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17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泥石流防冲肋槛的高混泥土标号、低抗剪强度、易磨损和冲击碎裂,导致泥石流防冲肋槛安全性低、后期维护费用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包括挡土墙、防冲肋槛,所述挡土墙设置于泥石流沟道的两侧,防冲肋槛设置于泥石流沟道内,所述挡土墙与防冲肋槛连接成为一体;防冲肋槛沿泥石流沟道平面中心线呈“V型”对称分布,“V型”防冲肋槛的顶端位于泥石流沟道中心线位置,且防冲肋槛的顶端位置为泥石流上游;防冲肋槛下部基础埋于泥石流沟床地下,防冲肋槛的横切面为直立式的台阶型。

A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debris flow anti scour rib s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及系统。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特别是西南山区,泥石流沟流域地形坡度大,流域面积相对较小,泥石流沟道纵比降大,在强降雨汇流条件下暴发的泥石流具有流速快,泥石流冲出量大等特点,严重威胁泥石流沟口的城市建设、交通设施以及沟口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国西部山区的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对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要求和挑战日益苛刻,结合西部地区泥石流流域“小、陡”特征,泥石流防冲肋槛工程主要用于稳固泥石流的固体物质,降低泥石流的流速。目前,泥石流防冲肋槛的平面设计主要为直线式,泥石流在泥石流沟道运动过程中,由于泥石流固体颗粒及其冲击力特征,使得泥石流沟道中心线位置的防冲肋槛中间位置所受的泥石流冲击力最强,且混泥土在外力条件下的破坏角度与受力方向大约呈45°。为了满足降低泥石流流速的设计需要,传统泥石流防冲肋槛的抗剪强度设计值较大,进而增加了泥石流防冲肋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1)、防冲肋槛(3),所述挡土墙(1)设置于泥石流沟道的两侧,防冲肋槛(3)设置于泥石流沟道内,所述挡土墙(1)与防冲肋槛(3)连接成为一体;防冲肋槛(3)沿泥石流沟道中心线平面呈“V型”对称分布,“V型”防冲肋槛(3)的顶端位于泥石流沟道中心线位置,且防冲肋槛(3)的顶端位置为泥石流上游;防冲肋槛(3)下部基础埋于泥石流沟床,防冲肋槛(3)的横切面为直立式的台阶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1)、防冲肋槛(3),所述挡土墙(1)设置于泥石流沟道的两侧,防冲肋槛(3)设置于泥石流沟道内,所述挡土墙(1)与防冲肋槛(3)连接成为一体;防冲肋槛(3)沿泥石流沟道中心线平面呈“V型”对称分布,“V型”防冲肋槛(3)的顶端位于泥石流沟道中心线位置,且防冲肋槛(3)的顶端位置为泥石流上游;防冲肋槛(3)下部基础埋于泥石流沟床,防冲肋槛(3)的横切面为直立式的台阶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冲肋槛(3)两端与挡土墙(1)水平夹角均呈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冲肋槛(3)迎水面的地下埋深与地表高度的比例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防冲肋槛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冲肋槛(3)背水面的台阶地下埋深高度与防冲肋槛(3)迎水面的台阶地下埋深高度h2为1:3。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永平贺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