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及拼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组立柱(1),一组立柱顶端与一对纵梁(2)螺栓连接;一对纵梁两端分别与纵梁两端的剪力墙(3)螺栓连接;一对纵梁之间经一组横梁(4)连接;一组横梁上铺设有踏板(5);一对纵梁顶部与护栏(6)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整个拼装过程中主要用螺栓组件和膨胀螺栓标准件进行螺栓连接,仅少量部位采用点焊连接。拼装过程和拆卸过程均方便快捷,非常适合周转使用。施工通道拼装好之后,施工通道下方仅有少量排列整齐的立柱与结构梁或地面连接,完全不影响下层或地面的正常施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通道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长期占用扣件和钢管等周转材料,可降低施工成本。
A kind of assembling construction channel and assembl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及拼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及拼装方法,属于工民建筑辅助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因错层或跃式户型设计导致层间或单元间无法通行,造成施工不便。为保证施工通行,现有技术是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层间或单元间搭设施工通道的方式作为施工通道。现有的施工方式会占用大量扣件、钢管等材料,使这部分扣件和钢管无法实现可周转使用;另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施工通道占地面积较大,将会影响楼板后期装修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扫地杆和水平杆等会造成施工通道下方通行困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行。现有虽然解决了上部施工通道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上部施工通道的正常通行,因此现有技术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及拼装方法,以解决上部层间或单元间施工通道的问题,同时确保施工通道的正常通行,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包括一组立柱,一组立柱顶端与一对纵梁螺栓连接;一对纵梁两端分别与纵梁两端的剪力墙螺栓连接;一对纵梁之间经一组横梁点焊连接;一组横梁上铺设有踏板;一对纵梁顶部与护栏螺栓连接;构成施工通道。前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中,所述立柱为100mm×100mm×2mm方钢焊接件;方钢两端分别焊接有250mm×250mm×2mm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设有一组连接孔;立柱底端的连接钢板经一组膨胀螺栓与地面或下层建筑的结构梁螺栓连接;立柱顶端的连接钢板经一组螺栓组件与纵梁底部螺栓连接。前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中,所述纵梁为100mm×100mm×2mm方钢焊接件;纵梁两端分别焊接有250mm×250mm×2mm连墙钢板,连墙钢板上设有一组连接孔;纵梁两端的连墙钢板分别经膨胀螺栓与施工通道两端的剪力墙螺栓连接;纵梁顶面等间距间隔焊接有200mm×100mm×10mm护栏连接耳和100mm×100mm×10mm横梁垫板;护栏连接耳一端与纵梁内侧对齐焊接,护栏连接耳另一端从纵梁外侧伸出;护栏连接耳伸出段设有一组连接孔,连接孔经螺栓组件与护栏螺栓连接;纵梁底面焊接有与立柱连接的立柱连接板;立柱连接板上设有一组连接孔。前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中,所述护栏是一组立杆和一组横杆构成的焊接件;立杆与立杆之间的间距与纵梁上护栏连接耳间距对应;立杆下端与纵梁连接板顶面中央焊接;纵梁连接板经螺栓组件与纵梁上的护栏连接耳螺栓连接。前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中,所述横梁为60mm×60mm×2mm方钢构件,一组横梁两端分别与一对纵梁上的护栏连接耳或横梁垫板顶面焊接。前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中,所述一组横梁顶面铺设有3mm厚花纹钢板构成的踏板。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上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的拼装方法为,按以下步骤拼装:a、将立柱、纵梁和护栏的设计图委托专业工厂外协定制加工;b、将加工好的立柱、纵梁和护栏运至施工现场;c、根据需架设施工通道长度,将一组立柱底端的连接钢板通过一组膨胀螺栓与地面或施工通道下层的结构梁螺栓连接,作为纵梁的支撑;d、将一对纵梁底部的立柱连接板与立柱顶端对应的连接钢板经一组螺栓组件螺栓连接;e、将一对纵梁两端的连墙钢板经一组膨胀螺栓分别与施工通道两端的剪力墙螺栓连接;f、在施工现场将一根60mm×60mm×2mm方钢按一对纵梁外侧之间的距离切割成一段段短节作为一组横梁;g、将一组横梁两端与一对纵梁的外侧对齐,并与纵梁顶部的护栏连接耳或横梁垫板点焊;h、在一组横梁顶面铺设踏板,并与横梁点焊;i、将护栏底部的一组立柱连接板经一组螺栓组件与纵梁上的护栏连接耳螺栓连接。