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永年专利>正文

一种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78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热水器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由至少一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所述金属吸热管从内向外在同一平面内依次缠绕成平板状,吸热板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呈平板状的电发热体,所述电发热体与吸热板之间设有云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在吸热管的一端通入水,通电的电发热体将热能传递给吸热管内的水,升温后的水从吸热管另一端流出,由于吸热管吸热行程长,可以充分吸热,由于电发热体与吸热管由云母板相隔离,云母板绝缘性好,能耐受高压,其使用可靠性好,使用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制成即开即热的热水器使用,也可做成大功率的电热水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电加热器,其采用金属管中设置电热丝等构成,在电热丝和金属管之间充填氧化镁粉作传热介质和绝缘介质,这种电加热管置于储水箱中加热时,易发生漏电事故,漏电事故的原因在于电热丝偶尔烧断,在熔断时,透过氧化镁粉间隙造成击穿放电,使金属管带电,从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器,需要设置储水箱,储水箱体积大,散热面大,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水器,使其用于加热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由至少一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所述金属吸热管从内向外在同一平面内依次缠绕成平板状,吸热板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呈平板状的电发热体,所述电发热体与吸热板之间设有云母板。本技术使用时,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折弯缠绕成行程较长的流道,在吸热管的一端通入水,并给电发热体通电,电发热体发热并将热能传递给传热板,进而传递给吸热管内的水,使水温度升高,并从吸热管另一端流出,由于吸热管吸热行程长,可以充分吸热,由于电发热体设置在吸热管外,并由云母板相隔离,云母板具有良好绝缘性,能耐受在几千伏的高压而不被击穿,其使用可靠性好,使用更加安全。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制成即开即热的热水器使用,无需设置储水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热板至少为相叠置的两层,相邻吸热板的两相向面之间设置有呈平板状电发热体。两吸热板可以共用一个电发热体,电发热体两面传热,使传热效果更好,以该方式可以制成体积小,功率大,结构更加紧凑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吸热板可以由奇数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吸热管的起端位于吸热板中心,吸热管末端位于吸热板外边缘,各吸热管之间串并联连接。所述吸热板也可以由偶数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所述吸热管并列缠绕成回形,位于回形中心的吸热管起端两两就近相连。上述两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空间利用合理。所述电发热体可以包括云母支撑板和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顺序缠绕在云母支撑板表面;电发热体也可以是在同一平面内呈之字形往复排列的电热元件;所述电发热体还可以为在同一平面内呈尾端相连的双头螺旋形排列电热元件;或者,所述电发热体为在同一平面内呈尾端相连的双头回形排列的电热元件。电热元件为断面成圆形的电热丝,也可以为断面成矩形的电热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吸热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电发热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电发热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吸热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吸热板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吸热板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吸热板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电发热体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热片,2云母板,3进水口,4上夹板,5下夹板,6吸热板,7出水口,8云母支撑板,9金属吸热管,10电发热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为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吸热板6,所述吸热板6由一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9构成,金属吸热管9从中心向外呈回形顺序折弯缠绕成平板状,吸热板6的一个面上设有呈平板状的电发热体,所述电发热体与吸热板6之间设有云母板2;金属吸热管9的一端位于绕成的吸热板6的中心,作为出水口7,另一端位于吸热板6外边缘,作为进水口3,进水口3和出水口7可以互换,其效果等同;电发热体由云母支撑板8和电热元件1构成,电热元件1顺序缠绕在云母支撑板8的表面,缠绕后的电热元件的边与边之间留有间隙,以避免短路,为使其发热均匀,电热元件1宜均匀排布,电热元件可为断面成圆形的电热丝或断面成矩形的电热片。为避免向外散热,造成热量浪费,上述吸热板和相应的电发热体设置在一上夹板4和下夹板5之间,上夹板4和下夹板5可将装置良好固定。实施例2如图4、5,为又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吸热板6,所述吸热板6由一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所述金属吸热管从中心向外在同一平面内依次缠绕成平板状,吸热板6的上下两面上均设有呈平板状的电发热体10,所述电发热体10与吸热板6之间设有云母板2;吸热板6由一根方形的金属吸热管从中心向外呈回形折弯而成,金属吸热管的一端位于绕成的吸热板6的中心,为出水口7,另一端位于吸热板6外边缘,为进水口3;电发热体由电热元件1构成,电热元件1在同一平面内呈之字形往复排列,为绝缘的需要,在电热元件的外侧也设有云母板2,为使其发热均匀,电热元件1等间距排布,电热元件可为断面成圆形的电热丝或断面成矩形的电热片。实施例3如图6,第三种电热水器,包括三层相叠置的吸热板6,相邻吸热板的两相向面之间设有平板状电发热体10,电发热体10和吸热板之间设有云母板,吸热板由两根方形的吸热管构成,两吸热管从内向外在同一平面内并绕成回形,位于吸热板中部的两吸热管端部相连,不同层的吸热管之间可进行串并联连接。本技术使用时,方形的吸热管绕成行程较长的流道,在吸热管的一端通入水,并给电发热体通电,电发热体发热并将热能传递给传热板,进而传递给吸热管内的水,使水温度升高,由于水的吸热行程长,可以充分吸热,使水温升高,本技术可以做成功率较大的电热水器。上述实施例中,吸热板可以如图7所示采用一根截面呈方形的吸热管9在同一平面内从中心向外呈螺旋形缠绕而成,进水口3位于外周,出水口7位于中心;也可以如图8所示,由两根截面呈方形的吸热管9在同一平面内从中心向外呈螺旋形缠绕而成,两吸热管的起端位于吸热板的中央并相互连接,其中一根吸热管的末端作为进水口3,另一根的末端作为出水口7;吸热板还可以如图9所示,由两吸热管9成回形缠绕而成,回形中部的两吸热管的起端相连,两吸热管的尾端位于回形的外围,分别形成进水口3、出水口7;吸热板也还可以如图10所示,由四根吸热管构成,四根吸热管9在同一平面内呈回形缠绕,位于回形中心的吸热管起端两两就近相连,在回形外周分别形成两进水口3、两出水口7。电发热体也可以电热元件在同一平面内呈尾端相连的双头螺旋形排列而成;电发热体还可以由电热元件在同一平面内呈尾端相连的双头回形排列而成,如图11,由电热片1在两云母板之间呈尾端相连的双头回形排列而成。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吸热板可由奇数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吸热管的起端位于吸热板中心,吸热管末端位于吸热板外边缘,各吸热管之间串并联连接。所述吸热板也可由偶数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吸热管并列缠绕成回形,位于回形中心的吸热管起端两两就近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由至少一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所述金属吸热管从内向外在同一平面内依次缠绕成平板状,吸热板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呈平板状的电发热体,所述电发热体与吸热板之间设有云母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至少为相叠置的两层,相邻吸热板的两相向面之间设置有呈平板状的电发热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呈圆形缠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呈回形缠绕。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由至少一根截面呈矩形的金属吸热管构成,所述金属吸热管从内向外在同一平面内依次缠绕成平板状,吸热板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呈平板状的电发热体,所述电发热体与吸热板之间设有云母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年
申请(专利权)人:黄永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