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泊车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包括第一箱套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箱套底部的第二箱套,所述第一箱套与所述第二箱套之间活动套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密封,所述升降柱中空的筒形结构,所述升降柱内在顶部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箱套内,所述第二箱套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活塞限位的限位块;所述第一箱套与所述第二箱套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输油口,所述第二箱套内的底部上设有第二输油口,所述第一输油口、第二输油口上连接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上连通有储油桶,所述输油管上设有油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升降压力大,且便于安装。
A vertical lifting hydraulic park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
本技术涉及泊车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中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泊车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问题。现实中,乱停、违停等情况屡屡发生,特别是在路口、重要的公共场合中,车辆乱停乱靠容易造成公共秩序的混乱,而且容易产生纠纷。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能够升降的停车柱防止车位被占的方案,也有将停车柱设置在路口处等关键场所用于限制车辆的通行的方案。停车柱是能够从地面升起或者落下地面的液压柱体。现有技术中,停车柱有采用电机驱动油泵进而驱动升降柱上下运动的停车柱,但是升降柱往往仅通过一个单油泵驱动上下运动,升降柱受液压油作用的横截面积较小,停车柱的升降过程所受的力较小,导致升降柱的升降性能一般。升降柱在升降过程中的同心度也不高,造成升降柱的外侧壁的磨损,容易导致停车柱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优良、升降力量大的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包括第一箱套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箱套底部的第二箱套,所述第一箱套与所述第二箱套之间活动套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密封,所述升降柱为中空的筒形结构,所述升降柱内在顶部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箱套内,所述第二箱套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活塞限位的限位块;所述第一箱套与所述第二箱套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输油口,所述第二箱套内的底部上设有第二输油口,所述第一输油口、第二输油口上连接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上连通有储油桶,所述输油管上设有油泵,所述油泵上传动连接有电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箱套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呈中空的筒结构,所述输油管、储油桶和油泵均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与所述油泵连通的电缆通过的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箱套、底座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形状相同。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在所述第二箱套内突出所述活塞设置,所述第二箱套的底部设有对所述活塞杆让位的让位孔,所述第二输油口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二箱套的底部,所述第二输油口与所述让位孔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柱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在所述升降柱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箱套的顶部外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箱套的安装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上、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外侧壁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活塞环。本技术提供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通过在第一箱套、第二箱套之间设置升降柱,升降柱在第一箱套、第二箱套之间的液压油的驱动上下升降。同时,在第二箱套中设置活塞,活塞上连接与升降柱连接的活塞杆,使得活塞能够对升降柱的升降过程进行定位,提高升降柱升降的同心度,避免升降柱升降过程中升降柱外侧壁与第一箱套的内侧壁磨损。