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26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收集罐、供水箱、第一总管以及第二总管,所述第一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后壁,所述第二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前壁,所述第一总管与第二总管之间等距设置至少四个导管,所述第一总管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总管左端固定连接第一接头,该设计使收集罐内的中水输送到第二总管内,然后分流到至少四个导管内并进行流动,在此流动过程中,会与供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对供水进行预热,实现对中水中蕴含的热量进行回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Reclaimed water recovery system with energy recover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
本技术是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属于中水回收

技术介绍
中水回收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中水回收系统经常用在宾馆酒店、公共浴室等存在大量盥洗排水的场合,该回收中水中常会蕴含有热量,但是中水回收系统只具有水资源回收利用的作用,导致浪费热能,能源的利用率差,需要设计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中水回收系统只具有水资源回收利用的作用,导致浪费热能,能源的利用率差的问题,本技术对热量进行回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收集罐以及供水箱,所述收集罐上端固定连接用于输送中水的方形进水管,所述收集罐通过第一水泵与回收机构进行连接,所述回收机构与中水处理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回收机构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二水泵与加热器进行连接,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总管以及第二总管,所述第一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后壁,所述第二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前壁,所述第一总管与第二总管之间等距设置至少四个导管,所述第一总管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在供水箱右端并穿过供水箱与第一总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总管左端固定连接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密封连接在供水箱左端并穿过供水箱与第二总管进行连接,所述方形进水管内部固定连接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端滑动连接推板,所述推板右端固定连接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方形进水管右端并穿过方形进水管与推板进行连接,所述方形进水管左端开设出料口且出料口左端设置挡板,所述推板前后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方形进水管内部前后两壁均开设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滑块能沿着滑槽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右端固定连接橡胶块,所述橡胶块活动连接在出料口内。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右端边缘位置开设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固定连接方形磁铁,所述挡板通过方形磁铁与方形进水管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罐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一水泵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第二水管以及第一接头与第二总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总管与中水处理装置通过第三水管以及第二接头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水泵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与加热器通过第二管道进行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第一水泵使收集罐内的中水输送到第二总管内,然后分流到至少四个导管内并进行流动,在此流动过程中,会与供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对供水进行预热,实现对中水中蕴含的热量进行回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的回收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的方形进水管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的方形进水管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的挡板的示意图;图中:1-方形进水管、2-收集罐、3-第一水泵、4-供水箱、5-第二水泵、6-加热器、7-中水处理装置、8-回收机构、11-挡板、12-过滤网、13-推杆、14-推板、81-第一总管、82-导管、83-第一接头、84-第二总管、85-第二接头、111-橡胶块、112-方形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收集罐2以及供水箱4,收集罐2上端固定连接用于输送中水的方形进水管1,收集罐2通过第一水泵3与回收机构8进行连接,回收机构8与中水处理装置7进行连接,回收机构8固定连接在供水箱4内部,供水箱4通过第二水泵5与加热器6进行连接。回收机构8包括第一总管81以及第二总管84,第一总管81固定连接在供水箱4内部后壁,第二总管84固定连接在供水箱4内部前壁,第一总管81与第二总管84之间等距设置至少四个导管82,第一总管81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接头85,第二接头85密封连接在供水箱4右端并穿过供水箱4与第一总管81进行连接,第二总管84左端固定连接第一接头83,第一接头83密封连接在供水箱4左端并穿过供水箱4与第二总管84进行连接,具体地,先将第一水泵3以及第二水泵5与外界电源进行连通,另外具有余热的中水通过方形进水管1进入收集罐2进行中水收集,然后利用控制开关启动第一水泵3,第一水泵3工作将收集罐2内的中水输送到回收机构8中的第二总管84内,然后分流到至少四个导管82内并进行流动,然后在汇总到第一总管81内,然后通过第一总管81输送到中水处理装置7内并进行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处理,另外中水在导管82流动过程中,会与供水箱4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对供水进行预热,实现对中水中蕴含的热量进行回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另外利用控制开关启动第二水泵5,第二水泵5工作将供水箱4内预热的水输送到加热器6内进行加热,实现提供热水。方形进水管1内部固定连接过滤网12,过滤网12的设计实现对中水进行过滤,过滤网12上端滑动连接推板14,推板14右端固定连接推杆13,推杆13滑动连接在方形进水管1右端并穿过方形进水管1与推板14进行连接,方形进水管1左端开设出料口且出料口左端设置挡板11,推板14前后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滑块,方形进水管1内部前后两壁均开设滑槽,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滑块能沿着滑槽移动,具体地,首先打开挡板11,然后向左推动推杆13,继而使推板14沿着过滤网12向左移动,从而使过滤网12上的杂质在推板14作用下通过出料口排出,实现清渣工作,另外推板14的在移动过程中,会使滑块沿着滑槽进行移动,实现对推板14进行导向。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挡板11右端固定连接橡胶块111,橡胶块111活动连接在出料口内,具体地,橡胶块111的设计会将出料口进行密封。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挡板11右端边缘位置开设方形槽,方形槽内固定连接方形磁铁112,挡板11通过方形磁铁112与方形进水管1进行连接,具体地,能利用方形磁铁112的磁性吸附作用,将挡板11吸附到方形进水管1左端实现紧固。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收集罐2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一水泵3进行连接,第一水泵3通过第二水管以及第一接头83与第二总管84进行连接,第一总管81与中水处理装置7通过第三水管以及第二接头85进行连接,具体地,第一水泵3工作会使收集罐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收集罐以及供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罐上端固定连接用于输送中水的方形进水管,所述收集罐通过第一水泵与回收机构进行连接,所述回收机构与中水处理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回收机构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二水泵与加热器进行连接;/n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总管以及第二总管,所述第一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后壁,所述第二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前壁,所述第一总管与第二总管之间等距设置至少四个导管,所述第一总管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在供水箱右端并穿过供水箱与第一总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总管左端固定连接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密封连接在供水箱左端并穿过供水箱与第二总管进行连接;/n所述方形进水管内部固定连接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端滑动连接推板,所述推板右端固定连接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方形进水管右端并穿过方形进水管与推板进行连接,所述方形进水管左端开设出料口且出料口左端设置挡板,所述推板前后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方形进水管内部前后两壁均开设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滑块能沿着滑槽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收集罐以及供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罐上端固定连接用于输送中水的方形进水管,所述收集罐通过第一水泵与回收机构进行连接,所述回收机构与中水处理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回收机构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二水泵与加热器进行连接;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总管以及第二总管,所述第一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后壁,所述第二总管固定连接在供水箱内部前壁,所述第一总管与第二总管之间等距设置至少四个导管,所述第一总管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在供水箱右端并穿过供水箱与第一总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总管左端固定连接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密封连接在供水箱左端并穿过供水箱与第二总管进行连接;
所述方形进水管内部固定连接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端滑动连接推板,所述推板右端固定连接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方形进水管右端并穿过方形进水管与推板进行连接,所述方形进水管左端开设出料口且出料口左端设置挡板,所述推板前后两端对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元新赵向军周明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立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