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转向柱的夹紧负载调节组件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车辆转向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转向柱组件的夹紧负载调节组件。
技术介绍
典型的钢管上部护套和铸件下部护套动力柱被调节到一定的行程负载以满足一组性能标准,同时还允许护套由动力致动器(例如,马达和齿轮箱)伸缩地驱动。在用于行程负载的调节被设定后,柱上部护套被恒定地加载。在由致动器驱动的伸缩运动期间,线性速度的当前控制是恒定的。在某些设计中,伸缩调节或便利速度可能在8毫米/秒-12毫米/秒的范围内。当这种类型的护套调节技术用于更长的伸缩柱(即,收起柱(stowcolumns))时,无法增加柱的收起速度,因此该收起速度可能被认为太慢。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自主或半自主车辆的转向柱组件包括上部护套。该组件还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上部护套的下部护套,上部护套和下部护套能以自动、电动的方式相对于彼此伸缩地移动,上部护套和下部护套能沿倾斜(rake,前倾)方向在第一倾斜位置范围内移动以及在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内移动,该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在第一倾斜位置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主或半自主车辆的转向柱组件,包括:/n上部护套;/n下部护套,能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上部护套,所述上部护套和所述下部护套能以自动、电动的方式相对于彼此伸缩地移动,所述上部护套和所述下部护套能沿倾斜方向在第一倾斜位置范围和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内移动,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在所述第一倾斜位置范围之外;和/n夹紧负载控制部件,其与所述下部护套接触,以在下部护套处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范围内时在所述上部护套与所述下部护套之间的护套接口上施加第一夹紧负载,当所述下部护套处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内时所述夹紧负载控制部件在所述护套接口上施加第二夹紧负载,所述第二夹紧负载小于所述第一夹紧负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9 US 16/204,7461.一种用于自主或半自主车辆的转向柱组件,包括:
上部护套;
下部护套,能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上部护套,所述上部护套和所述下部护套能以自动、电动的方式相对于彼此伸缩地移动,所述上部护套和所述下部护套能沿倾斜方向在第一倾斜位置范围和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内移动,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在所述第一倾斜位置范围之外;和
夹紧负载控制部件,其与所述下部护套接触,以在下部护套处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范围内时在所述上部护套与所述下部护套之间的护套接口上施加第一夹紧负载,当所述下部护套处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内时所述夹紧负载控制部件在所述护套接口上施加第二夹紧负载,所述第二夹紧负载小于所述第一夹紧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还包括倾斜支架,所述倾斜支架能操作地联接至倾斜致动器和安装支架,所述倾斜支架在所述下部护套沿所述倾斜方向移动期间旋转,所述夹紧负载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倾斜支架与所述下部护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夹紧负载控制部件是凸轮元件,所述凸轮元件具有第一侧,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凸轮表面与形成在所述倾斜支架中的第二凸轮表面接触,所述凸轮元件具有与所述下部护套接触的第二侧,所述下部护套进入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中的移动使所述凸轮元件移动远离所述下部护套以施加所述第二夹紧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凸轮元件能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倾斜支架,所述凸轮元件和所述倾斜支架能彼此相对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范围之上的倾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范围之下的倾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凸轮表面包括突起,所述第二凸轮表面包括凹部,当所述下部护套处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中时,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凸轮表面包括凹部,所述第二凸轮表面包括突起,当所述下部护套处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范围中时,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夹紧负载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下部护套的空隙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还包括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上部护套相对于所述下部护套的伸缩移动,在施加所述第一夹紧负载时所述伸缩移动以第一速度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C·德洛契尔,L·E·埃德蒙松,J·M·泽梅拉,
申请(专利权)人: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