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滑雪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滑雪车
,尤其涉及多用途滑雪车。
技术介绍
在滑雪领域的单人运动中,现在主要使用的是雪橇和滑雪板,但是雪橇和滑雪板有一些缺点,第一点,雪橇和滑雪板不好控制速度,在高速下滑的过程中容易摔伤,第二点,雪橇和滑雪板入门比较难,对身体平衡性要求比较高。但是现有的滑雪车还存在着不具备根据需求对前侧滑板起到限位功能,不方便根据使用者身高需求进行调整,不具备对前侧撑杆起到缓冲功能和对踩踏板的防滑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多用途滑雪车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多用途滑雪车,以解决现有的滑雪车存在着不具备根据需求对前侧滑板起到限位功能,不方便根据使用者身高需求进行调整,不具备对前侧撑杆起到缓冲功能和对踩踏板的防滑效果差的问题。多用途滑雪车,包括主梁,连接管,滚珠轴承,可调节支架结构,安装框,连接杆,车把,缓冲架结构,前侧限位滑动板结构,侧边板,插板,后侧连接架,纵向杆,后侧滑动板,踩踏架结构和L型提手,所述的连接管焊接在主梁的左侧; ...
【技术保护点】
1.多用途滑雪车,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滑雪车,包括主梁(1),连接管(2),滚珠轴承(3),可调节支架结构(4),安装框(5),连接杆(6),车把(7),缓冲架结构(8),前侧限位滑动板结构(9),侧边板(10),插板(11),后侧连接架(12),纵向杆(13),后侧滑动板(14),踩踏架结构(15)和L型提手(16),所述的连接管(2)焊接在主梁(1)的左侧;所述的滚珠轴承(3)外圈嵌入在连接管(2)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架结构(4)安装在连接管(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杆(6)焊接在安装框(5)的左侧;所述的车把(7)焊接在连接杆(6)的左端;所述的缓冲架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途滑雪车,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滑雪车,包括主梁(1),连接管(2),滚珠轴承(3),可调节支架结构(4),安装框(5),连接杆(6),车把(7),缓冲架结构(8),前侧限位滑动板结构(9),侧边板(10),插板(11),后侧连接架(12),纵向杆(13),后侧滑动板(14),踩踏架结构(15)和L型提手(16),所述的连接管(2)焊接在主梁(1)的左侧;所述的滚珠轴承(3)外圈嵌入在连接管(2)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架结构(4)安装在连接管(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杆(6)焊接在安装框(5)的左侧;所述的车把(7)焊接在连接杆(6)的左端;所述的缓冲架结构(8)安装在可调节支架结构(4)的下部;所述的前侧限位滑动板结构(9)安装在缓冲架结构(8)的下部;所述的侧边板(10)焊接在主梁(1)的右端上下两侧;所述的插板(11)焊接在后侧连接架(12)的左侧;所述的后侧连接架(12)设置在主梁(1)的右侧;所述的纵向杆(13)设置有多个,所述的纵向杆(13)螺栓安装在主梁(1)右下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后侧滑动板(14)螺栓安装在纵向杆(13)的下部;所述的踩踏架结构(15)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踩踏架结构(15)分别安装在后侧连接架(12)右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L型提手(16)螺栓安装在主梁(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前侧限位滑动板结构(9)包括固定接板(91),轴板(92),轴杆(93),前侧滑动板(94),L型板(95)和防护套(96),所述的轴板(92)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轴板(92)分别焊接在固定接板(91)的中下部以及前侧滑动板(94)的中上部,所述的轴板(92)相互插接;所述的轴杆(93)轴接在轴板(92)的连接处;所述的前侧滑动板(94)设置在固定接板(91)的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滑雪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架结构(8)包括固定框(81),限位环(82),定位杆(83),限位板(84),缓冲弹簧(85)和硅胶波纹管(86),所述的限位环(82)螺栓安装在固定框(81)的下部;所述的限位板(84)设置在固定框(8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硅胶波纹管(86)胶接在固定框(81)的外侧下部;所述的固定接板(91)焊接在定位杆(83)的下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