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08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吸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前端的吸风管,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的离心风叶;粉碎机构,设置有交错切割组件用以粉碎落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交错切割组件作用,使得吹吸机能够有效对落叶以及一些硬质杂物进行粉碎性切割。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对设备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同时能够增大设备对杂质的收集量,降低更换清理次数,延长单次使用时间。

A kind of blowing suc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工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吹吸机。
技术介绍
吹吸机,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离心风叶、吸气管和排气管,落叶通过吸气管收集进入吹吸机的收集袋内。通常传统的吹吸机内的离心风叶设置在机壳内,而后通过电机带动离心风叶进行吹吸和粉碎。传统技术的不足在于:无法对坚硬/尖锐物进行剥离回收,坚硬/尖锐物可能会冲破收集袋或者对离心风叶结构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吸机,具有对落叶进行粉碎的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吹吸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前端的吸风管,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的离心风叶;粉碎机构,设置有交错切割组件用以粉碎落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工作时,转动离心风叶后将吸风管内产生负压,进而将地面上的落叶吸入。电机在转动离心风叶的同时通过一个粉碎机构形成一个切割区域,当落叶进入到该切割区域时,交错切割组件交错运行够将落叶进行粉碎。被粉碎的落叶再次被离心风叶吸入后通过通过作离心运动后进入到收集装置内进行收集存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交错切割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且位于吸风管末端的被动切割部、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前端的主动切割件;所述被动切割部包括多根周向分布的切割臂,所述主动切割件位于所述被动切割部前端且与所述切割臂形成切割区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切割件通过被电机转动,与被动切割部中的切割壁相互交错运行,形成一个切割区域,将经过该切割区域的落叶进行粉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吸风管的安装孔,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盒末端,所述主动切割部位于所述安装盒前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盒集成有电机、离心风叶以及设置在输出轴上的主动切割件,便于多个部件一次性安装于壳体内。同时能够将离心风叶收集的落叶集中在安装盒内做离心运动,而避免散落到壳体内的其他部件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被动切割部还包括环形板和定位环,所述切割臂末端设置在所述环形板内侧且前端设置于所述定位环上,所述环形板周向固定在所述安装盒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动切割部中的环形板与定位环将多根切割臂进行固定分布,使切割臂与主动切割件具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当主动切割件进行粉碎时该切割臂能够与主动切割件一同作用进而提高切割效率和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盒包括连接吸风管的第一盒体和固定电机的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被动切割部和所述吸风管放置的安装孔,所述吸风管前端抵紧在所述环形板外端面后将被动切割部与所述第一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吸风管和所述第一盒体通过连接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动切割部嵌设在第一盒体上的安装孔内,而后当通风过与第一盒体通过连接件固定时,通过吸风管将该被动切割部压紧在安装孔内,实现对被动切割部的固定,使得该被动切割部无需采用其他固定件进行固定,优化结构,减少整体零部件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板外侧分布有多个定位凸块,所述安装孔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凸块插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动切割部在安装孔内安装时,通过环形板上的定位凸块与安装孔上的定位槽相卡接,实现被动切割部在安装孔内周向固定,避免被动切割部与主动切割件同向或反向转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前端呈要腰型孔状,所述离心风叶和所述主动切割件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均呈轴向定位且周向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出轴前端设置成腰型孔状,使得插接在上面的离心风叶和主动切割件能够相对固定,实现被输出轴转动,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栓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盒体外侧两端均设置有接插柱,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接插柱插接的插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对接成壳体时,安装盒中的第二盒体外壁设置的接插柱能够分别插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实现安装盒在壳体内的固定安装。该结构使得操作人员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件进行对该安装盒的固定安装,优化了安装步骤,实现一次性将收集机构从壳体内拆装,同时不会对电机等其他零部件造成干扰。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主动切割件和被动切割部的共同作用,使得吹吸机能够有效对落叶以及一些硬质杂物进行粉碎性切割。一方面有效避免对设备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同时能够增大设备对杂质的收集量,降低更换清理次数,延长单次使用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去除第一壳体的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述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收集机构与第二壳体的位置关系图;图6是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吸风管;3、电机;4、离心风叶;5、输出轴;6、交错切割组件;7、被动切割部;8、主动切割件;9、切割臂;10、安装盒、10-1、安装管;11、安装孔;12、环形板;13、定位环;14、第一盒体;15、第二盒体;16、连接件;17、定位凸块;18、定位槽;19、接插柱;20、插接孔;21、收集机构;22、存物箱;22-1、连接管;22-2、弹性卡扣;23、过滤罩;24、过滤管;25、定位盖;26、过滤孔;27、出气孔;28、限位槽;29、定位卡扣;30、卸料盖;31、握持部;32、第一握持部;33、第二握持部;34、电池座;35、安装腔室;36、固定槽;37、条状凸起;38、管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吹吸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前端的吸风管2、设置在壳体1下端的收集机构2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粉碎机构,粉碎机构中的安装盒10前端连通有吸风管2,下端连通有收集机构21。通过电机3带动离心风叶4运行进而将从吸风管2吸入的落叶移送至收集机构21内,落叶等杂物在移送中,通过粉碎机构中的粉碎机构进行粉碎。参照图3和图4,壳体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两者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件进行相对固定,同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端形成有握持部31,握持部31包括设置有开关的第一握持部32、位于前侧且供操作人员额外选择性握持的第二握持部33,第二握持部33呈柱状体,通过该第二握持部33可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向的调整。另一方面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后方设置有一个电池座34,以实现对电机3进行供电。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对接时在后方形成一个安装腔室35,该安装腔室35与电池座34外轮廓相同,同时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固定槽36,通过该固定槽36对锂电池壳体1上的条状凸起37进行限位,最终实现对电池座34的固定安装,该方案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吸机,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前端的吸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n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5)的的离心风叶(4);/n粉碎机构,设置有交错切割组件(6)用以粉碎落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吸机,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前端的吸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
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5)的的离心风叶(4);
粉碎机构,设置有交错切割组件(6)用以粉碎落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切割组件(6)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且位于吸风管(2)末端的被动切割部(7)、设置于所述输出轴(5)前端的主动切割件(8);所述被动切割部(7)包括多根周向分布的切割臂(9),所述主动切割件(8)位于所述被动切割部(7)前端且与所述切割臂(9)形成切割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安装盒(10),所述安装盒(10)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吸风管(2)的安装孔(11),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安装盒(10)末端,所述主动切割部位于所述安装盒(10)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切割部(7)还包括环形板(12)和定位环(13),所述切割臂(9)末端设置在所述环形板(12)内侧且前端设置于所述定位环(13)上,所述环形板(12)周向固定在所述安装盒(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双庆杨亚男杨云波平述茂陶纪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霖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