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353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陆上海气接收系统、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陆海管道系统及海上接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近海固定式天然气液化处理平台的技术、经济优势,进一步考虑陆海多气源、多气质、流动保障、管道登陆、大型段塞流捕集等问题,提出陆上气源在陆上集中预处理、海上气源在平台集中收集后导入陆上预处理、陆上集中处理后按介质专线送回海上深度处理的模式,最大限度的扩充了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处理平台的不同气源接纳性,并充分考虑了段塞流捕集器的段塞流捕集频率、海上建造成本等问题,最大幅度的降低了陆上至平台的登陆管道密度。

A pre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fshore fixed L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化天然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清洁能源消耗比例提升,以天然气为代表化石能源全球销售体系逐渐完善,天然气产出国对液化天然气的加工需求日益旺盛,以满足超远距离运输的经济性要求。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目前,液化天然气处理厂的建厂模式主要取决于气源位置、陆上用地审批等问题,一般陆上气源选择在靠近海岸、江河的地方建厂,以满足产品装船外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选址较为困难、审批流程较长;深水气田可考虑天然气输送至陆上处理并液化或直接设置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直接处理、装船,对于输送回陆上处理的方案,亦存在类似的陆上建厂困难问题。对于陆上液化天然气工厂,最优的选址条件是靠近海岸、上游气源充足、外运便利、配套到位、安全风险较低。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建厂模式,旨在将液化天然气工厂从陆上搬移至近海,解决陆上大规模用地审批、陆上选址、安全风险控制等问题,并大力推行模块化建厂的模式。目前,该种模式的主要考虑海上预处理、天然气液化、储存和外运等单元,均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集中安装。对于以近海平台为处理中心的系统,其需要接收陆上商品气、陆上原料气、海上原料气等多种气源,以实现处理、外输。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段塞流捕集与控制问题和陆上管道登陆平台的模式选择问题。对于段塞流捕集与控制问题,应充分考虑陆上、海上原料气集气管道的管道积液特点,满足其清管、提产、低输量生产下引起的段塞流,若直接在平台上设置大型段塞流捕集器,捕集器本体占地和对应的平台基础成本均较高;同时,对于陆上多气源进气的适应性,宜考虑在相邻的陆上靠近海岸处设置管汇站场,多气源合流后通过较少的管道登陆平台,以综合提高该类海上平台式液化天然气工厂的功能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及报道尚未涉及前述方案,有必要进行充分设计与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功能性和完整性,提供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思路是基于陆上、海洋原料气处理需求,综合考虑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适应性、经济性,提出在近海陆上设置预处理站场,以实现陆上原料气管道和海底原料气反输管道接收、汇集、段塞流捕集、气液分输等功能,同时实现陆上商品气管道接收、汇集功能;提出在海上平台设置接收单元,实现海底原料气管道接收、汇集、反输至陆上,并实现陆上分离原料气(含反输海气)管道、陆上分离液体(含反输海气)管道、商品气管道接收等功能,亦实现商品气除尘等功能。总体实现陆地功能耦合、海上专注处理、建设成本领先的目标,以降低海上平台接收负荷、拓宽海上平台功能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陆上海气接收系统、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陆海管道系统以及海上接收系统;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用于接收陆上原料气,并将接收的原料气进入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所述海上接收系统用于接收海上原料气、上游陆海原料气、上游陆海液相以及陆海商品气;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通过陆海管道系统与海上接收系统连接,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用于接收由海上接收系统汇集的海上原料气,并将接收的海上原料气进入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用于接收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和陆上海气接收系统的介质,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通过陆海管道系统与海上接收系统连接,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分离后的陆海原料气和陆海液相通过陆海管道系统进入海上接收系统;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通过陆海管道系统与海上接收系统连接,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用于接收陆上商品气,并将接收的商品气通过陆海管道系统进入海上接收系统;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陆上海气接收系统、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以及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设置在海岸陆上,所述海上接收系统设置在海上天然气液化处理平台上,陆上的各系统与海上接收系统通过陆海管道系统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包括至少一路陆上原料气管道接收通道以及陆上原料气汇管,每路陆上原料气管道接收通道由陆上原料气入口干线、陆上原料气分支主管道、陆上原料气收球筒以及陆上原料气清管收球支路组成,各路陆上原料气管道接收通道的陆上原料气汇集到陆上原料气汇管,所述陆上原料气汇管通过陆上原料气汇管出口管道与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所述陆海管道系统包括反输原料气管道、陆海原料气管道、陆海液相管道以及陆海商品气管道;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通过反输原料气管道与海上接收系统连接,所述反输原料气管道用于向陆上海气接收系统反输海上原料气;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分别通过陆海原料气管道和陆海液相管道与海上接收系统连接,所述陆海原料气管道用于输送分离后的陆海原料气,所述陆海液相管道用于输送分离后的陆海液相介质;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通过陆海商品气管道与海上接收系统连接,所述陆海商品气管道用于输送陆上汇集后的商品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由反输原料气管道末端、反输原料气分支主管道、反输原料气收球筒以及反输原料气清管收球支路组成,并形成一路完整的反输原料气接收通道,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将接收的海上原料气通过陆上原料气汇管出口管道同陆上原料气一并送至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包括段塞流捕集器、气相出口管道、气相清管发球支路、气相发球筒、陆海原料气管道首段、液相出口管道、液相清管发球支路、液相发球筒以及陆海液相管道首段;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的陆上原料气汇管出口管道与段塞流捕集器连接;所述气相出口管道由段塞流捕集器顶部接出,并与陆海原料气管道首段连接组成陆海原料气管道的正常输送通道,所述气相清管发球支路由气