同时,在第一箱套的底部、第二箱套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输油口、第二输油口,使得第一输油口、第二输油口能够同时进出输油,对升降柱和活塞作用压力,提高同压强下液压油的作用面积,进而提高升降柱升降的力量,提高了停车柱的性能,大大提高了停车柱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箱套;11、第一输油口;12、第二输油口;13、输油管;14、储油桶;15、油泵;16、电机;17、通孔;20、第二箱套;21、限位块;30、升降柱;31、顶盖;32、连接头;40、活塞杆;41、让位孔;50、活塞;60、底座;61、密封盖;70、凸耳;7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具有第一箱套和第二箱套,第一箱套、第二箱套之间设置升降柱,升降柱通过第一箱套、第二箱套之间的间隙定位,同时在第二箱套内设置活塞,活塞上连接活塞杆,活塞能够上下活动,活塞杆连接在升降柱的顶部中间,使得活塞杆能够对升降柱进行定位,提高了升降柱升降过程中与第一箱套、第二箱套的同心度,提高了升降柱升降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升降柱外侧壁的磨损,能够提高本停车柱的使用寿命。同时,升降柱的升降速度快,升降过程中作用的压力大,能够提高升降柱的反应速度。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包括第一箱套10和固定连接在第一箱套10底部的第二箱套20,第一箱套10构成了停车柱的外部壳体结构,第二箱套20为第一箱套10内部的壳体结构,第一箱套10、第二箱套20同时连接在底板上,第一箱套10、第二箱套20同心设置,使得第一箱套10、第二箱套20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空腔。具体地,第一箱套10与第二箱套20之间活动套接有升降柱30,即第一箱套10、第二箱套20之间的环形的空腔内设置升降柱30,升降柱30能够沿着第一箱套10内、第二箱套20外升降。其中,第一箱套10与第二箱套20之间充入液压油,使得液压油能够作用在升降柱30上,进而推动升降柱30的圈体升降活动。具体地,升降柱30的顶部密封,升降柱30为中空的筒形结构,升降柱30内在顶部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0,使得活塞杆40能够推拉升降柱30上下活动。具体地,活塞杆40上连接有活塞50,活塞50活动套接在第二箱套20内,同样地,第二箱套30内充入液压油,使得活塞50能够在第二箱套20内液压油的推动下上下活动。使得升降柱30的圈体、升降柱30能够在活塞50的共同推动下上下活动,通过对升降柱30的圈体、活塞50共同推动,在同样的液压油的压强作用下,提高了升降柱30升降过程所受的力,提高了升降柱升降过程的力量。具体地,第二箱套20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活塞50限位的限位块21,通过限位块21能够限制活塞50上下活动的行程,避免活塞50脱离第二箱套20。具体地,第一箱套10与第二箱套20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输油口11,第二箱套20内的底部上设有第二输油口12,第一输油口11、第二输油口12上连接有输油管13,通过在第一输油口11、第二输油口12同时进出输油,使得第一输油口11、第二输油口12能够同时作用,将第一箱套10与第二箱套20之间的液压油、第二箱套20内的液压油输出,提高了液压油进出的速度,能够提高升降柱30的升降速度。具体地,输油管13上连通有储油桶14,输油管13上设有油泵15,输油管13能够将储油桶14中的油液输送到第一输油口11、第二输油口12中,进而推动升降柱30、活塞50,进而同时推动升降柱30、活塞50升降。具体地,油泵15上传动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驱动油泵15输油。优选地,第一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套(10)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箱套(10)底部的第二箱套(20),所述第一箱套(10)与所述第二箱套(20)之间活动套接有升降柱(30),所述升降柱(30)的顶部密封,所述升降柱(30)为中空的筒形结构,所述升降柱(30)内在顶部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0),所述活塞杆(40)上连接有活塞(50),所述活塞(50)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箱套(20)内,所述第二箱套(20)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活塞(50)限位的限位块(21);/n所述第一箱套(10)与所述第二箱套(20)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输油口(11),所述第二箱套(20)内的底部上设有第二输油口(12),所述第一输油口(11)、第二输油口(12)上连接有输油管(13),所述输油管(13)上连通有储油桶(14),所述输油管(13)上设有油泵(15),所述油泵(15)上传动连接有电机(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套(10)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箱套(10)底部的第二箱套(20),所述第一箱套(10)与所述第二箱套(20)之间活动套接有升降柱(30),所述升降柱(30)的顶部密封,所述升降柱(30)为中空的筒形结构,所述升降柱(30)内在顶部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0),所述活塞杆(40)上连接有活塞(50),所述活塞(50)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箱套(20)内,所述第二箱套(20)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活塞(50)限位的限位块(21);
所述第一箱套(10)与所述第二箱套(20)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输油口(11),所述第二箱套(20)内的底部上设有第二输油口(12),所述第一输油口(11)、第二输油口(12)上连接有输油管(13),所述输油管(13)上连通有储油桶(14),所述输油管(13)上设有油泵(15),所述油泵(15)上传动连接有电机(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式液压停车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套(10)的底部连接有底座(60),所述底座(60)呈中空的筒结构,所述输油管(13)、储油桶(14)、油泵(15)和电机(16)均设于所述底座(60)内,所述底座(60)上开设有供与所述油泵(15)连通的电缆通过的通孔(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鲲,
申请(专利权)人:胡海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