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078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及方法,包括板体结构层,所述板体结构层上设置有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所述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两端的锚固区上分别设置有开槽,位于两开槽内设置有经张拉机构实现板体结构层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锚固组件。其中加固方法包括对板体锚固区上方的沥青层与铺装层开槽至结构层,在板体上的两端设置锚固,放置垫板及锚具,在垫板下结构层开设通向板底的45°斜孔;转向器设置在板底斜孔转向处;钢绞线两端分别通过转向器穿过两斜孔与锚具固定连接;钢绞线与锚具连接之后,对钢绞线两端进行张拉。该加固结构及方法可以解决常规体外预应力无法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加固的问题。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lab beam outside Highway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给桥梁的承载带来了许多隐患,使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结构性损伤越加严重。其次,上行桥的下部车辆通行对底板的撞击和冲击造成混凝土开裂和崩溃,预应力钢绞线断裂,这种情况的发生给桥梁造成了几乎不可修复的损伤;其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其整个服役期间,因受预应力钢绞线的应力松弛与锈蚀、滑移以及锚具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绞线的有效预应力下降,因此使结构出现刚度下降、损伤、挠度变大和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此时结构将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需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以恢复其使用功能。针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梁结构存在着上述的问题,如果采用常规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无法实现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因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的桥下空间有限,使用常规体外预应力加固后会使构件的使用截面变大,桥下的通过性变差。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板体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层上设置有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所述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两端的锚固区上分别设置有开槽,位于两开槽内设置有经张拉机构实现板体结构层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锚固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板体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层上设置有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所述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两端的锚固区上分别设置有开槽,位于两开槽内设置有经张拉机构实现板体结构层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锚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开至板体结构层上,所述锚固组件由垫板和锚具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放置于开槽的槽底部,垫板与槽底部形成向外侧倾斜的夹角,所述锚具连接于垫板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与槽底部的夹角向外侧倾斜30~60°,所述锚具为夹片式锚具。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包括设置于垫板下侧并通向板体结构层板底的斜孔,一端的锚具上连接有穿过斜孔的体外钢绞线,所述体外钢绞线经设置于板体结构层板底上的转向器穿入另一端的斜孔与对应的锚具固定并张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孔为设置于垫板下侧并通向板体结构层板底的30~60°通孔,斜孔开设在板体结构层的体内钢绞线之间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园沈圣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