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由于制品资源和价格问题,我国每年有60亿条编织袋用于水泥包装,占散装水泥包装的85%以上.随着柔性集装袋的开发应用,塑料编织集装装袋广泛用于海上,交通运输包装工农业产品,在农产品包装中,塑料编织袋已经广泛用于水产品包装,禽类饲料包装,养殖场的覆盖材料,农作物种植的遮阳,防风,防雹棚等材料.常见产品:饲料编织袋、化工编织袋、腻子粉编织袋、尿素编织袋、蔬菜网眼袋、水果网眼袋等。编织袋布膜复合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再对编织袋进行布膜复合的过程中,向布膜上涂抹胶料时难以覆盖均匀,从而导致复合后编织布和布膜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布膜和编织布脱离的问题;二、在复合过程后,编织布和布膜之间的胶液往往过多溢出,从而需要刮除机构将多余的胶液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布膜复合装置,该布膜复合装置包括底座(1)、上料单元(2)、复合单元(3)和收卷单元(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布膜复合装置对编织袋的复合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nS1、原材料制作: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制作编织布和布膜;/nS2、复合作业:通过布膜复合装置将编织袋和布膜通过胶液沾粘在一起;/nS3、裁剪作业: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2中布膜复合后的编织布进行裁剪处理;/nS4、成型作业:通过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3中裁剪后的编织布制成编织袋;/nS5、下料作业:将步骤S4中制成的编织袋进行下料并码垛堆放;/n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布膜复合装置,该布膜复合装置包括底座(1)、上料单元(2)、复合单元(3)和收卷单元(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布膜复合装置对编织袋的复合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材料制作: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制作编织布和布膜;
S2、复合作业:通过布膜复合装置将编织袋和布膜通过胶液沾粘在一起;
S3、裁剪作业: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2中布膜复合后的编织布进行裁剪处理;
S4、成型作业:通过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3中裁剪后的编织布制成编织袋;
S5、下料作业:将步骤S4中制成的编织袋进行下料并码垛堆放;
所述的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单元(2),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单元(3),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收卷单元(4);
所述的上料单元(2)包括上料架(21)、转动卡柱(22)、转动轴(23)、锁定螺母(24)和旋转辊(25),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架(21),上料架(21)后端内壁上从上往下均匀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卡柱(22),上料架(21)前端内壁从上往下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外壁上套设有锁定螺母(24),旋转辊(25)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锁定螺母(24)相连,旋转辊(25)通过卡接方式与转动卡柱(22)连接;
所述的复合单元(3)包括复合框(31)、进料辊(32)、安置板(33)、张紧辊(34)、辅助辊(35)、沾粘座(36)和沾粘机构(37),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框(31),复合框(31)左端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进料槽、进料辊(32)上下对称通过轴承设置在进料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复合框(31)左端内壁上设置有安置板(33),安置板(33)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辊(34),复合框(31)上下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辅助辊(35),沾粘座(36)设置在复合框(31)上端内壁上,沾粘座(36)内设置有沾粘机构(37);
所述的沾粘机构(37)包括导料辊(371)、涂胶机构(372)、压合辊(373)和刮胶机构(374),沾粘座(36)内设置有导料道,导料辊(371)沿导料道轨迹均匀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设置有涂料机构,导料道前端内壁上设置有压合辊(373),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右侧设置有刮胶机构(374);
所述的涂胶机构(372)包括胶液箱(3721)、涂胶头(3722)、涂胶转辊(3723)和导引辊(3724),胶液箱(3721)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胶液箱(37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