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自行车整车厂通常分别从电源适配器的厂家、整车系统电源模块的厂家以及电机控制器的厂家采购相应的组件,然后再将三组件过线束连接组装在整车上,分别与电池包连接。电源适配器、整车系统电源以及电机控制器之间相对独立,造成整车生产时安装不便、线束杂乱、存在安全隐患,物料投入多,因此成本较高、整车质量大的问题。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着由于电源适配器、整车系统电源以及电机控制器之间相对独立,造成整车生产时安装不便、线束杂乱、存在安全隐患且物料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由于电源适配器、整车系统电源以及电机控制器之间相对独立,造成整车生产时安装不便、线束杂乱、存在安全隐患且物料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多功能控制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多功能控制装置,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工作时输出第一直流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n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并通过PCB板内部的一组导线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块;/n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进行转换后,输出优化直流电压至用电部件的电源转换模块;/n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和所述优化直流电压,以驱动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机进行工作的驱动模块;以及/n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及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多功能控制装置,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工作时输出第一直流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并通过PCB板内部的一组导线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块;
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进行转换后,输出优化直流电压至用电部件的电源转换模块;
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和所述优化直流电压,以驱动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机进行工作的驱动模块;以及
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及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及所述驱动模块进行工作的主控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采用车载充电机实现;
所述车载充电机接入所述外部电源,以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
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的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和
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压的第二电源转换单元;
所述优化直流电压包括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和所述第三直流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采用电机控制器实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
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后进行工作,以输出U相电流至所述电机的第一驱动电路;
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第二驱动信号后进行工作,以输出V相电流至所述电机的第二驱动电路;以及
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第三驱动信号后进行工作,以输出W相电流至所述电机的第三驱动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NMOS管以及第二NMOS管;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低压电源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信号地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高压侧浮动电源端共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高压侧浮动地端共接;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高压侧逻辑输入端和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低压侧逻辑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高压侧栅极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共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低压侧栅极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共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共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共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共接;
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包;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
第二驱动芯片、第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徐想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