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召利专利>正文

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58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水质检测及调节;S2:初步脱氮,包括依次进行的: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缺氧处理;S3:通过微生物脱氮进行二次脱氮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厌氧处理将乳品废水中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好氧处理将氨氮进行硝化,缺氧处理对废水进行初步脱氮;通过微生物脱氮进行二次脱氮处理;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充分(深度)脱氮,具有脱氮效果好的优点。

Deep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of dairy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氮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乳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乳制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排放量也越来越多。乳品废水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含有颗粒物、胶体物质、营养物质等,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周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目前通过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现有乳品废水脱氮工艺通常仅通过添加脱氮添加剂进行脱氮,具有脱氮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水质检测及调节;S2:初步脱氮,包括依次进行的: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缺氧处理;S3:通过微生物脱氮进行二次脱氮处理。优选的,所述调节包括PH调节和温度调节,使得进入所述厌氧处理的废水的PH为7-8,温度为25-35℃;所述缺氧处理的废水的PH为7-8,温度为25-35℃。优选的,所述S2和S3均通过复合脱氮装置脱氮,所述复合脱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厌氧区域、好氧区域和缺氧区域,所述厌氧区域和好氧区域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好氧区域和缺氧区域通过第二水管连通;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生物脱氮区域,所述生物脱氮区域与缺氧区域通过第三水管连通。优选的,所述复合脱氮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第一挡板靠近箱体左侧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将箱体左到右依次分为厌氧区域、好氧区域和缺氧区域,所述第一挡板上部设有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所述第二水管;第四挡板、第五挡板、第六挡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四挡板位于第三挡板右侧,所述第四挡板、第五挡板、第六挡板将第五挡板右侧和箱体右侧之间依次分为:缓冲区域、微生物预反应区域、曝气反应区域、沉淀区域,所述生物脱氮区域包括上述缓冲区域、微生物预反应区域、曝气反应区域、沉淀区域,所述第四挡板、第六挡板上端开口,所述第五挡板中部开口;曝气连接管道,设置在曝气反应区域下端,所述曝气连接管道侧壁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曝气连接管道与曝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三水管为三通管,一端连接在第三挡板上与缺氧区域连通,另两端分别伸入缓冲区域和微生物预反应区域。优选的,所述复合脱氮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箱体位于微生物预反应区域顶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部与箱体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下部位于微生物预反应区域内,且所述第一转轴下部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缺氧区域设置三相分离器;好氧区域设有加热器。优选的,还包括第七挡板和第四水管,一端与第五挡板靠近第四挡板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挡板靠近第五挡板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挡板和第七挡板之间为第一反应区,所述第七挡板和第五挡板之间为第二反应区;所述微生物反应区域设有微生物填料,所述微生物填料包括:含有厌氧微生物的填料、含有好氧反微生物的填料,所述含有厌氧微生物的填料设置在第二反应区,所述含有好氧微生物的填料设置在第一反应区;所述第三水管伸入微生物预反应区域的一端伸入第一反应区;所述第四水管设置在第七挡板下部,所述第四水管连通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五挡板中部开口设有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连接有第五电磁阀。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复合脱氮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外,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电源;所述生物脱氮区域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厌氧区域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回水管均连接有流速传感器,所述生物脱氮区域的出水口设置氮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氮含量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厌氧区域、好氧区域、缺氧区域、生物脱氮区域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供电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开关,为按键开关,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负电源端连接以及接地,所述电源正极与控制器正电源端连接;第三电阻,第一端与控制器负电源端连接;第二二极管,正极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电阻,一端与第二二极管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第二端连接;第三二极管,正极与第三电阻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负极连接;第四电容,一端与第三二极管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继电器,第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二端连接第三二极管负极;第一二极管,负极连接电源正极;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正极,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负极以及继电器第二端;所述流速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第五电阻,一端与流速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一端与流速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一端与第五电阻另一端连接以及接地;第二比较器,正输入端与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一端与第四电阻另一端连接以及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七电阻另一端与第二比较器正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一端连接第二比较器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二比较器输出端;第八电阻,一端连接第二比较器负