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84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包括支撑框和抬起板,支撑框的下面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装设有滚轮座,支撑框上布设有螺杆,螺杆穿出滑孔且螺杆的一端通过螺母锁紧。向上锁紧螺母,使得垫环向上抵压抬起板,从而使得抬起板向上撑起中型机电设备,使得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支撑座离开地面,且通过横向多排抬起板支撑接触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支撑面积大,移动时中型机电设备更加稳定,通过均匀设置的防滑凸起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接触,增加软质片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配合阻力,限制中型机电设备前后移动,可将中型机电设备移动到其他位置,因而可稳定移动不同支撑座高度的中型机电设备。

A kind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obi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现有的中型机电设备,其下面设置多个支撑座,多采用板车托运,托运前,需要工人将整体中型机电设备抬起,然后将中型机电设备放置在板车上,通过支撑座支撑在板车的上端面,推动板车,即可将中型机电设备移动到其他位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由于不同中型机电设备的支撑座高度不同,当支撑座较高时,加之支撑座与板车上端接触面积小,因而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中型机电设备由于某一侧重心不稳而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容易造成中型机电设备由于某一侧重心不稳而倾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包括支撑框和抬起板,所述支撑框的下面装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装设有滚轮座,所述支撑框上布设有螺杆,所述抬起板上布设有滑孔,所述螺杆穿出滑孔且螺杆的一端通过螺母锁紧。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为方形框体结构,支撑柱为方形柱结构。优选的,所述抬起板为方形板结构。优选的,所述螺杆上、抬起板与螺母之间装设有垫环,垫环为圆环片结构。优选的,所述抬起板上装设有软质片,软质片为方形片结构,软质片上布设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半球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推动整体移动架,直至支撑框位于中型机电设备的上侧,且中型机电设备位于所有支撑柱围绕的空间内,然后再将抬起板从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内插入,并将软质片朝上,且将滑孔一一对应螺杆下端插入,然后再将垫环从螺杆的下端插入,最后将螺母旋入螺杆,向上锁紧螺母,使得垫环向上抵压抬起板,从而使得抬起板向上撑起中型机电设备,使得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支撑座离开地面,且通过横向多排抬起板支撑接触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支撑面积大,移动时中型机电设备更加稳定,通过均匀设置的防滑凸起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接触,增加软质片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配合阻力,限制中型机电设备前后移动,可推动整体移动架,可将中型机电设备移动到其他位置,因而可稳定移动不同支撑座高度的中型机电设备,解决了容易造成中型机电设备由于某一侧重心不稳而倾倒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滑凸起分布示意图。图中:1支撑框、2滚轮座、3螺杆、4抬起板、5滑孔、6垫环、7螺母、8软质片、9防滑凸起、101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包括支撑框1和抬起板4,支撑框1的下面装设有支撑柱101,支撑框1为方形框体结构,支撑框1横向设置,支撑柱101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在支撑框1的下端四侧,支撑框1和支撑柱101为熔铸一体件,支撑柱101为方形柱结构,支撑柱101上装设有滚轮座2,支撑柱101的下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滚轮座2的上端,滚轮座2的型号为JC-XHJ77,推动支撑柱101,通过四侧的滚轮座2在地面上滚动,可使整体移动架在地面上移动,支撑框1上布设有螺杆3,螺杆3的下端与地面的距离为4厘米,螺杆3的下端螺杆3分前后两排,且横向均匀设置在支撑框1的下端,螺杆3的上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支撑框1的下端,抬起板4为方形板结构,抬起板4的厚度为2厘米,单个抬起板4的前后侧各设置一个滑孔5,且滑孔5一一对应螺杆3的位置,滑孔5与螺杆3为滑动配合,抬起板4上布设有滑孔5,螺杆3上、抬起板4与螺母7之间装设有垫环6,垫环6为圆环片结构,垫环6套入螺杆3,螺杆3穿出滑孔5且螺杆3的一端通过螺母7锁紧,向上锁紧螺母7,使得垫环6向上抵压抬起板4,从而使得抬起板4向上撑起中型机电设备,使得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支撑座离开地面,且通过横向多排抬起板4支撑接触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支撑面积大,移动时中型机电设备更加稳定。参阅图1、图2和图3,抬起板4上装设有软质片8,抬起板4的上端中侧采用树脂胶粘接的方式连接软质片8的下端,软质片8的材质为氯丁橡胶,厚度1厘米,质地柔软,耐磨性好,当抬起板4向上抵压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时,通过软质片8的软接触,可减少抬起板4的上端对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硬抵压伤害,软质片8为方形片结构,软质片8上布设有防滑凸起9,防滑凸起9的高度为4毫米,实际使用时,抬起板4、软质片8和防滑凸起9累加高度可插入任何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内,防滑凸起9均匀设置在软质片8的上端面,与软质片8为注模一体件,通过均匀设置的防滑凸起9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接触,增加软质片8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配合阻力,限制中型机电设备前后移动,防滑凸起9为半球结构。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使用前,可将向下旋转螺母7,使得螺母7脱出螺杆3,并将垫环6从螺杆3上拉出,将抬起板4左右侧的滑孔5拉出螺杆3,然后推动整体移动架,通过四侧的滚轮座2在地面上滚动,可使整体移动架在地面上移动,直至支撑框1位于中型机电设备的上侧,且中型机电设备位于所有支撑柱101围绕的空间内,然后再将抬起板4从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内插入,并将软质片8朝上,且将滑孔5一一对应螺杆3下端插入,然后再将垫环6从螺杆3的下端插入,最后将螺母7旋入螺杆3,向上锁紧螺母7,使得垫环6向上抵压抬起板4,从而使得抬起板4向上撑起中型机电设备,使得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支撑座离开地面,且通过横向多排抬起板4支撑接触中型机电设备的下端,支撑面积大,移动时中型机电设备更加稳定,通过软质片8的软接触,可减少抬起板4的上端对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硬抵压伤害,通过均匀设置的防滑凸起9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接触,增加软质片8与中型机电设备下端的配合阻力,限制中型机电设备前后移动,可推动整体移动架,可将中型机电设备移动到其他位置,因而可稳定移动不同支撑座高度的中型机电设备,当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可向下旋转螺母7,由于中型机电设备自身的重力,中型机电设备不断下移,直至其下端的支撑座接触地面,重复上述动作,将抬起板4从螺杆3上拆除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包括支撑框(1)和抬起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下面装设有支撑柱(101),所述支撑柱(101)上装设有滚轮座(2),所述支撑框(1)上布设有螺杆(3),所述抬起板(4)上布设有滑孔(5),所述螺杆(3)穿出滑孔(5)且螺杆(3)的一端通过螺母(7)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包括支撑框(1)和抬起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下面装设有支撑柱(101),所述支撑柱(101)上装设有滚轮座(2),所述支撑框(1)上布设有螺杆(3),所述抬起板(4)上布设有滑孔(5),所述螺杆(3)穿出滑孔(5)且螺杆(3)的一端通过螺母(7)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移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为方形框体结构,支撑柱(101)为方形柱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创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