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轴器过载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0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过载保护结构,包括剪断间隔轴和支承组件,所述剪断间隔轴的一侧设有剪切槽,所述支承组件从剪断间隔轴有剪切槽一侧的内孔中插入,从而与剪断间隔轴配合连接;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压盖、第一轴承、波形弹簧垫圈、压环、定位环、第二轴承和转接轴,所述转接轴的内侧设有台阶部,转接轴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端抵住台阶部,转接轴的外端设置压盖,压盖抵住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定位环、波形弹簧垫圈和压环,所述压环设置在定位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过载保护扭矩精度高,抗波动载荷能力强,过载剪断后能够方便快捷更换联轴器的过载保护结构,从而有效保护机组设备平稳、安全运行。

A coupling overload prot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轴器过载保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过载保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剪切轴结构,属于联轴器

技术介绍
过载保护联轴器是用来传递正常工况扭转并在过载工况下对机组进行过载保护的装置。对于已有剪切式过载保护联轴器,一般是采取剪切销结构,剪切销的数量在2个以上(含2个),当机组产生过载扭矩时,剪切销被剪断,从而断开机组联接,保护机组设备。由于加工、装配、机组不对中等系统误差的影响,剪切销式过载保护联轴器在传递扭矩时剪切销会出现受载不均的情况,导致剪断扭矩误差较大;在机组载荷波动严重时,剪切销易发生在机组未达到剪断工况下提前出现疲劳断裂情况,影响机组稳定运行;在联轴器达到剪切工况时,会产生较大的径向附加载荷,从而对两侧用来起支撑作用的轴承造成损伤;剪切销在剪断后维护更换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联轴器过载保护结构,其过载保护扭矩精度高,抗波动载荷能力强,过载剪断后能够方便快捷更换联轴器的过载保护结构,从而有效保护机组设备平稳、安全运行。<br>按照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轴器过载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断间隔轴(1)和支承组件,所述剪断间隔轴(1)的一侧设有剪切槽(11),所述支承组件从剪断间隔轴(1)有剪切槽(11)一侧的内孔中插入,从而与剪断间隔轴(1)配合连接;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压盖(4)、第一轴承(5)、波形弹簧垫圈(6)、压环(7)、定位环(8)、第二轴承(9)和转接轴(10),所述转接轴(10)的内侧设有台阶部(12),转接轴(10)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9),第二轴承(9)的内端抵住台阶部(12),转接轴(10)的外端设置压盖(4),压盖(4)抵住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9)之间设有定位环(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过载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断间隔轴(1)和支承组件,所述剪断间隔轴(1)的一侧设有剪切槽(11),所述支承组件从剪断间隔轴(1)有剪切槽(11)一侧的内孔中插入,从而与剪断间隔轴(1)配合连接;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压盖(4)、第一轴承(5)、波形弹簧垫圈(6)、压环(7)、定位环(8)、第二轴承(9)和转接轴(10),所述转接轴(10)的内侧设有台阶部(12),转接轴(10)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9),第二轴承(9)的内端抵住台阶部(12),转接轴(10)的外端设置压盖(4),压盖(4)抵住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9)之间设有定位环(8)、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愿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创明传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