根据前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的拼装方法,上述步骤g和h中,采用点焊连接,防止横梁和踏板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同时便于周转使用时拆卸。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可周转使用标准化立柱、纵梁和护栏构件,在现场通过螺栓组件和膨胀螺栓拼装成连接层间或单元间的施工通道。在整个拼装过程中主要用螺栓组件和膨胀螺栓标准件进行螺栓连接,仅少量部位采用点焊固定。拼装过程和拆卸过程均方便快捷,非常适合周转使用。施工通道拼装好之后,施工通道下方仅有少量排列整齐的立柱与结构梁或地面连接,完全不影响下层或地面的正常施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通道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扣件和钢管等周转材料的长期占用率,可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如下:1-立柱、2-纵梁、3-剪力墙、4-横梁、5-踏板、6-护栏、7-连接钢板、8-连接孔、9-膨胀螺栓、10-结构梁或地面、11-螺栓组件、12-连墙钢板、13-护栏连接耳、14-横梁垫板、15-立柱连接板、16-立杆、17-横杆、18-纵梁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如图1~图5所示,包括一组立柱1,一组立柱1顶端与一对纵梁2螺栓连接;一对纵梁2两端分别与纵梁2两端的剪力墙3螺栓连接;一对纵梁2之间经一组横梁4点焊连接;一组横梁4上铺设有踏板5;一对纵梁2顶部与护栏6螺栓连接;构成施工通道。如图2所示,立柱1为100mm×100mm×2mm方钢焊接件;方钢两端分别焊接有250mm×250mm×2mm连接钢板7,连接钢板7上设有一组连接孔8;立柱1底端的连接钢板7经一组膨胀螺栓9与地面或下层建筑的结构梁10螺栓连接。如图3所示,立柱1顶端的连接钢板7经一组螺栓组件11与纵梁2底部螺栓连接。如图5所示,纵梁2为100mm×100mm×2mm方钢焊接件;纵梁2两端分别焊接有250mm×250mm×2mm连墙钢板12,连墙钢板12上设有一组连接孔8;纵梁2两端的连墙钢板12分别经膨胀螺栓9与施工通道两端的剪力墙3螺栓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纵梁2顶面等间距间隔焊接有200mm×100mm×10mm护栏连接耳13和100mm×100mm×10mm横梁垫板14。如图3所示,护栏连接耳13一端与纵梁2内侧对齐焊接,护栏连接耳13另一端从纵梁2外侧伸出;护栏连接耳13伸出段设有一组连接孔8,连接孔8经螺栓组件11与护栏6螺栓连接;纵梁2底面焊接有与立柱1连接的立柱连接板15;立柱连接板15上设有一组连接孔8。如图1所示,护栏6是一组立杆16和一组横杆17构成的焊接件;立杆16与立杆16之间的间距与纵梁2上护栏连接耳13间距对应;如图3所示,立杆16下端与纵梁连接板18顶面中央焊接;纵梁连接板18经螺栓组件11与纵梁2上的护栏连接耳13螺栓连接。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横梁4为60mm×60mm×2mm方钢构件,一组横梁4两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包括一组立柱(1),其特征在于:一组立柱(1)顶端与一对纵梁(2)螺栓连接;一对纵梁(2)两端分别与纵梁(2)两端的剪力墙(3)螺栓连接;一对纵梁(2)之间经一组横梁(4)点焊连接;一组横梁(4)上铺设有踏板(5);一对纵梁(2)顶部与护栏(6)螺栓连接;构成施工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包括一组立柱(1),其特征在于:一组立柱(1)顶端与一对纵梁(2)螺栓连接;一对纵梁(2)两端分别与纵梁(2)两端的剪力墙(3)螺栓连接;一对纵梁(2)之间经一组横梁(4)点焊连接;一组横梁(4)上铺设有踏板(5);一对纵梁(2)顶部与护栏(6)螺栓连接;构成施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为100mm×100mm×2mm方钢焊接件;方钢两端分别焊接有250mm×250mm×2mm连接钢板(7),连接钢板(7)上设有一组连接孔(8);立柱(1)底端的连接钢板(7)经一组膨胀螺栓(9)与地面或下层建筑的结构梁(10)螺栓连接;立柱(1)顶端的连接钢板(7)经一组螺栓组件(11)与纵梁(2)底部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为100mm×100mm×2mm方钢焊接件;纵梁(2)两端分别焊接有250mm×250mm×2mm连墙钢板(12),连墙钢板(12)上设有一组连接孔(8);纵梁(2)两端的连墙钢板(12)分别经膨胀螺栓(9)与施工通道两端的剪力墙(3)螺栓连接;纵梁(2)顶面等间距间隔焊接有200mm×100mm×10mm护栏连接耳(13)和100mm×100mm×10mm横梁垫板(14);护栏连接耳(13)一端与纵梁(2)内侧对齐焊接,护栏连接耳(13)另一端从纵梁(2)外侧伸出;护栏连接耳(13)伸出段设有一组连接孔(8),连接孔(8)经螺栓组件(11)与护栏(6)螺栓连接;纵梁(2)底面焊接有与立柱(1)连接的立柱连接板(15);立柱连接板(15)上设有一组连接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6)是一组立杆(16)和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余,任远敏,黄瑶,龙安臣,梁明凤,韩承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