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旋转连接活动框两侧臂的中间位置;所述活动框两侧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右顶锥和左顶锥;所述活动框的后部中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部连接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铰接在机架后下方的横梁中央;所述机架底部两腿之间设置有装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机架底部设置装卸台的方案,此结构能够避免线盘撞击托板给设备结构带来的冲击;采用在活动框下方设置第一限位开关的方案,此结构能够防止活动框转动幅度过大造成的螺杆及与之连接的配件的损坏。
A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cable r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用来控制安装、连接设备或者输送电力。线缆生产完成后,被线缆收线机卷绕在线盘上。而线盘一般比较笨重,装卸费时费力,如果操作不当,容易损坏设备,甚至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采用在机架底部设置装卸台的方案,此结构能够避免线盘撞击托板给设备结构带来的冲击;采用在活动框下方设置第一限位开关的方案,此结构能够防止活动框转动幅度过大造成的螺杆及与之连接的配件的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旋转连接活动框两侧臂的中间位置;所述活动框两侧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右顶锥和左顶锥;所述活动框的后部中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部连接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铰接在机架后下方的横梁中央;所述机架底部两腿之间设置有装卸台。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框右侧臂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左侧立柱的左侧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半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上设置有两个凸块。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在左右两个立柱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前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板。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装卸台包括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两侧面的前部均设置有板轴;所述升降台内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四个角设置有滚轮,所述托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升降台的底面设置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放置在支撑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在机架底部设置装卸台的方案,此结构能够避免在拆卸线盘时线盘向下撞击托板给设备结构带来的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采用在活动框下方设置第一限位开关的方案,此结构能够防止活动框转动幅度过大造成的螺杆及与之连接的配件的损坏,避免了因工人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的左前视图。图2为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的右后视图。图3为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的装卸台上视图。图4为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的装卸台下视图。图5为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的装卸台下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的凸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右顶锥;3、活动框;4、螺杆;5、减速电机;6、立柱;7、拉杆;8、第一限位开关;9、左顶锥;10、装卸台;11、第二限位开关;12、支撑板;13、缓冲板;71、转轴;72、凸块;101、升降台;102、托板;103、弹簧;1011、板轴;1021、滚轮;102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6所示,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立柱6,立柱6顶部旋转连接活动框3两侧臂的中间位置;活动框3两侧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右顶锥2和左顶锥9,用来顶紧或松开线盘;所述活动框3的后部中间连接有螺杆4,螺杆4下部连接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铰接在机架1后下方的横梁中央;所述机架1底部两腿之间设置有装卸台10。所述活动框3右侧臂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8。所述左侧立柱6的左侧设置有拉杆7,拉杆7能够向前扳动;所述拉杆7的下半部连接转轴71;所述转轴71的上设置有两个凸块72。所述机架1的底部在左右两个立柱6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右侧前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11;所述支撑板12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板13,缓冲板13的材质为橡胶。所述装卸台10包括升降台101;所述升降台101两侧面的前部均设置有板轴1011,板轴1011安装在机架1底部两腿上两相应的槽中,升降台101能够绕板轴1011旋转;所述升降台101内部设置有托板102,托板102的四个角设置有滚轮1021,托板102能够在升降台101上左右移动;所述托板102靠近立柱6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022,能够防止线盘向后滚落下托板102;所述升降台101的底面设置有两个弹簧103,所述弹簧103放置在支撑板12上。当线盘未落在托板102上时,在弹簧103的支撑下,升降台101的底面距缓冲板13的距离为1-2毫米,此时升降台101的底面与第二限位开关11轻微接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图1-6所示,当安装线盘时,把线盘滚到托板102上,启动减速电机5,螺杆4开始旋转,推动活动框3后部升高前部降低,当右顶锥2和左顶锥9与线盘的中心孔在同一水平面时,关闭减速电机5,之后左顶锥9向右伸出,顶住线盘中心孔的左端,由于托板102的四个角安装有滚轮1021使其易于移动,左顶锥9轻松的将线盘向右顶紧在右顶锥2上,之后启动减速电机5,螺杆4推动活动框3后部降低前部升高,线盘向上离开托板102,当活动框3转动到需要的角度时,关闭减速电机5;如果工人忘记关闭减速电机5,在活动框3后部撞在第一限位开关8时减速电机5将自动关闭。当拆卸线盘时,启动减速电机5,螺杆4推动活动框3前部降低,当线盘落在托板102上并将其向下压时,托板102带动升降台101的底面触动第二限位开关11,减速电机5被自动关闭,在此过程中,线盘会继续向下运动1.5-2毫米,此时升降台101刚好压在缓冲板13上,缓冲板13为橡胶材料,能够减小线盘对托板102的冲击力,以及线盘对活动框3、螺杆4和减速电机5的冲击力;之后松开左顶锥9,人工推动线盘向左离开右顶锥2,之后向前滚动线盘使之脱离收线设备即可;如果线盘比较沉重,使得缓冲板13变形较大,导致升降台101后部比前部低,线盘将向后滚,被挡板1022挡住,此时人工将线盘向前滚会比较费力且难以控制,可以向前扳动拉杆7,转轴71上的凸块72将升降台101的后部向上顶起,由于杠杆的作用,可以通过拉杆7很容易的控制升降台101的角度,从而使线盘容易向前滚落。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立柱(6);所述立柱(6)的顶部旋转连接活动框(3)两侧臂的中间位置;所述活动框(3)两侧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右顶锥(2)和左顶锥(9);所述活动框(3)的后部中间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下部连接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铰接在机架(1)后下方的横梁中央;所述机架(1)底部两腿之间设置有装卸台(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立柱(6);所述立柱(6)的顶部旋转连接活动框(3)两侧臂的中间位置;所述活动框(3)两侧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右顶锥(2)和左顶锥(9);所述活动框(3)的后部中间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下部连接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铰接在机架(1)后下方的横梁中央;所述机架(1)底部两腿之间设置有装卸台(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3)右侧臂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线盘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立柱(6)的左侧设置有拉杆(7);所述拉杆(7)的下半部连接转轴(71);所述转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苗,
申请(专利权)人:德盛祥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