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38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包括模板底模、定位套筒、定位罩和拉杆,所述拉杆的中部为表面光滑的光滑段,所述拉杆上端对应所述定位罩的位置处及对应所述模板底模的位置处为表面带有螺纹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定位螺母,所述光滑段上设置有套筒拆除装置,所述套筒拆除装置包括可转动地穿设与光滑段上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外部可上下滑动地套设有中套筒,所述中套筒外部螺纹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上设置有若干起出杆,所述起出杆与所述定位罩的内壁相连,所述内套筒的上端连接有起出螺母,简化定位套筒的拆除过程,避免定位套筒的拆除过程对洞口混凝土造成破坏,提升洞口的成型质量。

A kind of reserved hole device for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现有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预留洞口的形式,主要采用木模板现场加工制作安装以及采用成品套筒预埋(在混凝土终凝前取出套筒)两种方式。其中,采用木模板制作并安装方法,由于木模板现场制作存在尺寸偏差,并且木模板本身强度不高,容易发生变形,造成预留洞尺寸存在偏差;外加木模板本身材质较差,周转次数少,且在混凝土浇筑后不容易取出,取出模板时对初凝混凝土预留洞成型质量破坏比较大;而预留套筒虽然便于混凝土终凝前取出,但其加固难度大,无法跟楼板模板形成有效固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流动冲击或者振捣棒的振捣,导致预留洞偏位,且套筒容易上浮,导致混凝土流入预留洞内,达不到一次成型的效果,并且只能预留小型洞口对大洞口无法预留。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通过设置套筒拆除装置,简化了定位套筒的拆除过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定位套筒拆除困难的弊端,且能够解决定位套筒拆除过程会对洞口混凝土破坏,影响洞口成型质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包括模板底模(1)、定位套筒(2)、定位罩(3)和拉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中部为表面光滑的光滑段(401),所述拉杆(4)上端对应所述定位罩(3)的位置处及对应所述模板底模(1)的位置处为表面带有螺纹的螺纹段(402),所述螺纹段(402)上设置有定位螺母(403);/n所述光滑段(401)上设置有套筒拆除装置(5),所述套筒拆除装置(5)包括可转动地穿设与光滑段(401)上的内套筒(501),所述内套筒(501)外部可上下滑动地套设有中套筒(502),所述中套筒(502)外部螺纹套设有外套筒(503),所述外套筒(503)上设置有若干起出杆(5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包括模板底模(1)、定位套筒(2)、定位罩(3)和拉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中部为表面光滑的光滑段(401),所述拉杆(4)上端对应所述定位罩(3)的位置处及对应所述模板底模(1)的位置处为表面带有螺纹的螺纹段(402),所述螺纹段(402)上设置有定位螺母(403);
所述光滑段(401)上设置有套筒拆除装置(5),所述套筒拆除装置(5)包括可转动地穿设与光滑段(401)上的内套筒(501),所述内套筒(501)外部可上下滑动地套设有中套筒(502),所述中套筒(502)外部螺纹套设有外套筒(503),所述外套筒(503)上设置有若干起出杆(504),所述起出杆(504)与所述定位罩(3)的内壁相连,所述内套筒(501)的上端连接有起出螺母(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预留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底模(1)为板状结构,所述定位套筒(2)与所述模板底模(1)垂直相连,且所述定位套筒(2)的外径等于所留洞口的口径,所述定位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蒙杜宗达雷雨田于艇孙超王磊赵成宇刘胜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