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圆机的导纱机构,包括中心固定盘、安装在中心固定盘的外侧的护针板、用于将第一纱线引导至护针板的下方的导纱块、针筒织针和针盘织针,针盘织针和针筒织针垂直设置,中心固定盘和导纱块安装于双面圆机的机架上,导纱块上设有导纱孔,还包括用于将第二纱线引导至所述中心固定盘的外侧与针筒织针的针背侧之间的导纱轮,导纱轮的轮面上设有导纱槽,导纱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导纱杆上,在所述护针板的上侧设有安装块,安装块设有安装孔,导纱杆插至在安装孔中,在安装块上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穿设有顶紧螺钉,顶紧螺钉抵顶在导纱杆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具有结构简易、调整方便的优点。
A guide mechanism of double faced circula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圆机的导纱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圆机的导纱机构。
技术介绍
双面圆机是指具有两个针筒的大圆机,其具有一个上针筒(俗称针盘),一个下针筒(即针筒),针筒和针筒以90度的方式垂直配置,其适宜纺织双面织物。如图所示,传统的导纱机构一般为安装在圆机机架上的导纱块和纱嘴的综合体,导纱块上设有多个瓷眼,多个瓷眼用于引导不同的纱线,在机架的中心固定盘对应针筒织针和针盘织针设有护针板,护针板用于引导纱线、打开针舌、保护织针,纱线通过瓷眼并从护针板的下方引导至针筒与针盘交接处,针筒织针和针盘织针可以分别勾取该纱线进行编织。传统的这种导纱机构中,纱线从护针板的下方导入,针盘和针筒均能勾取纱线进行编织,如果只需要将纱线单独引导至针盘织针(纱线不在针筒织针的行走路径上),则纱线导入位置设置和调试较为麻烦,无法顺利工作,而且采用传统的这种导纱机构,编织花型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调试、能够丰富编织花型的导纱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圆机的导纱机构,包括中心固定盘、安装在中心固定盘的外侧的护针板、用于将第一纱线引导至护针板的下方的导纱块、对应护针板设置的针筒织针和对应针筒设置的针盘织针,针盘织针和针筒织针垂直设置,中心固定盘和导纱块安装于双面圆机的机架上,导纱块上设有导纱孔,还包括用于将第二纱线引导至所述中心固定盘的外侧与针筒织针的针背侧之间的导纱轮,导纱轮的轮面上设有导纱槽,导纱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导纱杆上,在所述护针板的上侧设有安装块,安装块设有安装孔,导纱杆插至在安装孔中,在安装块上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穿设有顶紧螺钉,顶紧螺钉抵顶在导纱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导纱槽沿所述导纱轮的周向的截面呈V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块通过螺钉锁定在所述护针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导纱杆包括沿所述护针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杆段和朝所述中心固定盘延伸的第二杆段,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护针板通过连接块安装在所述中心固定盘上,所述导纱轮位于所述护针板的上方。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另外设置导纱轮用于引导第二纱线,该导纱轮能够仅为针盘织针供纱而不会干扰针筒织针的活动,能丰富编织花型,导纱杆可以在安装孔中转动调整,并通过顶紧螺钉进行定位,从而将导纱槽调整至合理角度,保证编织质量,调整时,只需松开顶紧螺钉,转动导纱杆至合适角度并通过顶紧螺钉顶紧即可,具有调整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毛织纹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简图。图3为本技术中编织毛织花纹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编织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导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护针板配合导纱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面层10第一翼片11第二翼片12鞋头部13鞋舌口14鞋口15第一连接部16第二连接部17底层20连接部30毛织花纹4花型纱40脱圈部41成圈部42提花组织50底纱60机架70中心固定盘71连接块72护针板73导纱块74导纱孔75导纱轮80导纱槽81导纱杆82第一杆段821第二杆段822安装块83安装孔84第一螺孔85顶紧螺钉86螺钉87针筒织针91针盘织针92鞋面本体100活动线圈400针背侧911针舌侧9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6,一种毛织纹鞋面,包括由圆机一体编织的鞋面本体100,鞋面本体100包括面层10、底层20以及用于连接面层10与底层20的连接部30,所述面层10的上表面和/或所述底层20的下表面编织有毛织花纹4,也即本技术可以在面层10形成毛织花纹4,也可以在底层20形成毛织花纹4,也可以在面层10和底层20均形成毛织花纹4,在实施例中,毛织花纹4形成在面层10的上表面,可以整个面层10的上表面均设置毛织花纹4,也可以在面层10的某个位置设置毛织花纹4,在面层10上还可以形成有提花组织50。