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105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由复数个支护板组合而成的侧挡板,每个所述支护板均包括平板,每个所述平板的一侧均对称设有固定组件,另一侧均对称设有L型扣合件,每个所述固定组件延伸出所述平板的一端均与其对应的固定组件的另一端插接配合,每个所述固定组件上均设有固定孔;每个所述L型扣合件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均设有若干锚杆。通过多个支护板组合的侧挡板方便拆卸和安装,对多种不同形貌的基坑均适用,且结构稳定,在拆卸后可回收再利用,节省基坑支护成本。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foundation pit in Civi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伴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其埋置深度也随之增加,再加上伴随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基坑工程。为了保证基坑工程的正常安全作业,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的移动,需要在基坑内设计基坑支护结构,保证地下结构施工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和稳定。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种类较多,如桩锚支护、土钉墙支护、混凝土灌注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喷锚网支护等,且随实际应用在不断发展与改进。但是,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由于受到地下支护形貌的限制,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改进和调整来配合实际的形状结构,这样会使的工期延长,还会增加额外的人工成本和支护费用。另外,改进后的支护结构还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使改进后的支护结构的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现有的施工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仅能够可回收再利用的,而且适用范围较广的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回收再利用的,而且适用范围较广的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组合拆装方便,适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复数个支护板组合而成的侧挡板,每个所述支护板均包括平板,每个所述平板的一侧均对称设有固定组件,另一侧均对称设有L型扣合件,每个所述固定组件延伸出所述平板的一端均与其对应的固定组件的另一端插接配合,每个所述固定组件上均设有固定孔;每个所述L型扣合件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均设有若干锚杆。进一步,每个所述平板均与其对应的2个L型扣合件围合形成水泥砂浆的灌注槽。此时,侧挡板的底端位于基坑的底部,而2个L型扣合件则位于基坑的侧壁上,并通过锚杆固定,从而使得平板与2个L型扣合件围合形成水泥砂浆的灌注槽。进一步,每个所述固定孔的形状均为长条形;每两个相接邻的固定组件上均穿设有连接杆,且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护板上均穿设有2个连接杆,每个所述支护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装配2个所述连接杆的调节板,每个所述调节板均与其对应的支护板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调节板朝向所述平板的一侧均设有齿条,2个所述连接杆上均设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齿轮。进一步,每个所述固定组件延伸出所述平板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尖锥部,每个所述固定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尖锥部的另一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尖锥部相适配的锥形槽。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护板平行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均设有插接孔,另一侧均设有与其对应的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块。进一步,每个所述锚杆均包括内管和外管,每个所述内管远离所述L型扣合件的一端均设有第二尖锥部,另一端均插接于所述外管内,且通过缓冲弹簧与所述外管连接,每个所述内管插接于所述外管的一端均间隔设有延伸出所述外管的锚钉倒刺,每个所述锚钉倒刺的一端均朝向所述L型扣合件延伸,且与所述内管的夹角为α。更进一步,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15°~60°,优选为30°。更进一步,每个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其对应的锚钉倒刺相配合的滑配孔,每个所述滑配孔的形状均为长条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支护装置是由复数个支护板组合而成的侧挡板,相邻两个侧挡板之间通过支梁固定,相对两侧的侧挡板之间也可以通过支梁固定。通过多个支护板组合的侧挡板方便拆卸和安装,且对多种不同形貌的基坑均适用,在拆卸后可回收再利用,节省基坑支护成本。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每个支护板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侧均可插接配合,提高了相邻2个支护板安装的稳定性,且相邻2个支护板上的固定组件可通过连接杆穿过对应的固定孔,实现多个支护板的装配,进一步提高了结构上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支护板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支护板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相邻两个支护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护板;11、插接孔;12、插接块;2、侧挡板;3、平板;4、固定组件;41、固定孔;42、第一尖锥部;43、锥形槽;5、L型扣合件;6、锚杆;61、内管;62、外管;63、第二尖锥部;64、缓冲弹簧;65、锚钉倒刺;66、滑配孔;7、灌注槽;8、连接杆;81、齿轮;9、调节板;91、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参见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由复数个支护板1组合而成的侧挡板2,相邻两个侧挡板2之间通过直角连接件连接,相对两个侧挡板2之间则通过工字型支撑板连接,从而对基坑的四面均能形成支护结构。侧挡板可以由2层支护板,也可以由3层及3层以上的支护板组成,主要根据具体深基坑的深度进行选择。如图2所示,其中,每个支护板1均包括平板3,每个平板3的一侧均对称设有固定组件4,另一侧均对称设有L型扣合件5,每个固定组件4向下延伸出平板3的一端均与位于该固定组件下侧的相邻接的另一个固定组件4的另一端插接配合,即,每个固定组件的上下两端相互插接配合。而且位于侧挡板底部的固定组件,由于具有延伸出平板的部分结构能够插入基坑的底部,起到一定的支护稳定作用。本实施例中,每个固定组件4延伸出平板3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尖锥部42,每个固定组件4远离第一尖锥部42的另一端均设有与第一尖锥部42相适配的锥形槽43。固定组件在竖向方向上的高度等于平板的竖向方向上的高度,使上下两个支护板之间相互抵持连接。为了使左右相邻固定组件之间均能够稳定的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每个固定组件4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杆穿过的固定孔41;每两个相接邻的固定组件4上均穿设有连接杆8,且与连接杆8可拆卸连接。在此,每个固定组件上的固定孔的数量均为2个,且相邻两个固定孔之间相对设置,每个固定孔41的形状均为长条形;方便调节连接杆的位置,一个固定孔内可以穿设有1个连接杆,也可以穿设有2个连接杆。连接杆8的长度等于若干个支护板1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的总和。连接杆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可以等于1个支护板的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也可以等于2个或者2个以上的支护板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的总和。由此可以根据实际的稳定性而设置。连接杆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若干相邻支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复数个支护板(1)组合而成的侧挡板(2),每个所述支护板(1)均包括平板(3),每个所述平板(3)的一侧均对称设有固定组件(4),另一侧均对称设有L型扣合件(5),每个所述固定组件(4)延伸出所述平板(3)的一端均与其对应的固定组件(4)的另一端插接配合,每个所述固定组件(4)上均设有固定孔(41);每个所述L型扣合件(5)远离所述平板(3)的一侧均设有若干锚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复数个支护板(1)组合而成的侧挡板(2),每个所述支护板(1)均包括平板(3),每个所述平板(3)的一侧均对称设有固定组件(4),另一侧均对称设有L型扣合件(5),每个所述固定组件(4)延伸出所述平板(3)的一端均与其对应的固定组件(4)的另一端插接配合,每个所述固定组件(4)上均设有固定孔(41);每个所述L型扣合件(5)远离所述平板(3)的一侧均设有若干锚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平板(3)均与其对应的2个L型扣合件(5)围合形成水泥砂浆的灌注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孔(41)的形状均为长条形;每两个相接邻的固定组件(4)上均穿设有连接杆(8),且与所述连接杆(8)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护板(1)上均穿设有2个连接杆(8),每个所述支护板(1)上均设置有用于装配2个所述连接杆(8)的调节板(9),每个所述调节板(9)均与其对应的支护板(1)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调节板(9)朝向所述平板(3)的一侧均设有齿条(91),2个所述连接杆(8)上均设有与所述齿条(91)相配合的齿轮(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兵杰赵振东苏云燕杨国英张晓光唐新宇赵丽红陈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市金川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