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设备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包括:获取驱动支撑架壳体的盘根腔室的第一直径和盘根挡壁在盘根腔室的第一深度;制作盘根腔套,盘根腔套包括呈管状结构的且用于容纳盘根的本体,本体的外侧壁设有支撑边,本体的内侧壁设有用于支撑盘根的挡边;本体的外径与第一直径匹配;将盘根腔套安装于盘根腔室内,支撑边抵靠于驱动支撑架壳体,挡边在盘根腔室内的延伸深度与第一深度匹配。盘根腔套安装于盘根腔室内后使得盘根固定达到密封的效果。在不更换驱动支撑架壳体的情况下,解决过滤器轴封盘根腔室泄漏的问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

Repairing technology of driving support shell used in nuclear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设备管理
,尤其涉及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核电厂的水泵上的过滤器的驱动支撑架壳体内设有盘根腔室,盘根腔室为圆柱状,盘根腔室内填充多个叠置的盘根,盘根腔室的下壁凸设有支撑盘根的盘根挡壁。驱动支撑架壳体的平台设有压盖,压盖套设在密封螺栓上并压覆在叠置的盘根上。拧紧密封螺栓的螺母,压盖向下施加压力压紧盘根,达到密封的效果。然而水泵经长时间运行后,驱动支撑架壳体的盘根腔室下壁用来固定盘根的盘根挡壁出现腐蚀脱落的情况,导致盘根无法固定密封,很容易出现过滤器轴封盘根腔室泄漏的问题,会对机组核安全造成较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以解决驱动支撑架壳体的盘根挡壁腐蚀脱落导致盘根无法固定密封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驱动支撑架壳体的盘根腔室的第一直径和盘根挡壁在盘根腔室的第一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驱动支撑架壳体的盘根腔室的第一直径和盘根挡壁在所述盘根腔室的第一深度;/n制作盘根腔套,所述盘根腔套包括呈管状结构的且用于容纳盘根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壁设有支撑边,所述本体的内侧壁设有用于支撑盘根的挡边;所述本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直径匹配;/n将所述盘根腔套安装于所述盘根腔室内,所述支撑边抵靠于所述驱动支撑架壳体,所述挡边在所述盘根腔室内的延伸深度与所述第一深度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驱动支撑架壳体的盘根腔室的第一直径和盘根挡壁在所述盘根腔室的第一深度;
制作盘根腔套,所述盘根腔套包括呈管状结构的且用于容纳盘根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壁设有支撑边,所述本体的内侧壁设有用于支撑盘根的挡边;所述本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直径匹配;
将所述盘根腔套安装于所述盘根腔室内,所述支撑边抵靠于所述驱动支撑架壳体,所述挡边在所述盘根腔室内的延伸深度与所述第一深度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驱动支撑架壳体的盘根腔室的第一直径和盘根挡壁在所述盘根腔室的第一深度步骤和所述制作盘根腔套步骤之间还包括:
对驱动支撑架壳体进行加工,扩大所述盘根腔室的孔径,所述盘根腔室扩大后的孔径为第二直径;
根据第二直径和第一直径制作盘根腔套,所述本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二直径匹配,所述本体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直径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腔室的孔径的扩大范围为3~4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核电厂的驱动支撑架壳体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腔套通过车削加工方式制作,所述驱动支撑架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