本技术中,毛织花纹4由多根花型纱40交织形成,花型纱40包括成圈部42和脱圈部41,成圈部42以成圈的方式交织在所述底层20,脱圈部41以脱圈的方式对应形成在所述面层10,且脱圈部41形成凸立于所述面层10或者所述底层20的活动线圈400,多个活动线圈400紧密排布并形成所述毛织花纹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本体100由底纱60和所述花型纱40交织而成,底纱60通过圆机的针筒组件(包含针筒织针91和相应的驱动部件)编织成多个第一线圈,多个第一线圈形成所述面层10,底纱60通过圆机的针盘组件(包含针盘织针92和相应的驱动部件)编织成多个第二线圈,多个第二线圈形成所述底层20,底纱60于面层10与底层20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连接部30,在具体编织时,将底纱60喂入针筒组件和针盘组件,通过针筒组件编织面层10,通过针盘组件编织底层20,由底纱60交替在面层10和底层20编织,从而将面层10与底层20编织在一起,底纱60在面层10与底层20之间的部分即为连接部30。花型纱40通过针筒组件在所述面层10上以脱圈的编织方式形成所述脱圈部41,所述花型纱40通过所述针盘组件在所述底层20上以成圈的编织方式形成所述成圈部42,通过成圈部42将脱圈部41的根部进行锁紧,使得脱圈部42不易脱落,所述成圈部42对应第二线圈的位置沿着第二线圈延伸,在编织时,花型纱40与底纱60一起喂入针盘织针92内,针盘织针92携带同时携带着底纱60和花型纱40进行成圈编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本体100包括鞋头部13、形成在鞋头部13两侧的第一翼片11和第二翼片12,整个鞋面本体100呈前小后大的半船型结构。第一翼片11与第二翼片12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鞋舌口14和鞋口15,第一翼片11远离鞋头部13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部16,第二翼片12远离鞋头部13的另一端形成与第一连接部16配合的第二连接部17。在鞋面本体100组装至鞋底后,第一连接部16和第二连接部17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鞋面本体100围成具有三维空间的鞋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花型纱40为羊毛、羊绒或者涤纶高弹、锦纶高弹等具有柔软蓬松的纱线,本技术中,花型纱40也可以采用具有蓬松手感的其它纱线,以增强毛织花纹4的立体感。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毛织纹鞋面的制作工艺,包括由圆机一体编织的鞋面本体100,鞋面本体100包括面层10、底层20以及用于连接面层10与底层20的连接部30,所述面层10的上表面编织有毛织花纹4,毛织花纹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圆机的导纱机构,包括中心固定盘、安装在中心固定盘的外侧的护针板、用于将第一纱线引导至护针板的下方的导纱块、对应护针板设置的针筒织针和对应针筒设置的针盘织针,针盘织针和针筒织针垂直设置,中心固定盘和导纱块安装于双面圆机的机架上,导纱块上设有导纱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第二纱线引导至所述中心固定盘的外侧与针筒织针的针背侧之间的导纱轮,导纱轮的轮面上设有导纱槽,导纱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导纱杆上,在所述护针板的上侧设有安装块,安装块设有安装孔,导纱杆插至在安装孔中,在安装块上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一安装孔垂直设置,第一螺孔中穿设有顶紧螺钉,顶紧螺钉抵顶在导纱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圆机的导纱机构,包括中心固定盘、安装在中心固定盘的外侧的护针板、用于将第一纱线引导至护针板的下方的导纱块、对应护针板设置的针筒织针和对应针筒设置的针盘织针,针盘织针和针筒织针垂直设置,中心固定盘和导纱块安装于双面圆机的机架上,导纱块上设有导纱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第二纱线引导至所述中心固定盘的外侧与针筒织针的针背侧之间的导纱轮,导纱轮的轮面上设有导纱槽,导纱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导纱杆上,在所述护针板的上侧设有安装块,安装块设有安装孔,导纱杆插至在安装孔中,在安装块上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一安装孔垂直设置,第一螺孔中穿设有顶紧螺钉,顶紧螺钉抵顶在导纱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蔡永安,方伟霞,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百润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