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86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33
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回热器,回热器的热源侧入口连接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后流体,回热器的热源侧出口连接冷却器的热源侧入口,冷却器的热源侧出口连接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的入口,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连接背压阀的入口,背压阀的出口连接气液固三相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固三相分离器的液相出口连接硫单质回收装置,硫单质回收装置的液相出口连接氨氮回收装置,氨氮回收装置的废水出口通过阻尼水泵A回接至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系统中不同压力对合成气分离,通过流动控制技术实现降压,降压后实现气液固三相产物在线分离及资源化回收。

Step by step flow control depressurization and wastewater reuse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政府意识到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可取,人民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收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能源利用和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我国也在积极推进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我国的能源分布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2018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消费比例约为59.5%,虽然消费占比近年来持续降低,但是BP预测中国203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占比51%,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因此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话题。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超临界水气化技术由美国麻省理工的Modell教授在1978年首次提出,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利用煤炭为原料,不需要干燥。超临界水(Tc≥373.95℃,Pc≥22.064MPa)作为气化的反应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热器(1),回热器(1)的热源侧入口连接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后流体,回热器(1)的热源侧出口连接冷却器(2)的热源侧入口,冷却器(2)的热源侧出口连接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3)的入口,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3)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气液分离器(4)的液相出口连接背压阀(6)的入口,背压阀(6)的出口连接气液固三相分离器(7)的入口,气液固三相分离器(7)的液相出口连接硫单质回收装置(8),硫单质回收装置(8)的液相出口连接氨氮回收装置(9),氨氮回收装置(9)的废水出口通过阻尼水泵A(10)回接至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热器(1),回热器(1)的热源侧入口连接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后流体,回热器(1)的热源侧出口连接冷却器(2)的热源侧入口,冷却器(2)的热源侧出口连接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3)的入口,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3)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气液分离器(4)的液相出口连接背压阀(6)的入口,背压阀(6)的出口连接气液固三相分离器(7)的入口,气液固三相分离器(7)的液相出口连接硫单质回收装置(8),硫单质回收装置(8)的液相出口连接氨氮回收装置(9),氨氮回收装置(9)的废水出口通过阻尼水泵A(10)回接至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1)的冷源侧通道为物料通道,所述冷却器(2)的冷源侧通道为冷却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的液相出口与背压阀(6)的入口之间设置有二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5),二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5)的入口连接气液分离器(4)的液相出口,出口连接背压阀(6)的入口,氨氮回收装置(9)的废水出口通过阻尼水泵B(11)回接至二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3)降压过后的流体压力根据气体在高压水中的溶解度确定,且高于该流体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高于大气压;所述二级流动控制降压装置(5)和背压阀(6)降压过后的流体压力高于该流体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逐级流控降压及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经过冷却器(2)后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众杨闯李艳辉张宝权李建娜张熠姝杨健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