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40054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油水分离材料,至少包括聚结层1和聚结层2,所述聚结层为亲水‑疏水纤维混合层,包括亲水纤维和选自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所述聚结层2为疏水纤维层,包括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分离效率高、过滤阻力低、效率稳定性强,且原料来源广泛,厚度适中,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A multilayer oil-water separation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和过滤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柴油中的水分会降低柴油的燃烧、润滑、安全等性能,造成发动部件的腐蚀和堵塞,并增加了燃烧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所以去除柴油中的水分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利用油水分离滤清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柴油中的水分,其中油水分离材料是决定滤清器油水分离性能的核心部件。传统的油水分离材料有预过滤油水分离材料和高效率油水分离材料两种形式。预过滤油水分离材料由植物纤维和疏水树脂组成,主要用于滤除柴油中尺寸较大的颗粒和水滴。高效率油水分离滤材主要由疏水的无纺布层和疏水的植物纤维层双层复合而成,主要用于滤除柴油中尺寸较小的颗粒和水滴。如公开号CN10279135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过滤介质,包括纤维层和与其接合的非编织的熔吹层构成,其中熔吹层是由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合成单纤维混合物组成的唯一的层制成。再如公开CN103874533A的中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油水分离材料,至少包括聚结层1和聚结层2,所述聚结层1占所述双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20%-80%,所述聚结层2占所述双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20%-80%;所述聚结层1为亲水-疏水纤维混合层,包括亲水纤维和选自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所述聚结层2为疏水纤维层,包括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1 CN 20181129492031.一种多层油水分离材料,至少包括聚结层1和聚结层2,所述聚结层1占所述双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20%-80%,所述聚结层2占所述双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20%-80%;所述聚结层1为亲水-疏水纤维混合层,包括亲水纤维和选自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所述聚结层2为疏水纤维层,包括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2.一种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包括聚结层1、聚结层2和聚结层3,所述聚结层3被设置于聚结层1的入流面侧,所述聚结层2被设置于所述聚结层1的出流面侧;所述聚结层3占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1%-40%,所述聚结层1占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20%-80%,余量为所述聚结层2;所述聚结层1和聚结层3为亲水纤维层或亲水-疏水纤维混合层,各自独立地包括亲水纤维和/或选自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所述聚结层2为疏水纤维层,包括疏水纤维和黏合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平均孔径为1-10μm;优选地,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平均孔径为6-8μm;
优选地,所述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厚度为0.8-1.5mm;更优选地,所述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厚度为0.9-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由聚结层1和聚结层2构成;所述聚结层1占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50%-80%,余量为所述聚结层2;所述聚结层1平均孔径为2-15μm,优选为8-12μm;所述聚结层2平均孔径为15-50μm,优选为15-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由聚结层3、聚结层1和聚结层2构成;所述聚结层3占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10%-30%,所述聚结层1占所述多层油水分离材料的总质量的50%-70%,余量为所述聚结层2;所述聚结层3平均孔径为2-15μm,优选为8-12μm;所述聚结层1平均孔径为10-30μm,优选为12-15μm;所述聚结层2平均孔径为15-50μm,优选为15-3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层1和聚结层3中,各自独立地,以纤维总绝干重计,所述疏水纤维占0-80%,所述黏合性纤维占5%-40%,剩余为所述亲水纤维;
优选地,所述聚结层1和聚结层3中,各自独立地,以纤维总绝干重计,所述疏水纤维占0-50%,所述黏合性纤维占10%-30%,剩余为所述亲水纤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结层1和聚结层3中,各自独立地,以纤维总绝干重计,所述疏水纤维占0-30%,所述黏合性纤维占15%-25%,剩余为所述亲水纤维;
特别优选地,所述聚结层1和聚结层3中,各自独立地,以纤维总绝干重计,所述疏水纤维占15-25%,所述黏合性纤维占15-25%,剩余为所述亲水纤维;
优选地,所述聚结层2中,以纤维总绝干重计,所述疏水纤维占50%-90%,剩余为所述黏合性纤维;
更优选地,所述聚结层2中,以纤维总绝干重计,所述疏水纤维占60%-90%,剩余为所述黏合性纤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结层2中,以纤维总绝干重计,所述疏水纤维占70%-85%,剩余为所述黏合性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油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层1、聚结层2和聚结层3中,所述疏水纤维各自独立地选自木棉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疏水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50μm,纤维长度为1-10mm;
优选地,所述聚结层1和聚结层3中,所述亲水纤维各自独立地选自玻璃棉、短切玻璃纤维、天丝、木浆纤维、草浆纤维和麻浆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亲水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2-10μm,纤维长度为1-10mm;
更优选地,所述亲水纤维为玻璃棉;
优选地,所述聚结层1、聚结层2和聚结层3中,所述黏合性纤维各自独立地选自双组份PET纤维、双组份PP/PE纤维、PVA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黏合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宋强唐敏梁云曾靖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