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2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属于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锻造模具排气不畅导致轮毂充型不足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下模座、上模芯、下模板、下模芯、下顶推杆,下顶推杆上固设有限位板,下模板处设有排气通道,下模芯包括与型腔连通的成型部以及连接于成型部下端且与下模板固连的连接部,成型部的直径小于连接部的直径,限位板上固连有下推料件,下推料件具有套设于连接部上且能与下顶推杆一起顶推轮毂的环形推料板,环形推料板的外壁与下模座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型腔与排气通道的排气环槽,排气环槽的截面宽度小于排气通道的截面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排气结构发生堵塞,保障锻造模具排气通畅和轮毂充型饱满。

Forging die for aluminum alloy wheel h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锻造铝合金轮毂具有重量轻、机械性能优异、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汽车轮毂的主流制造工艺。锻造模具是锻造铝合金轮毂的重要工装之一,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主要由上模板、上模座以及上模芯等组成,下模主要由下模座、盖设于下模座下端的下模板、设置于下模座内的下模芯以及穿设于下模板和下模芯中且用于顶推轮毂的下顶推杆等组成,其中上模芯、下模芯以及下模座的内壁之间形成型腔。锻造轮毂时,先将铝合金圆棒料放置在下模芯上,然后将上模朝下模下压完成模具合模,待上模返回至原始位置完成模具开模后,再向上推动下顶推杆至固连在下顶推杆上的限位板与下模芯抵靠,使铝合金轮毂上升,以便于机械手完成取样操作。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001366B)公开的轮毂锻造模具,然而,该模具未开设排气结构,在合模过程中排气困难,导致锻造轮毂充型不足,影响锻造轮毂产品合格率和模具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214198U)公开的一种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座(1)、设置于下模座(1)上端的上模芯(2)、盖设于下模座(1)下端的下模板(3)、位于下模座(1)内的下模芯(4)以及穿设于下模板(3)和下模芯(4)中的下顶推杆(5),所述下顶推杆(5)上固设有能与下模芯(4)抵顶的限位板(51),所述下模板(3)处设有排气通道(6),所述下模芯(4)包括与上模芯(2)、下模座(1)内壁配合形成型腔(7)的成型部(41)以及连接于成型部(41)下端且与下模板(3)固连的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的直径大于成型部(41)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1)上固连有下推料件(8),所述下推料件(8)具有套设于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座(1)、设置于下模座(1)上端的上模芯(2)、盖设于下模座(1)下端的下模板(3)、位于下模座(1)内的下模芯(4)以及穿设于下模板(3)和下模芯(4)中的下顶推杆(5),所述下顶推杆(5)上固设有能与下模芯(4)抵顶的限位板(51),所述下模板(3)处设有排气通道(6),所述下模芯(4)包括与上模芯(2)、下模座(1)内壁配合形成型腔(7)的成型部(41)以及连接于成型部(41)下端且与下模板(3)固连的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的直径大于成型部(41)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1)上固连有下推料件(8),所述下推料件(8)具有套设于连接部(42)上且能与下顶推杆(5)一起顶推轮毂的环形推料板(81),所述环形推料板(81)的外壁与下模座(1)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型腔(7)与排气通道(6)的排气环槽(9),排气环槽(9)的截面宽度小于排气通道(6)的截面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推料板(81)的下端外壁上开设有沿环形推料板(81)周向连续设置的环形凹槽(8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推料板(81)的上端面与连接部(42)的上端面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罗嗣林杨再恩洪洋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