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的微生物。而这些外界的微生物很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接触等途径进而进入人体引起疾病。而在南方等潮湿地区,由于纺织纤维的易吸水性,使得衣物不容易干燥,导致衣服容易发霉。因此部分纤维会增加抗菌剂以保证其抗菌性能,降低人感染和衣物发霉的概率。目前的方法通常是抗菌剂浸渍纤维,使得其具有抗菌性,但是这种方式抗菌剂很容易溶出,清洗几次后抗菌效果即几乎不会存在,即抗菌时效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首次根据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的优点和特色,将含季胺官能团聚合物分子链应用于天然植物纤维修饰中,赋予植物纤维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通过结合物分子链调控,实现聚合物对纤维表面改性,拓宽植物纤维使用范围,提高了其使用价值。一种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天然植物纤维在碱性溶液中浸泡至润胀,然后清水清洗后冷冻干燥得到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n步骤二、将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混合并调节pH值至4-7,搅拌并于25℃下反应1-24h得到表面巯基化植物纤维改性材料;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0.1-5:100;/n步骤三、将表面巯基化植物纤维改性材料、烯基季胺盐单体、引发剂加入到体积比为1:1乙醇和纯水混合液中,调节pH值为7.5-11,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天然植物纤维在碱性溶液中浸泡至润胀,然后清水清洗后冷冻干燥得到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
步骤二、将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混合并调节pH值至4-7,搅拌并于25℃下反应1-24h得到表面巯基化植物纤维改性材料;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0.1-5:100;
步骤三、将表面巯基化植物纤维改性材料、烯基季胺盐单体、引发剂加入到体积比为1:1乙醇和纯水混合液中,调节pH值为7.5-11,在紫外灯照射下反应0.5-3h发生巯烯点击反应得到抗菌植物纤维;其中,表面巯基化植物纤维改性材料、烯基季胺盐单体、引发剂的质量比为2-10:1-5:0.1-0.5;表面巯基化植物纤维改性材料、烯基季胺盐单体、引发剂的总质量与乙醇和纯水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1-0.5Kg/L;
步骤四、将抗菌植物纤维与聚合物基体材料共混,熔融挤出,即制备得到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植物纤维与聚合物基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30:70-9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西兰,靳进波,宋季岭,龙雪彬,熊一鸣,石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