上胶接有环形的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呈“U”形结构,且U形的开口朝向密封圈的圆心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旋转套的一端可与所述复合板本体的板边齐平。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长度相同。本技术提出的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轻质、阻燃效果好的风电机舱专用压花铝阻燃保温板,其重量轻,阻燃效果好,可大大降低机组机舱被燃烧的可能性,预防性的降低燃烧风险,并且结构简单,模块化设计,便于施工安装,具有很高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在实施例中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在实施例中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板与板之间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复合板本体1、容胶槽2、注胶孔3、密封圈4、铆钉5、旋转套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T型卡槽9、T型卡块10、固定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参见图1-4,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复合板本体1的背面中心位置设有锅盖状的容胶槽2,容胶槽2的中心点上贯穿设有注胶孔3,复合板本体1背面的四边中心位置均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固定板11、铆钉5、旋转套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固定板11嵌设在复合板本体1的内部,铆钉5固定在固定板11上,旋转套6套设在铆钉5上,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对称固定在旋转套6的外壁上,第一连接杆7远离旋转套6的一端设有T型卡槽9,第二连接杆8远离旋转套6的一端设有T型卡块10,T型卡块10与T型卡槽9相匹配。本技术的HS复合防火保温板,采用轻质、阻燃效果好的风电机舱专用压花铝阻燃保温板,其重量轻,阻燃效果好,可大大降低机组机舱被燃烧的可能性,预防性的降低燃烧风险,并且结构简单,模块化设计,便于施工安装。具体地,使用时,需要先平整风机组机舱的内壁,然后将一块复合板本体1的背面扣在舱壁上,用一只手压住复合板本体1,另一只手将提前准备好的粘合胶剂从注胶孔3注入到容胶槽2内,被填满的容胶槽2在胶剂的作用下固定在舱壁上,等待胶接完全干后,此时,第一块复合板本体1被牢固的固定在舱壁上,然后取出第二块复合板本体1对接在第一块复合板本体1的一边上,先通过两块板之间的连接部构成无缝拼接,然后再压紧向容胶槽2内注胶固定,第二块复合板本体1内注入的胶剂无需等待完全干便可进行下一块的对接,通过相同的方法以第一块复合板本体1为中心向四边延续拼接,直到覆盖整个舱壁为止,这样边轻松完成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复合板本体1与舱壁之间有悬空的区域,进一步提高了隔热保温阻燃的效果。连接部在对接时,可根据对接需要旋转旋转套6,使对接需要的T型卡块10与T型卡槽9相互对应,这样使相邻的两块复合板本体1可灵活的对接,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也方便施工中板与板之间的拼接,减小施工难度。进一步说,复合板本体1为压花铝阻燃保温板。复合板本体1设置为压花铝阻燃保温板,其重量轻,阻燃效果好,可大大降低机组机舱被燃烧的可能性,预防性的降低燃烧风险,同时具备挤塑泡沫的轻质化,又具备岩棉材料的不燃性,重量达到45Kg/m3,大大降低了风机组机舱的整体重量,可大大降低机组机舱被燃烧的可能性。参见图1和3,进一步说,容胶槽2的周向上胶接有环形的密封圈4,密封圈4的截面呈“U”形结构,且U形的开口朝向密封圈4的圆心方向设置。设置密封圈4,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密封圈4封闭容胶槽2,使容胶槽2与舱壁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空间,避免注胶时,胶外漏,有利复合板本体1的安装固定。参见图3和4,进一步说,第一连接杆7远离旋转套6的一端可与复合板本体1的板边齐平,第二连接杆8与第一连接杆7长度相同。这样设计可使相邻两块复合板本体1进行无缝拼接,使相邻两块复合板本体1首先通过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8进行紧密连接,在拼接时,将相邻两块复合板本体1上对应的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旋转到同一直线上,此时,第一连接杆7的端部与复合板本体1的板边齐平,第二连接杆8上的T型卡块10会延伸到半边外侧,对接时,直接将T型卡块10压合在T型卡槽9,此时,相邻两块复合板本体1对接的边刚好吻合,构成无缝拼接,进一步提高了隔热保温阻燃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本体(1)的背面中心位置设有锅盖状的容胶槽(2),所述容胶槽(2)的中心点上贯穿设有注胶孔(3),所述复合板本体(1)背面的四边中心位置均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部;/n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板(11)、铆钉(5)、旋转套(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所述固定板(11)嵌设在复合板本体(1)的内部,所述铆钉(5)固定在固定板(11)上,所述旋转套(6)套设在铆钉(5)上,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套(6)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7)远离旋转套(6)的一端设有T型卡槽(9),第二连接杆(8)远离旋转套(6)的一端设有T型卡块(10),所述T型卡块(10)与T型卡槽(9)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S复合防火保温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本体(1)的背面中心位置设有锅盖状的容胶槽(2),所述容胶槽(2)的中心点上贯穿设有注胶孔(3),所述复合板本体(1)背面的四边中心位置均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板(11)、铆钉(5)、旋转套(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所述固定板(11)嵌设在复合板本体(1)的内部,所述铆钉(5)固定在固定板(11)上,所述旋转套(6)套设在铆钉(5)上,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套(6)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7)远离旋转套(6)的一端设有T型卡槽(9),第二连接杆(8)远离旋转套(6)的一端设有T型卡块(10),所述T型卡块(10)与T型卡槽(9)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远李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木春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