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类以生物材料为基础,具有三维结构的细胞载体,是组织工程的三要素之一,对组织工程学具有重要的作用。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机械强度,适宜的三维空间结构和一定的生物学活性等特点,其中,连通的孔结构和较高的孔隙率对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重要的意义。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方法的开发和性能的提升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主要包括气体发泡、纤维粘结、三维打印、相分离、冷冻乳化干燥、静电纺丝、溶剂浇铸与颗粒沥滤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等。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由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无有机溶剂或成孔剂残留,可保持生物分子活性等其它技术无法同时实现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新型制备技术。然而,与其他制备技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得的支架泡孔密闭、孔隙率低使得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支架材料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过程中,往聚合物原料中添加氧化铁颗粒作为发泡过程的成核剂;其中,所述氧化铁颗粒的加入量为聚合物原料质量的5%~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过程中,往聚合物原料中添加氧化铁颗粒作为发泡过程的成核剂;其中,所述氧化铁颗粒的加入量为聚合物原料质量的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铁颗粒的粒径为10~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原料为聚酯类聚合物,包括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或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聚合物粉末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模片;
(2)将模片放置于高压釜内,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真,张溢,孙剑飞,周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