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及坐便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27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及坐便器,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以及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连通件;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有第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水由第一进水口流入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的水由第一容器通过连通件流入;进水过程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气体逐步压缩存储在第二容器的上部,排水时压缩气体推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水由排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解决现有结构的压力水箱体积大、不便安装的弊端,具备体积小、安装灵活的特点。

A pressure type flushing system and toi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及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卫生洁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及坐便器。
技术介绍
坐便器(马桶)一般包括座体及水箱两部分,其中水箱内安装有冲水系统用以冲洗坐便器。常用的冲水系统是利用重力原理,即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来冲洗坐便器。但是这种冲水系统需要的水量较大,而且必须将水箱抬高到一定高度,否则无法达到冲刷的效果。目前市面上存在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通过设置一个压力水箱,利用压力水箱内的压缩气体所积聚的压力能,在释放时使压力水箱内的水产生强劲的冲刷力,从而达到冲刷坐便器的效果。这种压力式冲水系统由于利用了压力能进行冲水,因此使用少量的水即可达到理想的冲刷效果,节能又环保。安装有压力式冲水系统的坐便器,通常是将压力水箱安放在座体后方的陶瓷空间内,从整个坐便器的外观看,座体前方的坐圈位置与后方平齐。对于入墙式的安装方式而言,坐便器座体后方的陶瓷空间大小有限,而现有结构的压力水箱的水室和气室为一体设计,其体积大、占据空间大,使得安装过程极为不便,压力水箱甚至会挤压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及坐便器,解决现有结构的压力水箱体积大、不便安装的弊端,具备体积小、安装灵活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以及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连通件;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有第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水由第一进水口流入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的水由第一容器通过连通件流入;进水过程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气体逐步压缩存储在第二容器的上部,排水时压缩气体推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水由排水口排出。所述连通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容器的顶部,其另一端伸入第二容器内部至第二容器底部。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还包括排水阀,所述排水阀设置在第一容器内以实现开启或封闭排水口。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排水阀泄压的开启阀;所述开启阀包括阀体、开启组件和过压保护组件;所述阀体形成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进水腔设置有连通排水口的第一进水管道,出水腔设置有第一出水管道,开启组件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并开启或封闭该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开启时实现储水结构的排水口泄压;所述进水腔形成有泄压孔,过压保护组件与泄压孔相对设置且封闭该泄压孔,并在进水腔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开启泄压孔,泄压孔开启时连通进水腔和第一出水管道。所述第一通孔和泄压孔均垂直于进水水流方向设置,泄压孔相对第一通孔设置于进水水流的上游。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还包括出水盒,所述出水盒包括出水盒主体和第一单向阀组件:所述出水盒主体形成有过水腔、第二进水口、至少一出水口和通气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和通气口均连通过水腔,第二进水口与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与第二进水口相对设置以开启或封堵第二进水口,在压力式冲水系统冲水结束时,第一单向阀组件封堵第二进水口;所述通气口设置在过水腔的顶部并对接大气。所述出水盒主体设置有若干与压力式冲水系统的功能装置连接的第二进水管道,第二进水管道连通过水腔,以实现功能装置的泄压或泄水;所述功能装置包括压力式冲水系统的排水阀、开启阀、电磁阀、稳压阀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水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上方,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通第一腔室,其中第二进水口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通气口设置在第二腔室的顶部,第二进水管道连通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以开启或封堵第二通孔,在压力式冲水系统开启冲水时,第一单向阀组件封堵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将第二容器分隔成水室和气室的水气隔板,以及排气调节组件;所述水气隔板设置有连通第二容器的水室和气室的排气口,排气调节组件与排气口相对设置并活动调节排气口的排气量大小;所述水气隔板形成有供连通件穿设的第三通孔,连通件与第三通孔之间密封配合。一种坐便器,设置有容置腔和冲洗管道和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所述压力式冲水系统安装在容置腔中,且第一容器的排水口连通至坐便器的冲洗管道。所述容置腔形成于坐便器后部,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分别位于坐便器排污管道两侧。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将现有的压力水箱分体设计为两个互相独立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解决了现有压力水箱占据空间大、不便于安装的弊端,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互相独立安装,装配更加方便灵活,更适用于具有小体积需求的坐便器;其中第一容器作为水室、第二容器作为水气混合室,使得储水体积更大,因此在储水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总体积更小,进一步满足部分坐便器小体积的需求。此外,本技术的开启阀能够手动控制实现压力式冲水系统的排水,可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使压力式冲水系统具备过压保护功能;出水盒能够实现压力式冲水系统的防虹吸功能和分流功能;调节装置实现储水结构能够根据需求调节排水速度,提高储水结构与不同管道类型的坐便器的通配性,并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储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力式冲水系统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压力式冲水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力式冲水系统第一实施例进水部位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开启阀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开启阀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开启阀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开启阀泄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出水盒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出水盒的主视图;图11为本技术出水盒的俯视图;图12为压力式冲水系统储水状态时出水盒主体的水流示意图(图10中A-A向剖视);图13为压力式冲水系统储水状态时第二出水管道的水流示意图(图11中B-B向剖视);图14为压力式冲水系统排水状态时出水盒主体的水流示意图(图10中A-A向剖视);图15为压力式冲水系统排水状态时第二出水管道的水流示意图(图11中B-B向剖视);图16为压力式冲水系统第一实施例储水状态的示意图;图17为压力式冲水系统第一实施例排水状态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压力式冲水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分解图(包括第二容器);图20为本技术调节装置完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调节装置完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压力式冲水系统第二实施例储水状态的示意图;图23为压力式冲水系统第二实施例排水状态的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坐便器的立体图;图25为本技术坐便器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储水结构1;第一容器11;第一进水口111;排水口112;第二容器12;连通件13;组合阀2;排水阀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以及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连通件;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有第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水由第一进水口流入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的水由第一容器通过连通件流入;进水过程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气体逐步压缩存储在第二容器的上部,排水时压缩气体推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水由排水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以及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连通件;所述第一容器形成有第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水由第一进水口流入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的水由第一容器通过连通件流入;进水过程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气体逐步压缩存储在第二容器的上部,排水时压缩气体推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水由排水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容器的顶部,其另一端伸入第二容器内部至第二容器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阀,所述排水阀设置在第一容器内以实现开启或封闭排水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排水阀泄压的开启阀;所述开启阀包括阀体、开启组件和过压保护组件;所述阀体形成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进水腔设置有连通排水口的第一进水管道,出水腔设置有第一出水管道,开启组件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并开启或封闭该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开启时实现储水结构的排水口泄压;所述进水腔形成有泄压孔,过压保护组件与泄压孔相对设置且封闭该泄压孔,并在进水腔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开启泄压孔,泄压孔开启时连通进水腔和第一出水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泄压孔均垂直于进水水流方向设置,泄压孔相对第一通孔设置于进水水流的上游。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盒,所述出水盒包括出水盒主体和第一单向阀组件:所述出水盒主体形成有过水腔、第二进水口、至少一出水口和通气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和通气口均连通过水腔,第二进水口与排水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兴黄峻张东生李惜平吴建福戴金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铱科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