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第十电阻,第一端连接第二比较器输出端;第九电阻,一端连接第二比较器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第二端;第一比较器,负输入端连接第十电阻第二端,正输入端与流速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一端与第一比较器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比较器输出端连接;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比较器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复合脱氮装置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加料箱,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顶端;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均竖直设置在加料箱顶端,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的固定端与加料箱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下端均与对应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需要搅拌的区域顶端,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第四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三固定块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侧;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杆,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下部与第四固定块转动连接;搅拌轴,竖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水质检测及调节;/nS2:初步脱氮,包括依次进行的: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缺氧处理;/nS3:通过微生物脱氮进行二次脱氮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水质检测及调节;
S2:初步脱氮,包括依次进行的: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缺氧处理;
S3:通过微生物脱氮进行二次脱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包括PH调节和温度调节,使得进入所述厌氧处理的废水的PH为7-8,温度为25-35℃;
所述缺氧处理的废水的PH为7-8,温度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和S3均通过复合脱氮装置(1)脱氮,所述复合脱氮装置(1)包括:
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设有厌氧区域(141)、好氧区域(151)和缺氧区域(161),所述厌氧区域(141)和好氧区域(151)通过第一水管(12)连通,所述好氧区域(151)和缺氧区域(161)通过第二水管(13)连通;
所述箱体(11)内还设有生物脱氮区域,所述生物脱氮区域与缺氧区域(161)通过第三水管(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脱氮装置(1)还包括:
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第三挡板(16),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11)内,第一挡板(14)靠近箱体(11)左侧设置,所述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第三挡板(16)将箱体(11)左到右依次分为厌氧区域(141)、好氧区域(151)和缺氧区域(161),所述第一挡板(14)上部设有所述第一水管(12),所述第二挡板(15)上设有所述第二水管(13);
第四挡板(18)、第五挡板(19)、第六挡板(110),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11)内,所述第四挡板(18)位于第三挡板(16)右侧,所述第四挡板(18)、第五挡板(19)、第六挡板(110)将第五挡板(19)右侧和箱体(11)右侧之间依次分为:缓冲区域(181)、微生物预反应区域(191)、曝气反应区域(111)、沉淀区域(112),所述生物脱氮区域包括上述缓冲区域(181)、微生物预反应区域(191)、曝气反应区域(111)、沉淀区域(112),所述第四挡板(18)、第六挡板(110)上端开口,所述第五挡板(19)中部开口;
曝气连接管道(118),设置在曝气反应区域(111)下端,所述曝气连接管道(118)侧壁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曝气连接管道(118)与曝气装置连通;
所述第三水管(17)为三通管,一端连接在第三挡板(16)上与缺氧区域(161)连通,另两端分别伸入缓冲区域(181)和微生物预反应区域(1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驱动电机(113),设置在箱体(11)位于微生物预反应区域(191)顶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3)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
第一转轴(114),所述第一转轴(114)上部与箱体(11)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4)上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13)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4)下部位于微生物预反应区域(191)内,且所述第一转轴(114)下部设有搅拌叶片(119);
所述缺氧区域(161)设置三相分离器;
好氧区域(151)设有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七挡板(115)和第四水管(116),一端与第五挡板(19)靠近第四挡板(18)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挡板(18)靠近第五挡板(19)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挡板(18)和第七挡板(115)之间为第一反应区(1151),所述第七挡板(115)和第五挡板(19)之间为第二反应区(1152);
所述微生物反应区域设有微生物填料,所述微生物填料包括:含有厌氧微生物的填料、含有好氧反微生物的填料,所述含有厌氧微生物的填料设置在第二反应区(1152),所述含有好氧微生物的填料设置在第一反应区(1151);
所述第三水管(17)伸入微生物预反应区域(191)的一端伸入第一反应区(1151);
所述第四水管(116)设置在第七挡板(115)下部,所述第四水管(116)连通第一反应区(1151)和第二反应区(1152);
所述第五挡板(19)中部开口设有第五水管(192),所述第五水管(192)连接有第五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管(12)和第二水管(13)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水管(17)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复合脱氮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设置在箱体(11)外,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电源;
所述生物脱氮区域设有回水管(117),所述回水管(117)与所述厌氧区域(141)连通,所述回水管(117)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水管(12)、第二水管(13)、第三水管(17)、回水管(117)均连接有流速传感器,所述生物脱氮区域的出水口设置氮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氮含量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厌氧区域(141)、好氧区域(151)、缺氧区域(161)、生物脱氮区域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乳品废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供电电路与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利塔怀忠房丰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召利塔怀忠房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