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3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包括外板和内板,外板包括外板本体以及外板本体两侧的迷宫型折边,迷宫型折边包括与外板本体垂直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折边以及与第一折边垂直的第二折边,外板本体两侧的第二折边的方向一致,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与其相邻的另一块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重叠,重叠的第一折边可拆卸的相互锁紧;内板为平板结构,内板与第二折边贴合,内板与第二折边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迷宫型折边使两块外板拼接时形成的缝隙为折线形式,从而水流无法直接渗出,且在缝隙前进一步设置内板对对流进行阻挡,进一步减少能够与缝隙接触的水流,起到全面防漏水的作用。

A kind of double layer plate structure against water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喷淋设备壁板
,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
技术介绍
钣金件在进行喷涂涂装前一般会进行表面的喷淋前处理,以去除附着在表面上的油污、锈层、灰尘等异物,通常还会在清除异物后在钣金件表面喷淋特殊的药液,使喷涂的油漆能够更好地附着。喷淋一般设置于喷淋室内,现有技术中,喷淋室的壁板一般通过螺丝锁紧两块U型板的侧边形成,为防止喷淋的药液从壁板的缝隙中渗出,一般在两块壁板之间缝隙内打胶,但由于胶会老化,设备会振动,药液容易从缝隙中漏出,造成设备外表形成结晶表面,同时漏出的药液滴落在地板上对水泥地面造成腐蚀,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周围工作人员的损害,腐蚀人体皮肤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喷淋水溢出的双层板结构,通过设置迷宫型壁板尽可能将水阻隔在其一侧,减少水液溢出对人员及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水的双层板结构,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包括外板本体以及外板本体两侧的迷宫型折边,所述迷宫型折边包括与所述外板本体垂直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折边以及与第一折边垂直的第二折边,所述外板本体两侧的第二折边的方向一致,所述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与其相邻的另一块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重叠,重叠的所述第一折边可拆卸的相互锁紧;所述内板为平板结构,所述内板与所述第二折边贴合,所述内板与第二折边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迷宫型折边使两块外板拼接时形成的缝隙为折线形式,从而水流无法直接渗出,且在缝隙前进一步设置内板对对流进行阻挡,进一步减少能够与缝隙接触的水流,起到全面防漏水的作用。进一步的,重叠的所述迷宫型折边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提高两块外板拼接时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内板采用屋檐板结构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内板的下部叠压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内板的上部。水流顺着内板流到底板上,不会渗入内板的拼接缝隙,且使水流不会在壁板和底板直角处囤积。进一步的,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填充有橡塑保温棉。提高隔音保温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外板本体与其两侧的迷宫型折边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边通过螺栓锁紧。进一步的,所述内板与第二折边通过铆钉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板和内板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内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外板的厚度。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迷宫型折边使两块外板拼接时形成的缝隙为折线形式,从而水流无法直接渗出,且在缝隙前进一步设置内板对对流进行阻挡,进一步减少能够与缝隙接触的水流,起到全面防漏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内外板连接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区内板叠压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水的双层板结构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外板10和内板20,内板20位于与喷淋水雾直接接触的一侧,外板10位于与外部空间接触的一侧,所述外板10包括外板本体11以及外板本体11两侧的迷宫型折边,通过迷宫型折边将各外板10相互连接,外板本体11朝向外部空间,使采用本结构的设备外表面为平面结构,保证设备外表的美观。所述外板本体11与其两侧的迷宫型折边为一体成型结构,迷宫型折边由外板本体11两侧弯折而成,保证外板10的结构强度。所述迷宫型折边包括与所述外板本体11垂直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折边12以及与第一折边12垂直的第二折边13,所述外板本体11两侧的第二折边13的方向一致,使得所述外板10一侧的迷宫型折边与其相邻的另一块外板10一侧的迷宫型折边能够完全重叠,通过设置两道折边使得两个迷宫型折边重叠后形成的缝隙为折线结构,由于喷淋时水流垂直于外板10平面击打在双层板上,水流不会直接冲入迷宫型折边的缝隙中,且水流也无法从曲折的缝隙中直接溢出,提高外板10的防水效果。为实现外板10的拼接,重叠的所述第一折边12可拆卸的相互锁紧,一方面方便应用本结构的设备的组装,另一方面对第一折边12进行锁紧,使得第二折边13处无凸起结构,方便连接内板20,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边12通过螺栓锁紧,对外板10进行拼接时,迷宫型折边暴露在外,故而方便对第一折边12用螺栓锁紧,方便拆卸。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20为平板结构,内板20形成对水流的第一级阻挡,迷宫型折边形成对水流的第二级阻挡,保证水流不会溢出对操作人员或外界环境造成影响,由于内板20和第二折边13平行,因此所述内板20与所述第二折边13贴合,所述内板20与第二折边13固定连接,使内板20对迷宫型折边的缝隙也能形成阻挡。由于将内板20与第二折边13进行拼接时,内板20与外板10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无法对内板20进行螺栓锁固,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20与第二折边13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为进一步保证水流不会从两个重叠的迷宫型折边的缝隙中溢出,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重叠的所述迷宫型折边之间填充有密封胶14。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板10同样包括外板本体11以及外板本体11两侧的迷宫型折边。所述外板本体11与其两侧的迷宫型折边为一体成型结构,迷宫型折边由外板本体11两侧弯折而成,保证外板10的结构强度及其本身的密封性。所述迷宫型折边包括与所述外板本体11垂直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折边12以及与第一折边12垂直的第二折边13,所述外板本体11两侧的第二折边13的方向一致,使得所述外板10一侧的迷宫型折边与其相邻的另一块外板10一侧的迷宫型折边能够完全重叠,重叠的所述第一折边12可拆卸的相互锁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边12通过螺栓锁紧,方便拆卸。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20为平板结构,所述内板20与所述第二折边13贴合,由于内板20不可能大到足以覆盖全部外板10,即内板20同样为拼接机构,为尽量减少水流从内板20的拼接处渗入内板20与外板10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20采用屋檐板结构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内板20的下部叠压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内板20的上部。当喷淋的水流击打在内板20上后沿内板20向下流动,由于上方的内板20叠压于下方的内板20上部,因此水流沿上方内板20表面直接过渡至下方内板20表面,不会渗入内板20连接的缝隙中,同时由于内板20的上端直接与第二折边13固定,内板20的下端叠压在下方的内板20上端与第二折边13固定,使得内板20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保证水流顺着内板20流到底板上,不会在双层板与相接的直角处囤积。参照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截面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板10同样包括外板本体11以及外板本体11两侧的迷宫型折边。所述外板本体11与其两侧的迷宫型折边为一体成型结构,迷宫型折边由外板本体11两侧弯折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包括外板本体以及外板本体两侧的迷宫型折边,所述迷宫型折边包括与所述外板本体垂直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折边以及与第一折边垂直的第二折边,所述外板本体两侧的第二折边的方向一致,所述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与其相邻的另一块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重叠,重叠的所述第一折边可拆卸的相互锁紧;所述内板为平板结构,所述内板与所述第二折边贴合,所述内板与第二折边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包括外板本体以及外板本体两侧的迷宫型折边,所述迷宫型折边包括与所述外板本体垂直且向内延伸的第一折边以及与第一折边垂直的第二折边,所述外板本体两侧的第二折边的方向一致,所述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与其相邻的另一块外板一侧的迷宫型折边重叠,重叠的所述第一折边可拆卸的相互锁紧;所述内板为平板结构,所述内板与所述第二折边贴合,所述内板与第二折边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重叠的所述迷宫型折边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水双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采用屋檐板结构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旋陈小川潘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旭成涂装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