相出口管道中部接出,并连接气相发球筒,组成陆海原料气通道的发球输送通道;所述液相出口管道由段塞流捕集器底部接出,并与陆海液相管道首段连接组成陆海液相管道的正常输送通道,所述液相清管发球支路由液相出口管道中部接出,并连接液相发球筒,组成陆海液相通道的发球输送通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包括至少一路陆上商品气管道接收通道、陆上商品气汇管、陆上商品气汇管出口管道、陆上商品气清管发球支路、陆上商品气发球筒以及陆海商品气管道首段;每路陆上商品气管道接收通道由陆上商品气入口干线、陆上商品气分支主管道、陆上商品气收球筒以及陆上商品气清管收球支路组成,各路陆上商品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陆海管道系统(Ⅴ)以及海上接收系统(Ⅵ);/n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用于接收陆上原料气,并将接收的原料气进入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n所述海上接收系统(Ⅵ)用于接收海上原料气、上游陆海原料气、上游陆海液相以及陆海商品气;/n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用于接收由海上接收系统(Ⅵ)汇集的海上原料气,并将接收的海上原料气进入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n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用于接收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和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的介质,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分离后的陆海原料气和陆海液相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进入海上接收系统(Ⅵ);/n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用于接收陆上商品气,并将接收的商品气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进入海上接收系统(Ⅵ);/n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以及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设置在海岸陆上,所述海上接收系统(Ⅵ)设置在海上天然气液化处理平台上,陆上的各系统与海上接收系统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陆海管道系统(Ⅴ)以及海上接收系统(Ⅵ);
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用于接收陆上原料气,并将接收的原料气进入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
所述海上接收系统(Ⅵ)用于接收海上原料气、上游陆海原料气、上游陆海液相以及陆海商品气;
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用于接收由海上接收系统(Ⅵ)汇集的海上原料气,并将接收的海上原料气进入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
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用于接收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和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的介质,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分离后的陆海原料气和陆海液相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进入海上接收系统(Ⅵ);
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用于接收陆上商品气,并将接收的商品气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进入海上接收系统(Ⅵ);
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以及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设置在海岸陆上,所述海上接收系统(Ⅵ)设置在海上天然气液化处理平台上,陆上的各系统与海上接收系统通过陆海管道系统(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包括至少一路陆上原料气管道接收通道以及陆上原料气汇管(5),每路陆上原料气管道接收通道由陆上原料气入口干线(1)、陆上原料气分支主管道(2)、陆上原料气收球筒(3)以及陆上原料气清管收球支路(4)组成,各路陆上原料气管道接收通道的陆上原料气汇集到陆上原料气汇管(5),所述陆上原料气汇管(5)通过陆上原料气汇管出口管道(6)与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海管道系统(Ⅴ)包括反输原料气管道(91)、陆海原料气管道(92)、陆海液相管道(93)以及陆海商品气管道(94);
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通过反输原料气管道(91)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反输原料气管道(91)用于向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反输海上原料气;
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分别通过陆海原料气管道(92)和陆海液相管道(93)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海原料气管道(92)用于输送分离后的陆海原料气,所述陆海液相管道(93)用于输送分离后的陆海液相介质;
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通过陆海商品气管道(94)与海上接收系统(Ⅵ)连接,所述陆海商品气管道(94)用于输送陆上汇集后的商品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Ⅱ)由反输原料气管道末端(31)、反输原料气分支主管道(32)、反输原料气收球筒(33)以及反输原料气清管收球支路(34)组成,并形成一路完整的反输原料气接收通道,所述陆上海气接收系统将接收的海上原料气通过陆上原料气汇管出口管道(6)同陆上原料气一并送至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段塞流捕集系统(Ⅲ)包括段塞流捕集器(41)、气相出口管道(42)、气相清管发球支路(43)、气相发球筒(44)、陆海原料气管道首段(45)、液相出口管道(46)、液相清管发球支路(47)、液相发球筒(48)以及陆海液相管道首段(49);
所述陆上原料气接收系统(Ⅰ)的陆上原料气汇管出口管道(6)与段塞流捕集器(41)连接;
所述气相出口管道(42)由段塞流捕集器(41)顶部接出,并与陆海原料气管道首段(45)连接组成陆海原料气管道的正常输送通道,所述气相清管发球支路(43)由气相出口管道(42)中部接出,并连接气相发球筒(44),组成陆海原料气通道的发球输送通道;
所述液相出口管道(46)由段塞流捕集器(41)底部接出,并与陆海液相管道首段(49)连接组成陆海液相管道的正常输送通道,所述液相清管发球支路(47)由液相出口管道(46)中部接出,并连接液相发球筒(48),组成陆海液相通道的发球输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近海固定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商品气接收系统(Ⅳ)包括至少一路陆上商品气管道接收通道、陆上商品气汇管(15)、陆上商品气汇管出口管道(16)、陆上商品气清管发球支路(17)、陆上商品气发球筒(18)以及陆海商品气管道首段(19);
每路陆上商品气管道接收通道由陆上商品气入口干线(11)、陆上商品气分支主管道(12)、陆上商品气收球筒(13)以及陆上商品气清管收球支路(14)组成,各路陆上商品气管道接收通道的陆上商品气汇集到陆上商品气汇管(15),所述陆上商品气汇管(15)通过陆上商品气汇管出口管道(16)与陆海商品气管道首段(19)连接,组成陆海商品气管道的正常输送通道;
所述陆上商品气清管发球支路(17)由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文汤晓勇郭成华陈海鹏陈彰兵缪晖蒋志明周璇王长峰郭艳林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