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11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铝层和底层,所述的表层和底层均通过无溶剂型胶黏层复合,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无溶剂型胶黏层、铝层、无溶剂型胶黏层和底层,所述的表层为经过电晕的PET层,所述的底层为CPP共挤流延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可采用无溶剂型胶黏剂层进行层间粘合,大幅度降低包装复合膜污染药品的风险。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dicine packaging composit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
本技术涉及包装复合膜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药品包装复合膜的结构为PET/AL/PE。由于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为聚乙烯,普通的PET层和PE层的表面与溶剂型胶黏剂的附着力高于无溶剂型胶黏剂,且与无溶剂型胶黏剂复合容易产生白点。因此,大部分药品包装复合膜是采用溶剂型胶黏剂进行层间粘合。由于溶剂型胶黏剂主要有双组分聚酯型、双组分聚醚型、双组分聚氨酯型、醇溶聚氨酯型几种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的有机溶剂存在以下缺点:①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②部分酯溶性胶黏剂中反应不完全的游离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对人体有害;③复合膜中有少量溶剂残留。使用上述的包装复合膜包装药品,容易对包装内的药品造成污染。如何设计一种能使用无溶剂型胶黏剂进行层间粘合的药品包装复合膜,降低包装复合膜对药品污染的概率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采用无溶剂型胶黏剂进行层间粘合的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铝层和底层,所述的表层和底层均通过无溶剂型胶黏层复合,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无溶剂型胶黏层、铝层、无溶剂型胶黏层和底层,所述的表层为经过电晕的PET层,所述的底层为CPP共挤流延膜层。优选的,所述的CPP共挤流延膜层为三层CPP共挤流延膜。优选的,所述的三层CPP共挤流延膜层包括CPP电晕层、芯层和热封层,所述的CPP电晕层与无溶剂型胶黏层贴合。优选的,所述的热封层为通用级GCPP、蒸煮级RCPP或低温热封型LCPP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的PET层在靠近无溶剂型胶黏层的一侧设置有PET电晕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通过对表层进行电晕,同时利用CPP共挤流延膜层取代PE层作为底层结构,使其可采用无溶剂型胶黏层进行层间粘合,而无溶剂型胶黏层采用无溶剂型胶黏剂涂布而成,不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能大幅度降低包装复合膜污染药品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表层、11-PET层、12-PET电晕层、2-铝层、3-底层、31-CPP电晕层、32-芯层、33-热封层、4-无溶剂型胶黏层。具体实施方式:为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参照图1,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1、铝层2和底层3,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3均通过无溶剂型胶黏层4复合,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1、无溶剂型胶黏层4、铝层2、无溶剂型胶黏层4和底层3。所述的表层1为经过电晕的PET层11。即所述的PET层11在靠近无溶剂型胶黏层4的一侧设置有PET电晕层12。由于PET层11的表面的物理、化学状态直接影响着粘合剂在上面的转移量和附着状态。对PET层11靠近无溶剂型胶黏层4的一侧进行电晕处理形成PET电晕层12,电晕是利用高频发生器(H1F1G)产生的大量等离子气体及臭氧与聚烯烃表面分子直接或间接作用,使其表面分子链上产生羰基和含氨基团等性基团,可以活化PET层11的表面,电晕过程具有除去油污、水汽和尘垢等作用,增强PET层11与无溶剂型胶黏层4的附着力,减少白点的产生。所述的底层3为CPP共挤流延膜层。所述的CPP共挤流延膜层为三层CPP共挤流延膜。所述的三层CPP共挤流延膜层包括CPP电晕层31、芯层32和热封层33,所述的CPP电晕层31与无溶剂型胶黏层4贴合。由于普通的PE、PP塑料是非极性的蜡状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能稳定,表面张力低,如PE(聚乙烯)的表面张力值为31×10-3N/m,对无溶剂型胶黏剂的附着力极差,加之吹膜时添加的开口剂、抗静电剂、耐老化剂等影响,难与无溶剂型胶黏剂粘结。而CPP共挤流延膜层是通过熔体流延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良好。此外,对CPP共挤流延膜层靠近无溶剂型胶黏层4的一侧进行电晕形成CPP电晕层31,增强CPP共挤流延膜层与无溶剂型胶黏层4的附着力。利用CPP共挤流延膜层取代PE层作为底层3结构,使其可采用无溶剂型胶黏层4进行层间粘合,由于无溶剂型胶黏层4不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会有有毒有机溶剂的残留,能大幅度降低包装复合膜污染药品的风险。所述的热封层33为通用级GCPP、蒸煮级RCPP或低温热封型LCPP的任意一种。可以根据产品的所需,选用不同的热封层33,扩大其适用范围。本技术的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可采用无溶剂型胶黏层4进行层间粘合,大幅度降低包装复合膜对药品的污染风险,适合广泛应用和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1)、铝层(2)和底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3)均通过无溶剂型胶黏层(4)复合,所述的表层(1)为经过电晕的PET层(11),所述的底层(3)为CPP共挤流延膜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1)、铝层(2)和底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3)均通过无溶剂型胶黏层(4)复合,所述的表层(1)为经过电晕的PET层(11),所述的底层(3)为CPP共挤流延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P共挤流延膜层为三层CPP共挤流延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药品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C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佳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