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L形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L形节点,属于装配式梁柱领域。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做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流行的装配式预制大板住宅,由于结构整体性差、渗漏、楼板裂缝等原因,存在许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隐患和缺陷,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当前新兴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正逐步形成。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形成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较为典型的建筑体系有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装配式多层框架建筑体系、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等。到20世纪80年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L形节点,由整个装置主要由混凝土叠合梁a(1a)、混凝土叠合梁b(1b)和预制混凝土柱(2)构成,在竖直的预制混凝土柱(2)顶端,两根混凝土叠合梁a(1a)垂直,构成水平L形节点,其特征在于:/n混凝土叠合梁a(1a)、混凝土叠合梁b(1b)的外侧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两个外侧边一致,且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搭接处,混凝土叠合梁a(1a)、混凝土叠合梁b(1b)均分别位于预制混凝土柱(2)的角部直钢筋(2-2)和换位避让弯折钢筋(2-4)之间;/n混凝土叠合梁b(1b)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竖直向上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L形节点,由整个装置主要由混凝土叠合梁a(1a)、混凝土叠合梁b(1b)和预制混凝土柱(2)构成,在竖直的预制混凝土柱(2)顶端,两根混凝土叠合梁a(1a)垂直,构成水平L形节点,其特征在于:
混凝土叠合梁a(1a)、混凝土叠合梁b(1b)的外侧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两个外侧边一致,且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搭接处,混凝土叠合梁a(1a)、混凝土叠合梁b(1b)均分别位于预制混凝土柱(2)的角部直钢筋(2-2)和换位避让弯折钢筋(2-4)之间;
混凝土叠合梁b(1b)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竖直向上进行二次弯折,外伸的部分垂直搭在混凝土叠合梁a(1a)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梁底直纵筋(1-3)外伸部分的上面;
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伸向预制混凝土柱(2)的对侧边,在伸入四分之三至八分之七的预制混凝土柱(2)宽度处向上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L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梁a(1a)的混凝土预制梁(1-1)的底层一共预埋3~6根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梁底直纵筋(1-3),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梁底直纵筋(1-3)各自分组并列排开摆放,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梁底直纵筋(1-3)的数量相等或相差一根;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梁底直纵筋(1-3)均匀分布;
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其中一端不弯折,另一端水平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
梁底直纵筋(1-3)为不进行弯折的直钢筋,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
当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为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时,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向内侧弯折;同一端其他钢筋的弯折方向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弯折方向相同;
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二次弯折后的部分与未弯折的部分水平平行,且间距为40~100mm;第二个弯折点距离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为200~400mm,第一个弯折点距离第二个弯折点的距离为300~600mm,
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进行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时,在第一个弯折点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段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呈直线,一端伸至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另一端向混凝土预制梁(1-1)的内部延伸,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弯折纵筋加强筋(1-5)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第一弯折点和第二弯折点处均分别设置箍筋,两根同侧相邻钢筋均有第一弯折点和第二弯折点时,分别在第一弯折点和第二弯折点处设置梁双弯筋加强箍筋(1-8);两根同侧相邻钢筋其中一根钢筋有第一弯折点和第二弯折点时,另一根为没有弯折点的直钢筋时,分别在第一弯折点和第二弯折点处设置梁直筋弯筋加强箍筋(1-9);梁双弯筋加强箍筋(1-8)和梁直筋弯筋加强箍筋(1-9)将同侧及对侧相对应的钢筋箍住;
在混凝土预制梁(1-1)两端的端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开设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10),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10)位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之间,深度为混凝土预制梁(1-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向混凝土预制梁(1-1)内部伸入的长度为15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L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梁b(1b)的混凝土预制梁(1-1)的底层一共预埋3~6根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各自分组并列排开摆放,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的数量相等或相差一根;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均匀分布;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的数量相等或相差一根,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各自分组摆放;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4)、梁底避让斜向弯折纵筋(1-5)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其中与混凝土叠合梁a(1a)连接端进行竖向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悦,汪青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