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速凝剂是一种少量添加于水泥混凝土中就能显著提高水泥凝结速度的化学外加剂,也称为促凝剂。通过添加水泥速凝剂可以增加喷射混凝土依次喷涂厚度,缩短二次喷射的时间间隔,同时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以便及时提供支护抗力。通常水泥速凝剂被广泛应用于具有快速凝结快速变硬要求的施工场所,例如地下采矿、井巷支护、交通隧道、场建、水利水电、涵洞、引水洞等地下工程的喷射混凝土施工及紧急修补等工程。目前,市场上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在喷涂是由于喷涂厚度过厚会出现流挂现象,因此多是通过多次喷涂来达到防火的目的,但是每次喷涂后又必须间隔4-8个小时后才能进行下次喷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量,造成施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为双组份体系,分别为组分A和组分B,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为双组份体系,分别为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100份、聚苯乙烯颗粒0-30份、纤维1-15份、蛭石0-30份、铝酸三钙50-100份、半水石膏30-50份、石墨1-5份、α-烯烃磺酸钠1-5份、水泥外加剂1-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份、填料1-3份;组分B为改性氢氧化铝,组分B占组分A重量的5-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为双组份体系,分别为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100份、聚苯乙烯颗粒0-30份、纤维1-15份、蛭石0-30份、铝酸三钙50-100份、半水石膏30-50份、石墨1-5份、α-烯烃磺酸钠1-5份、水泥外加剂1-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份、填料1-3份;组分B为改性氢氧化铝,组分B占组分A重量的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为双组份体系,分别为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60-90份、聚苯乙烯颗粒10-22份、纤维5-12份、蛭石8-22份、铝酸三钙60-80份、半水石膏40-50份、石墨2-5份、α-烯烃磺酸钠2-4份、水泥外加剂2-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填料2-3份;组分B为改性氢氧化铝,组分B占组分A重量的8-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为双组份体系,分别为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80份、聚苯乙烯颗粒17份、纤维10份、蛭石12份、铝酸三钙80份、半水石膏45份、石墨4份、α-烯烃磺酸钠3份、水泥外加剂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份、填料2份,该速凝剂还包括粉煤灰3份;组分B为改性氢氧化铝,组分B占组分A重量的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为经改性的可膨胀型石墨,经改性的可膨胀型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级蒙脱石、可膨胀型石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0℃反应2h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制得经改性的可膨胀型石墨,其中,纳米级蒙脱石、可膨胀型石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例为5: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速凝性能的水泥基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半水石膏为α-半水石膏,所述的α-半水石膏的制备方法为:将大块的二水石膏破碎成粉末,向粉末中喷洒防腐水溶液后将其加入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通入高压蒸汽,6h后取出陈化并经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梵迦德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