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书斌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49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22
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体及显示装置;所述瓶体上设置有第一磁体,显示装置上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吸附连接以使显示装置设置在瓶体上。所述瓶体侧部设置有凹部,第一磁体设置在凹部内,显示装置嵌装在凹部内并覆盖在第一磁体的前部。所述凹部包括设置在瓶体侧部的第一凹槽和连接在第一凹槽后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第二凹槽的背面上,显示装置嵌装在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瓶体和显示装置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吸附连接进行安装,不需要采用卡扣卡槽的结构形式,有利于显示装置的重复利用。

A new type of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瓶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瓶子。
技术介绍
对比文件1: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675017U公开了一种带显示装置的瓶子,包括瓶本体,瓶本体包括瓶身和与瓶身连接的颈部,瓶身的表面设置有凹口,凹口内设置有卡位,凹口设置有与卡位卡接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底壳和与底壳连接的透明面盖,底壳与透明面盖之间设置有电显屏幕,底壳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卡位卡接的凸出部。电显屏幕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的若干个LED灯珠,柔性电路板连接有锂电池。柔性电路板的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操作按钮,柔性电路板的两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锂电池的电池座,底壳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座的凹槽。凹口为半圆形,显示装置与凹口匹配,显示装置的外表面与瓶身的外表面平齐。问题在于,其瓶身和显示装置之间通过卡位和凸出部固定连接,多次拆装显示装置后,显示装置的凸出部存在磨损和变形,使显示装置不能稳定地安装在瓶身上,不利于显示装置的重复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比文件2: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688608U公开了一种设有LED发光标签的容器,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上设有LED发光标签,LED发光标签包括LED阵列、与LED阵列连接并控制LED阵列发光时间及发光间隔的控制器和电池,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LED阵列、控制器和电池封装在标签外壳中。容器本体具有凹槽部,凹槽部的两端具有卡槽部,卡槽部的深度大于凹槽部的深度;标签外壳的形状与凹槽部及卡槽部的形状相匹配。问题在于,其标签外壳通过与卡槽部形状匹配的结构与容器本体固定连接。即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存在相同的问题,瓶体和显示装置之间均通过卡扣卡槽的结构形式进行连接安装。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瓶子,其瓶体和显示装置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吸附连接进行安装,不需要采用卡扣卡槽的结构形式,有利于显示装置的重复利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体及显示装置;所述瓶体上设置有第一磁体,显示装置上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吸附连接以使显示装置设置在瓶体上。所述瓶体侧部设置有凹部,第一磁体设置在凹部内,显示装置嵌装在凹部内并覆盖在第一磁体的前部。所述凹部包括设置在瓶体侧部的第一凹槽和连接在第一凹槽后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第二凹槽的背面上,显示装置嵌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沿横向居中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后部;所述第一凹槽的水平截面呈弧形状,第二凹槽呈长方体状。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背面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凸出部,凸出部嵌装入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一磁体相对设置。所述凸出部内设置有贯通凸出部前面的第二腔体,第二磁体设置在第二腔体的背面上。所述壳体包括后壳及安装在后壳前部的面盖;所述凸出部连接在后壳的背面上,面盖和后壳之间围成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腔体。所述后壳包括弧形背板、设置在弧形背板上部和下部的第一安装板及设置在弧形背板左侧和右侧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接,凸出部连接在弧形背板上,面盖呈弧形状;所述面盖覆盖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面盖后表面设置有位于面盖边缘内侧并伸入后壳内的定位凸框,显示面板设置在定位凸框内,第一安装板内侧设置有与定位凸框抵靠连接的定位台阶部;所述面盖和后壳之间通过扣合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和后壳之间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磁体前部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的前部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控制板和供电电池均位于第二腔体内,控制板通过线路分别与显示面板和供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磁体前部和控制板后部之间设置有铁片或其他可以被磁铁吸附的金属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A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面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面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4B部局部放大图。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4,本新型瓶子,包括瓶体1及显示装置2;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第一磁体3,显示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磁体4;所述第一磁体3与第二磁体4之间吸附连接以使显示装置2设置在瓶体1上。本技术瓶体1和显示装置2通过第一磁体3与第二磁体4的吸附连接进行安装,不需要采用卡扣卡槽的结构形式,显示装置2拆装方便,且显示装置2多次拆装后,不会有磨损和变形的情况,有利于显示装置2的重复利用。第一磁体3的前表面可设置有金属材质的装饰铭牌,使得显示装置2从瓶体1上拆卸下来后,第一磁铁3不会直接外漏,瓶体1整体仍保持美观。瓶体1可为圆柱状或者长方体状。进一步地,所述瓶体1侧部设置有凹部5,第一磁体3设置在凹部5内,显示装置2嵌装在凹部5内并覆盖在第一磁体3的前部,实现第一磁体3和显示装置2的定位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凹部5包括设置在瓶体1侧部的第一凹槽6和连接在第一凹槽6后部的第二凹槽7;所述第一磁体3设置在第二凹槽7的背面上,显示装置2嵌装在第一凹槽6内。第一磁体3和第二凹槽7的配合以及显示装置2与第一凹槽6配合实现第一磁体3和显示装置2的定位安装。所述第一磁体3和第二凹槽7之间设置有粘接胶层,第一磁体3通过粘接胶层固接在第二凹槽7上;或者,第二凹槽7的形状与第一磁体3的形状相匹配,第一磁体3直接嵌装固定在第二凹槽7内,本实施例中,采用该种固定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7沿横向居中设置在第一凹槽6的后部;所述第一凹槽6的水平截面呈弧形状,第二凹槽7呈长方体状。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背面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凸出部9,凸出部9嵌装入第二凹槽7内并与第一磁体3相对设置。凸出部9呈长方体状,凸出部9和第二凹槽7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2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9内设置有贯通凸出部9前面的第二腔体10,第二磁体4设置在第二腔体10的背面上。同理,所述第二磁体4和第二腔体10之间设置有粘接胶层,第二磁体4通过胶水层固接在第二腔体10上。或者,所述第二磁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及显示装置(2);/n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第一磁体(3),显示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磁体(4);/n所述第一磁体(3)与第二磁体(4)之间吸附连接以使显示装置(2)设置在瓶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及显示装置(2);
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第一磁体(3),显示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磁体(4);
所述第一磁体(3)与第二磁体(4)之间吸附连接以使显示装置(2)设置在瓶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侧部设置有凹部(5),第一磁体(3)设置在凹部(5)内,显示装置(2)嵌装在凹部(5)内并覆盖在第一磁体(3)的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5)包括设置在瓶体(1)侧部的第一凹槽(6)和连接在第一凹槽(6)后部的第二凹槽(7);
所述第一磁体(3)设置在第二凹槽(7)的背面上,显示装置(2)嵌装在第一凹槽(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7)沿横向居中设置在第一凹槽(6)的后部;
所述第一凹槽(6)的水平截面呈弧形状,第二凹槽(7)呈长方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2)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背面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凸出部(9),凸出部(9)嵌装入第二凹槽(7)内并与第一磁体(3)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9)内设置有贯通凸出部(9)前面的第二腔体(10),第二磁体(4)设置在第二腔体(10)的背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后壳(11)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书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