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状真菌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颗粒污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状真菌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处理是水污染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普遍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剩余污泥量大,运行费用高。相对于普通活性污泥和传统生物膜,好氧颗粒污泥具有结构致密、生物量大、沉降性能优异、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公告号为CN10728545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培养好的好氧颗粒污泥在SBR反应器中可以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在该现有技术中,SBR反应器在运行时按照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的方式运行,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为6h,其中进水4-6min,曝气337-343min,沉淀9-11min,排水4-6min,曝气量为80-120L/h。可以看出,在好氧颗粒污泥对污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曝气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至关重要。曝气一般采用曝气设备将空气曝入污水中,一般的曝气量达到80-120L/h,长时间、大流量的曝气作业会产生巨大的能耗,这已经成为颗粒污泥法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状真菌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培养装置内接种厌氧颗粒污泥;/n2)丝状真菌培养:包括依次进行进水、厌氧、静置、好氧处理;厌氧处理时不曝气或曝气量不大于0.1L/min,好氧处理时的曝气量不大于0.1L/min;所述进水的体积不大于培养装置运行体积的50%;/n3)循环培养:重复步骤2)1-3次;/n4)静置、排水;/n5)重复步骤2)-步骤4),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状真菌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培养装置内接种厌氧颗粒污泥;
2)丝状真菌培养:包括依次进行进水、厌氧、静置、好氧处理;厌氧处理时不曝气或曝气量不大于0.1L/min,好氧处理时的曝气量不大于0.1L/min;所述进水的体积不大于培养装置运行体积的50%;
3)循环培养:重复步骤2)1-3次;
4)静置、排水;
5)重复步骤2)-步骤4),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状真菌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厌氧、静置、好氧处理的时间之比为10-20:25-3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俊锋,程文静,孙意忱,迟媛媛,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