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及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48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第一结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的连接块以及连接于连接块的限位块,连接块具有第一连接面,限位块连接于第一连接面并向外延伸;第二结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块的固定块,固定块具有与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块的限位槽,限位槽具有尾端抵靠面;限位块具有首端位置及抵靠于尾端抵靠面的尾端位置,当限位块位于尾端位置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盒体,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限位槽限制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转动角度,防止第一壳体在相对于第二壳体转动过程中边沿卷曲损坏。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及盒体
本技术属于机械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盒体。
技术介绍
市面上大多数盒体均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以及能够盖合于开口并与第一壳体铰接的第二壳体,但是当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转动到极限位置时,通常是通过将第一壳体的边沿抵顶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来限制第一壳体的转动,这种设置在长时间使用后易使得第一壳体的出现卷边,造成第一壳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盒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将第一壳体的边沿抵顶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来限制第一壳体的转动的设置在长时间使用后易使得第一壳体的出现卷边,造成第一壳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的连接块以及连接于连接块的限位块,所述连接块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并向外延伸;第二结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固定块于其所述第二连接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结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的连接块以及连接于连接块的限位块,所述连接块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并向外延伸;/n第二结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固定块于其所述第二连接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尾端抵靠面;/n其中,所述限位块具有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所在的首端位置及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打开时抵靠于所述尾端抵靠面的尾端位置,当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尾端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呈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的连接块以及连接于连接块的限位块,所述连接块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并向外延伸;
第二结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固定块于其所述第二连接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尾端抵靠面;
其中,所述限位块具有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所在的首端位置及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打开时抵靠于所述尾端抵靠面的尾端位置,当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尾端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连接块相对于所述固定块转动时在所述首端位置及所述尾端位置之间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还具有首端抵靠面,所述限位块能够在其处于所述首端位置时抵靠于所述首端抵靠面,并在所述连接块相对于所述固定块转动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布置为其圆周角大于90°且小于180°的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并向外延伸的转轴,所述固定块于其所述第二连接面开设有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转接孔,所述转轴能够穿设于所述转接孔并相对于所述固定块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军吴海全唐忠辉彭久高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