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炉排高效节能茶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0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煤做燃料的茶炉,这种茶炉没有炉排,有一个可自下而上加煤的装置,该装置由顶升拨叉,顶升轴及顶煤缸、顶升片等构成。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且燃烧充分,热率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煤炭为燃料的茶水炉。目前国内生产使用的开水炉都是采用直接从火上加煤,使用炉排,从下面出渣的传统燃烧方式,燃烧不充分,耗煤量大,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并且开水速度慢(每1000Kg水需3-4小时),总热效率最好的不超过7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炉排,自下而上加煤,从上面出渣,热效率高的茶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茶炉无炉排,炉底部设一支架,支架上设有一可自下而上送煤的装置,该装置是这样构成的顶升拨叉与顶升轴用螺栓连接,顶煤缸将顶升片连接成一体,顶煤缸固定在抽板上,抽板底部装有四只滑轮(内配轴承),使之在角铁轨道上作直线运动。固定板用螺丝固定在支架上,风室和炉芯固定在固定板上,炉芯壁上钻有锥形风孔,用它代替了传统的炉条。进风管与风室相通。道轨定位板用螺丝固定在道轨上。推拉杆用销轴与固定叉串在一起,作为支点。固定叉上端用螺丝与顶煤缸连成一体;这样,推拉杆、顶升拨叉、顶升轴、顶煤缸、顶煤片、滑轮、固定叉就形成一个整体,起加煤作用。进风管与风室相通,和炉芯一起固定在固定板上,风通过炉芯壁上的风孔进入燃烧室,风室外围的炉壁及整个供煤、燃烧装置部分用砖和耐火材料砌成封闭形,外部可用铁皮包或用水泥抹面都可。支架可用角铁焊接而成。本技术不需有炉条,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燃烧方式。采用自下往上加煤,从上面出渣,通风助燃,明火连续反烧,促使炉膛燃烧室内形成燃烧高温区,热量通过传导,穿过上层煤自上而下受热,下煤层受热分解,溢出挥发性可燃气体,上升遇到高温,马上燃烧掉,使热能利用达到最佳效果,又达到消烟除尘;同时热量通过炉膛和四道加热管对水进行大面积传导加热,其余热再使上层水箱予热。炉体外面涂有保温涂料,以避免散热,其热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开水速度也相应加快。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支架,2是顶升拨叉;3是顶升轴;4是顶煤块;5是顶升片;6是角铁轨道;7是滑轮;8是抽板;9是固定板;10是风室;11是炉芯;12是炉膛;13是加热管;14是开水箱;15是予热管;16是予热水箱;17是烟管;18是烟囱;19是炉壁;20是进风管;21是道轨定位板;22是推拉杆;23是固定叉;24是清灰口;25是出渣口26是排污口;27是进水管;28是球阀开关;29与30是水位表;31是进水口;32是气哨;33是余气管;34是标牌;35是消尘孔,36是开水出水管;37是保温涂料层;38是锥形风孔。本技术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1.茶炉灌满水后,先将煤加入炉芯[11]内与上口略低,再将约0.5Kg左右木工刨花(或其他引火柴草)放在煤层上面,点燃后,开启风机,接着在引火柴上面均匀撒少量煤,开始时风量小些,然后逐渐增大,从生火到炉旺的三至五分钟。2.添加煤时,先将推拉杆[22]向下按,同时向后拉出(推拉杆[22]和固定叉[23]、顶升拨叉[2]、顶升轴[3]、顶煤缸[4]、顶煤片[5]、滑轮[7]、抽板[8]为一体),将推拉杆[22]上抬,使顶煤片[5]降下,用加煤铲将煤加入顶煤缸[4]内,与缸口相平(约一Kg煤),然后将推拉杆[22]往里推,压下推拉杆[22],将煤缓慢顶入炉内,约三至五分钟加一次煤。3.从出渣口[25]观察燃烧情况,出现炉渣,等烧渣透结成块后,用火钩钩出,炉渣含碳量几乎为零。4.水烧开后,需停封时,应先顶上一缸煤,待燃烧一至两分钟后,再从出渣口[25]往燃烧层上直接加盖一层煤,煤层厚薄根据封炉时间长短而定,同时停风机,关好炉门,最长封火时间为24小时。5.茶水炉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打开清灰口[24],开启风机,将风室[10]内的灰尘吹出。使用约两个月左右时,打开清尘孔[35],用Φ10左右钢筋或木棍清理一下积尘即可。使用一年后需除水垢时,把排污口[26]上的封盖卸下,即可进行排污。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有风室、炉芯、炉膛、加热管、开水箱予热管、予热水箱、烟管、烟囱、炉壁、进风口、清灰口、出渣口、排污口、进水管、球阀开关、水位表、进水口、气哨、余气管、消尘孔、开水出水管,保温涂料层、风孔所构成的茶炉,其特征是该茶炉无炉排,炉底部有一支架,支架上设有一可自下而上送煤的装置,该装置由顶升拨叉与顶升轴用螺栓连接,顶升轴穿过顶煤缸与顶升片连接成一体,顶煤缸固定在抽板上,抽板底部装有四只滑轮,使之在轨道上运动,固定板用螺丝固定在支架上,风室和炉芯固定在固定板上,炉芯壁上钻有锥形风孔,进风管与风室相连通,道轨定位板用螺丝固定在道轨上,推拉杆用销轴与固定叉串在一起为支点,固定叉上端用螺丝与顶煤缸连成一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茶炉,其特征是所说的支架[1]可用角铁焊接而成,风室[10]外围的炉壁[19]可用耐火材料砌成,外部可用铁皮包围或用水泥抹面都可。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煤做燃料的茶炉,这种茶炉没有炉排,有一个可自下而上加煤的装置,该装置由顶升拨叉,顶升轴及顶煤缸、顶升片等构成。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且燃烧充分,热率高。文档编号F24H9/18GK2085047SQ9021930公开日1991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传奎 申请人:山东省临沂市镰刀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有风室、炉芯、炉膛、加热管、开水箱予热管、予热水箱、烟管、烟囱、炉壁、进风口、清灰口、出渣口、排污口、进水管、球阀开关、水位表、进水口、气哨、余气管、消尘孔、开水出水管,保温涂料层、风孔所构成的茶炉,其特征是该茶炉无炉排,炉底部有一支架[1],支架[1]上设有一可自下而上送煤的装置,该装置由:顶升拨叉[2]与顶升轴[3]用螺栓连接,顶升轴穿过顶煤缸[4]与顶升片[5]连接成一体,顶煤缸[4]固定在抽板[8]上,抽板[8]底部装有四只滑轮[7],使之在轨道[6]上运动,固定板[9]用螺丝固定在支架[1]上,风室[10]和炉芯[11]固定在固定板[9]上,炉芯[11]壁上钻有锥形风孔[38],进风管[20]与风室[10]相连通,道轨定位板[21]用螺丝固定在道轨[6]上,推拉杆[22]用销轴与固定叉[23]串在一起为支点,固定叉[23]上端用螺丝与顶煤缸[4]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临沂市镰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