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阀组件。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利用阀组件控制制冷剂的流量,通过对制冷剂流量的调节达到对系统过热度的控制作用,阀组件包括控制部、定子组件、阀芯组件和阀体,在装配方式中,定子组件的限位方式是一个需要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组件,改善定子组件的限位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阀组件,包括控制部、定子组件、阀体以及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盒和电路板,定子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形成控制盒内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控制盒内腔,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定子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架相对于所述控制盒限位。本专利技术一个技术方案中,阀组件包括控制部、定子组件、阀体和阀芯组件,控制部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和阀体固定连接,阀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与下壳体连接,定子组件通过固定架相对于控制盒限位。这样定子组件通过固定架与控制盒配合来限位,限位方式较可靠,且固定架与控制盒装配和/或拆卸方便、简单,当固定架与定子组件出现问题时,便于更换固定架或定子组件,提高了阀组件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阀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阀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个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组件,包括控制部、定子组件、阀体以及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盒和电路板,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形成控制盒内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控制盒内腔,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定子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架相对于所述控制盒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组件,包括控制部、定子组件、阀体以及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盒和电路板,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形成控制盒内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控制盒内腔,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定子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架相对于所述控制盒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底部和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阀体密封连接,所述控制盒具有第一定子容纳部,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自所述底部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延伸方向相同,至少部分所述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形成的内腔,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定子组件具有第六侧壁部,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形成的内腔具有第一内壁部,所述第六侧壁部与所述第一内壁部小间隙配合,定义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形成的内腔为定子容纳腔,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将所述定子组件的径向移动范围限定于所述定子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还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为所述第一内壁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外围,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第一凸起部;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二主体部、第二侧壁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二侧壁部沿所述固定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锁紧部包括锁紧孔,所述第一凸起部能够插入所述锁紧孔,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锁紧孔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具有缺口,所述固定架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固定架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起部插入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第二内壁部,所述第三侧壁部与所述第二内壁部小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一主体部周向可转动范围限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内壁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容纳部还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为所述第一内壁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外围,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第一凸起部;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二锁紧部包括锁紧孔,所述第一凸起部能够插入所述锁紧孔,所述固定架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