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雾天气显示车辆前方碰撞风险区域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在雨雾天气中行驶时使用灯光照射投影来提示碰撞风险区域的装置和方法,属于行驶安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道路的快速建设,汽车保有量也不断增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而汽车在雨雾天气条件下,由于道路湿滑,能见度较低,驾驶员的视距错觉,所以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甚至导致人员伤亡等后果。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267899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雾天行车系统”,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器、雷达探测器、能见度检测仪、中央控制器、显示器和语音报警器。使得车辆在雾天行驶时,探测其与前方车辆的间隔距离信息,并接收前方车辆所发送的加速度信息,发出语音警报。该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系统构成复杂,需要的模块较多,经济成本高,未考虑下雨道路湿滑情况,且要求周围车辆也安装各种接收器和探测器。公开号为CN108791038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投影技术的智能车灯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车载工控机、第一单线激光雷达、第二单线激光雷达、第一摄像头、第二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雾天气显示车辆前方碰撞风险区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毫米波雷达、CCD工业相机、投影灯、声光报警器;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毫米波雷达、CCD工业相机、投影灯、声光报警器;/n所述毫米波雷达安装在车头位置,用于探测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n所述CCD工业相机安装在车头位置,采集前方路面图像信息,提取其纹理和颜色特征,控制单元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前方路面属性类型,辨识其附着力系数;/n所述投影灯安装在车头位置,根据控制单元计算出的预警距离、制动安全距离和临界安全距离,在前方路面显示不同颜色的图像:当车辆前方无障碍物或与障碍物的距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雾天气显示车辆前方碰撞风险区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毫米波雷达、CCD工业相机、投影灯、声光报警器;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毫米波雷达、CCD工业相机、投影灯、声光报警器;
所述毫米波雷达安装在车头位置,用于探测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所述CCD工业相机安装在车头位置,采集前方路面图像信息,提取其纹理和颜色特征,控制单元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前方路面属性类型,辨识其附着力系数;
所述投影灯安装在车头位置,根据控制单元计算出的预警距离、制动安全距离和临界安全距离,在前方路面显示不同颜色的图像:当车辆前方无障碍物或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5倍临界安全距离,则在前方路面投影绿色矩形区域;当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1.5倍临界安全距离大于1.2倍临界安全距离,且相对距离呈减小的趋势,则为预警距离,在路面投影黄色矩形区域;当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1.2倍临界安全距离,则为制动安全距离,在路面投影红色矩形区域;
声光报警器在障碍物进入1.2倍临界安全距离以内时,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注意采取制动措施,且警报随着障碍物的距离越近越强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雾天气显示车辆前方碰撞风险区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车辆与障碍物距离小于临界安全距离,且驾驶员未进行正确操作时,控制单元临时获取车辆控制权,进行紧急制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雾天气显示车辆前方碰撞风险区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计算临界安全距离时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ar-max=μg
式中:Smust―临界安全距离,vr―自车速度,ar-max―自车最大制动减速度,Tbr―主动制动时的制动时间,vr-f―相对速度,vf―前车速度,af―前车加速度,d0―两车静止时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g―重力加速度,μ―路面附着力系数。
4.一种雨雾天气显示车辆前方碰撞风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车辆自身信息;
步骤2:采集前方路面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朝春,吕松林,何友国,翁烁丰,宋金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